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被杀害,年仅15岁的他改名换姓做画僧,一幅画价值1.3亿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05:30: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父亲被杀害,年仅15岁的他改名换姓做画僧,一幅画价值1.3亿                                                                 2024-05-04 16:16                                                    

发布于:天津市
起源|本期导读:
在隋唐时期,中国画坛中出现了一种画家与僧人两则结合的名称,叫作画僧,从此之后,出现了很多位著名的画僧,比如明末清初的“四僧”,代表着当时文人画的高峰,其中有一位,出身皇室,却并没有享尽荣华富贵,反而隐姓埋名一生,做了一位画僧。

这位画家便是画坛中名垂千古的人物石涛,提起石涛,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想起张大千,年轻时仅仅凭借着临摹石涛的作品,便在画坛中小有名气,他的临摹本还曾经让陈半丁(陆小曼、王雪涛等人的师傅)看走眼。而在近现代画坛中,对石涛的评价十分高,很多大师能够得到石涛的作品,都是如获珍宝,张大千也因此获益不少,不过石涛一生却很不幸,甚至让人有些心疼。

怎么不幸呢?自古以来,就有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句话,而石涛却只能默默的做一位画僧,沉浸在画中。
石涛出生于皇室家族,父亲是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在明末清初,靖江王朱亨嘉身上穿着黄袍,在桂林称“监国”,却因为同室操戈而被杀害,年仅15岁的石涛当时被太监带出去,所幸免遭于难。

石涛当时被带到寺庙中,躲了起来,从此成为了一位不问世事的僧人,并且改名换姓为石涛的名字,原名为朱若极。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然而大势已去,年少的石涛更是无可奈何,他也因此养成了吃苦瓜的习惯,每一顿都离不开苦瓜,并且自号“苦瓜和尚”。

除了“苦瓜和尚”,石涛还有一个很奇特的自号,为“瞎尊者”,石涛双目明亮,为何起这样的称号呢?其实仔细思考,便能发现其中的细节,“瞎”也便是失明,“瞎尊者”也便是失明之人,自己眼睁睁看着明朝的覆灭,号为“失明之人”也不足为奇了,而且这也是最为合理的解释了。

这些自己内心的痛苦,也全部被石涛融入到了绘画中,他留下的画作,对中国近现代画坛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如今石涛的作品也成为了稀世珍品,上图这幅《闽游赠别山水卷》在2010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便以1.3亿的天价成交。整幅画分为了4个长幅,组成一卷,描写了在闽海游玩的画面,画作中无处不展现出石涛“脱胎于山水”的造诣,是一幅不折不扣的精品。

不仅仅是石涛的作品,张大千仿石涛的作品,如今也价值不菲,比如上图这幅张大千《仿石涛笔意图》,在2011年秋季拍卖会中,也以1078万港元的高价成交,也可以从反面看出石涛在山水画中的造诣,而且石涛提出的“我用我法”,对中国文人画的创新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年少不幸,一生也有些坎坷,但是石涛当初做僧人也只是为了活命,并不是看破红尘,在中年后,做了半辈子僧人的他,也放下了很多痛苦,便还俗回乡,过起了清闲日子。
文|起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6:03 , Processed in 0.0071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