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首清明节诗词,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05:08: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八首清明节诗词,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                                 

2024-04-01 13:41                                                    

发布于:河北省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春暖花开,是人们踏青春游,拥抱大自然的好时节,也是人们缅怀故人的日子。

我们在这一天祭拜先人,寄托哀思;也在这一天懂得珍惜,悟透人生。

这个既美好,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日子,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寄托哀思,抒发情感。

【1】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节古诗。

清明节本是踏青、祭扫祖先的日子,诗人出门在外,不能回家团聚,又赶上春雨霏霏,心中的苦闷和惆怅可想而知。

愁绪难遣,想借酒消愁,向牧童询问酒家在哪儿?牧童没有回答,只是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这首诗整篇语言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清丽可人,成为咏清明的千古绝唱。

【2】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芳草青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宫廷内,内官把清明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着无事,开始玩蹴鞠游戏。

大路上,骏马嘶鸣,高大的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眼前的风光和往年相似,心里不禁隐隐快乐。

此诗语言清新,通过描写长安城清明时节的热闹场景,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失望之情。

【3】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风吹梨花的时候,恰逢清明时节,西子湖畔和风徐徐,人们大多都出城踏青寻春。

傍晚时分,笙歌已歇,踏青游湖的人也已经散去,但西湖的万树流莺,依然鸣声婉转,风光依旧。

清明时节,人们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黄莺啼鸣,诗中借助游人和黄莺,从侧面衬托西湖风景优美宜人,使人流连忘返。

【4】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首诗作于王禹偁贬居商州期间。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本应到踏青饮酒,郊外插柳赏花,可是此时的诗人一贫如洗,独坐家中,既无花可赏,又无酒可饮,那冷清寂寞的景象,犹如住在荒山寺庙中的僧人。

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有禁火的风俗。诗人为了能够读书,昨天就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将火种分给在读书照明用的灯,以便潜心读书。

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寥寥数语,即描写出清贫寒士的困顿生活,也表达出诗人生活虽艰难,但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5】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节的夜晚,晚风轻拂,月色朦胧,那处用碧玉做成台阶,用红砖砌墙的地方,是刺史的府宅。

诗人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节夜晚的景色以及诗人闲适赏景的心情。前两句描写出诗人所处的宜人环境,衬托出诗人的闲适之情;后两句描写诗人在回旋独自踱步,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平淡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清雅寂静的清明月夜。

【6】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而程颢面对的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明节。

他说:我在繁花似锦的原野尽情游玩,远处的山峰满含春天的气息,四周一片苍翠。

我兴趣盎然地追逐着落花,穿梭于垂柳依依的小巷,感觉累了,就坐在长满青苔的水边石头上,静听溪水潺潺。

开心举杯时,不要推辞这杯美酒,当春风吹落花瓣时,就没有如此的兴致了。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天气晴朗明媚,正是出游的好时机,不妨尽情游玩,但不要沉迷游乐而忘记归来。

这首诗描写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写景兼抒情,简淡中蕴含哲理,劝说世人珍惜时间,珍惜友情,不要辜负大好青春。

【7】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这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

清明节与上巳节的时候,西湖的美景如画。满眼都是一片繁华景象。车水马龙,游人如织,那是谁家在争道?一辆有着红色轮子和金丝花纹的车子,在翠绿的垂柳下穿行而过。

直到日暮时分,踏青游玩的人们,才相继离去。游人有的微醉,有的清醒,相互打着招呼,喧哗不已。游人沿着湖边的小路,渐行渐远,从西湖弯斜的堤岸一直到城头,沿途都是开放的鲜花。

【8】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桃李芬芳,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田野上那些荒草丛生的坟墓,也令人倍感凄凉。

惊天动地的雷声,惊醒了冬眠的小动物;郊外雨水充沛,润泽了旷野,草木迅速生长。

齐国有个人,每天外出向扫墓的人乞讨祭品充饥,回家后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吃饭。春秋时期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来做官。

千百年来,谁是贤者,谁又是愚者呢?放眼望去,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杂草丛生的坟墓。

清明时节,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人生不论贤愚,都会化成一抔黄士,但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遗臭万年,有的千古不朽。

-END-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1:29 , Processed in 0.0084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