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伯承与谁结既“一见钟情”又“白头到老”理想婚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14:08: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刘伯承与谁结既“一见钟情”又“白头到老”理想婚姻核心提示: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际,44岁的红军总参谋长“刘匪伯承”,忽然诗兴大发,给一个从安徽六安参军的名叫汪荣华的19岁女红军大写情书,而且是用毛笔写的蝇头小楷。二人遂于中秋节闪电结婚,属于金庸所说的既“一见钟情”又“白头到老”的理想婚姻。

刘伯承夫妇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6月16日A09版,作者:佚名,原题为:《元帅们的战地情缘(4)》
1914年,刘伯承写下一首豪迈的《出益州》:“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
1916年,他指挥丰都战役,头中两弹,眼部手术而不施麻药,获得“军神”之誉。 1920年,川军团长刘伯承因“千里转战,凌厉无前”而威名大震。疆场厮杀十年,多次负伤,遍体弹痕,乃悟到救国真理。 1924年,川军名将刘伯承放弃军阀生涯,走上革命道路,从此“天涯孤旅”,何以家为。程宜芝独力抚养儿子,据说直到1957年去世。
1930年,刘伯承回到中央军委任参谋长,在上海搞地下工作。他化名“林直木”,以教授身份娶了一位名叫吴景春的妻子。吴景春当时居然不晓得丈夫是个共产党,可见刘帅的兵法韬略真是“做到家了”。
1932年,刘伯承进入苏区,担任红军学校校长,后来又任红军总参谋长,于是又跟妻子失去了联系。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际,44岁的红军总参谋长“刘匪伯承”,忽然诗兴大发,给一个从安徽六安参军的名叫汪荣华的19岁女红军大写情书,而且是用毛笔写的蝇头小楷。二人遂于中秋节闪电结婚,属于金庸所说的既“一见钟情”又“白头到老”的理想婚姻。
汪荣华14岁参加红军,三过草地,九死一生,跟刘帅结婚后,因战争残酷,也是聚少离多。但他们自得其乐,过得坦诚自然。除了大女儿被敌人暗杀以外,他们的另外6个儿女皆大学毕业,学有专长。刘伯承1986年逝世,恰好是二人金婚之年。
毛泽东称赞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了一个军。
“贺胡子”贺龙:“只有那个青衣美人属于我! ”
贺老总是湘西桑植人,属于白族。他出身草莽,少年时就加盟马帮。10岁那年,娶了17岁的童养媳徐月姑,后来圆房,生女贺金莲。若干年后,徐月姑病逝。
1920年,贺龙父亲被土匪截杀,弟弟被蒸死,族里按照桑植风俗,要在丧事期间给贺龙续娶,以期生子,谓之“丧婚”。这样贺龙就娶了土家族姑娘向元姑。军阀混战的岁月里,贺龙从营长一直做到灃州镇守使,又纳了艺人出身的胡琴仙为妾。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后,将家眷接到上海。后来向元姑从上海回到家乡,1929年病故。胡琴仙和贺金莲由于所住共产党机关被破获,不幸入狱,金莲被折磨致死。到国共合作以后,组织上营救胡琴仙出狱,化名回到家乡,晚年定居成都。
后来,贺龙开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成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长征前,贺龙与萧克将军分别娶了出身商人家庭的一对学生姐妹,贺龙娶了姐姐蹇先任,萧克娶了妹妹蹇先佛。蹇先任头胎生了女儿红红,艰险的环境中不幸夭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9 15:47 , Processed in 0.00979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