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0年周总理出国,毛泽东点名一人当“代总理”,大家都心服口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22:01: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50年周总理出国,毛泽东点名一人当“代总理”,大家都心服口服                                                                                 2024-07-09 14:18                                        发布于:天津市
   
前言
1950年1月2日清晨,周恩来刚从家来到办公室,便收到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报内容不长,周总理一眼便看完,看完后神情却严肃起来,拿着电报陷入沉思。
这封紧急电报是毛主席发来的,此时他正在苏联进行访问,电报的内容如下:
斯大林同志已经同意周总理来莫斯科,共同签订“新的条约”,中共中央务必在5天内准备完毕,周总理尽快赶至莫斯科。
单单从电报的内容来看,这是件好事,那么周总理为什么严肃起来,他在烦忧什么事情呢?又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不到3个月,毛泽东就去了苏联访问呢?电报中的“新的条约”又是什么呢?

毛泽东访问苏联
1949年12月,毛泽东从北京坐专列出发,前往苏联首都莫斯科,陈伯达、叶子龙、汪东兴等人一同前往。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这一年要过70大寿,正好在12月21日,毛泽东一行人要赶在这之前抵达莫斯科。
火车晃晃悠悠行驶了十几天,毛泽东一行人才抵达莫斯科,毛主席还给斯大林拉了两车厢的中国特产,全当是生日贺礼了。
当然,毛主席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并非是参加斯大林的寿宴,主要目的是了解国际形势,推动中苏关系进入新的阶段。1945年,国民党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其中有很多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毛泽东此行就是想解决此事,重新和苏联签订平等友好的条约。

毛主席因此,才在新中国成立不足三个月,政府事务千头万绪的重要时间,选择出访苏联。早在1949年7月,刘少奇就曾出访苏联,当时斯大林表示:1945年中苏签订的条约是不平等的,以后不能如此,一切等毛泽东来莫斯科的时候,再重新商定解决。
然而毛泽东却没有料到,要解决这个“旧条约”,签订“新条约”,竟然是这般的困难和坎坷。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有两条内容非常糟糕:
中国和苏联对长春铁路实行“共管”方式,为期30年。
将中国的旅顺设置为中苏海军共享基地,为期30年。
这两条内容,大大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毛主席深知“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解决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迫在眉睫。

毛泽东如此匆忙地赶往,苏联解决此事,还有另一个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加强了对长春铁路的管理权限,并增加了在旅顺的驻兵。这件事情如果解决不好,对新中国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大大的阻碍。
周总理除了总理的职位,还兼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职位,新政府成立,外交人才短缺,周总理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只要身兼数职,多辛劳一些。
作为外交部长,这次访问苏联,周总理本应该和毛主席一同出访。但考虑到新中国刚刚成立不到3个月,两个最高领导如果都出了国,国内很多重要事务就被耽搁了,所以周总理才留在了国内。

到了苏联后,毛泽东和苏大林谈到中苏条约的处理意见,才发现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中苏要签订新的条约,就必须要两国的外交负责人协商和签字,这种事情必须严谨,看来还是需要周总理来一趟。
所以周总理才会收到毛泽东的紧急电报。这样一来,周总理就陷入沉思,一方面为“新条约”的内容和签署担心,一方面为国内事务交由谁来处理忧心。
还好毛泽东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很快又发出了第二封电报。毛泽东的办法就是暂时任命一位“代总理”,在毛泽东和周恩来都不在的时期,暂时负责主持和处理国家大事。

这个“代总理”的人选必须慎重,因为这个人不仅要有出众的能力,还必须德高望重,在党内有较高的声望。这样才能很好地处理和应对各种事务和问题。毛泽东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而且中央收到消息之后,众人也一致对这个人选心服口服。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周恩来就经常会出国访问,只不过国内正处于战争时期,周恩来出访访问,更多是取得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和支持。大多时候,周恩来都是来去匆匆,走之前对自己的工作都会提前做好安排,回来又加班加点处理滞留下的工作,非常辛苦。
这次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已经预料到,新的条约签订必然不会那么顺利,一旦出国,时间必然不会短,所以才需要一位“代总理”出来主持政府事务。

后面的事情,果然和两位领导人预想的一样,这次的苏联之行,成为毛泽东离京时间最久的一次,足足有3个月之久。周总理后面才去,也在苏联待了将近2个月。
董必武被选为“代总理”
“代总理”第一次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中出现,实际上当时副总理一共有4位,分别是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
这些领导人我们应该都不陌生,都是党内的人才,而且作为副总理,他们熟悉总理的事务,是最好的“代总理”人选。毛主席知道选人也是个大麻烦,因此发电报的时候,在电报的背面写下了自己的意见:我建议,由董必武出任代总理。
毛泽东为什么建议让董必武出任“代总理”,董老究竟又如何让大家都心服口服呢?

董必武出生于书香世家,可惜早已家道中落,他父亲是个教书先生,从小带着董必武读书。都说“读书知理”,董必武对清政府的腐败十分愤慨,在了解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之后,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
后来董必武结识了孙中山,并在孙中山的影响和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可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称帝,董必武清醒地认识到,“三民主义”似乎并不能拯救中国,中国革命若想成功,只有走列宁的道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董必武作为武汉的共产党人代表出席。他和毛泽东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碰面。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时候,董必武也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将近30年过去,共产党的队伍壮大了很多,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共产党党员中,唯有董必武和毛泽东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因此董必武在中国共产党党内,资历是非常深的,任命他为“代总理”,大家自然是服气的。
而且董必武要比毛泽东、周恩来都年长不少,众人也常常称他“董老”表示尊重。当场除了资历,董必武本人也很有才干,之前在党内担任过各种不同的职务。
别看董老是个儒生,但1927年领导了黄麻起义,拿过枪杆子。共产党建立中央苏区之后,董必武曾任职中央党校校长、苏区最高法院院长,共产党党内很多将领都上过董老的课,听过他的演讲。
后来董必武亲历长征,跟着党中央达到陕北,在陕北继续担任党校校长,此外还任陕甘宁边区代理主席。1937年中共中央驻扎在延安的时候,董必武已经51岁了,是党内年纪最大的一批老人之一,大家都很尊重他。

延安时期,董必武还和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林伯渠被并称为“延安五老”,战士们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要么在党校工作,要么参加各种会议。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党中央安排他到武汉协助周恩来,进行国统区的工作。武汉是董必武的老家,这边他熟人多,办事情比较方便。他一个50多岁的人,依旧精神饱满地四处奔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多贡献。
董老具体的工作,可以理解为特务情报工作,为中共中央收集提供大量的秘密情报,从而有利于中共中央作出正确的决策。中共党内很多知名特工都是董老手底下培养出来的,比如深得胡宗南信任的熊向晖,比如在国民党秘书处任职的沈安娜。
当然董老也并非只在武汉活动,长江沿岸一带的大城市,他是四处跑,只不过武汉、重庆、南京这几个城市去得最多,待得最久。八路军能在战场上一次次化险为夷,少不了董老手底下特工提供的各种情报。

1943年6月,周恩来回延安主持“七大”召开的工作,董必武就暂代了他南方局书记的职位,负责党务、统战、情报等方面的工作。这个工作非常耗费精力,董必武却能安排的仅仅有条。
周恩来主持完会议回来,还夸赞董老做事周到妥帖,比自己做得更好。
1945年4月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派代表去参加,10个代表席位中,中国共产党只有1个,就是董必武。据说蒋介石同意董必武获得这个席位,还是认为董必武年纪大了,没有过多精力进行政治活动。
实际上,蒋介石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董老极有见识,外交手段纯熟,在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得到了外国官员的钦佩,为中国,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到很多利益。
同为代表的顾维钧曾赞叹:“董必武同志是中国代表团最年长的,但他态度和蔼,行事机敏,又通晓国际事务,令我很意外。”

抗日战争结束后,特务工作进入紧急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行事猖狂,董必武的工作挑战很大,但成绩卓越。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后,陈毅当着所有中共领导人的面感叹:“董老的一句话、一封信,抵得上十万大军”
1947年,解放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被解放的地区、城市越来越多,一些关乎百姓生计、国民经济的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货币不统一,地方经济发展杂乱无章,金融市场一片狼藉。
原来国民党只顾着压榨百姓捞钱,丝毫不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给国内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推动解放区经济的发展,董必武提出:“必须尽快成立统一的银行,发行统一货币。”

1948年年底,在董必武的筹划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我国的第一套人民币正式开始印制并使用。如果大家家里有人收藏了这一套人民币,纸币上“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就是根据董必武的书法印制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被选举为副总理,此外他还兼任中国最高法院院长、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紧接着,董必武又将精力投入到建设新中国法律体系当中,忙着研究各国法律,再结合实际创建适合新中国的法律体系。
董必武担任“代总理”的两个月
董必武工作中突然接到电话,要他到周总理的办公室一趟。周总理经常找他共同探讨一些工作上的事,董必武习以为常,穿好衣服出门。

当周总理告诉董必武要他担任“代总统”的时候,董必武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认为党内有能力的同志多的是,让他来担任这种重要的职位不合适。但周总理劝他,这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对他的信任,国家需要他再做做贡献,辛苦一番。
就这样,已经64岁高龄的董必武,接过了“代总理”的担子。董必武心中是有心理准备的,他当副总理的时候,接触这些事务也不少,但当真正接手了这个担子,董必武不免感叹,还是低估了担任总理的辛苦和难度。
1950年1月10日,周恩来出发前往莫斯科,董必武这个“代总理”走马上任。董必武想得很明白,他不需要做出什么成绩来,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安安稳稳地度过毛主席和周总理出访苏联的这段时间。

听起来似乎并不困难,但“做好本职工作”这几个字实际上很有分量。董必武担任“代总理”遇到的第一个麻烦,是粮食问题。
中国刚刚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乱,重回和平发展时代,让所有人吃饱饭就是首要任务。毛主席早就提出“不许饿死一个人”的指示,当时的现实情况是,国内超过一半的老百姓吃不饱饭,勉强度日。
对这件事,董必武十分上心,他组织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并提出了非常行之有效的方针策略,加强生产,群众互助,救济为辅。
50年代中国的交通情况不好,粮食运输很不方便,大城市还好,有粮食可以供应的上,缺粮的乡下就很难调度了。针对一些地区的缺粮情况,董必武积极的协调调动,从粮食相对富裕的地区筹集到几十亿公斤的粮食,分送到缺粮的各地。

这次的粮食调动,帮助粮食短缺地区度过了眼前的难关,等到了春天,能吃的东西就多了,最起码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抛开全国的粮食危机,董必武日常的事务也不少,党内的工作情况,政府的琐碎事务,忙起来基本没有闲暇的时间。短短2个月的时间,董必武就召开了10次大型会议,小型会议数都数不清。
当然,董必武处理事情的效率也很高,处理的国家大事就有50多件,日常的小事更是多得没法详细记录。除此之外,董必武之前负责创建中国法律体系的工作也并没有懈怠,他参与制定了《人民法庭组织原则》、《婚烟法》等法例法则。
董必武身边的工作人员后来回忆,这2个月的时间,董必武每天凌晨睡,早晨7点起床,忙的不可开交,非常辛苦。不过董老从不抱怨,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和极大的耐心,去处理各种事务。
很多党内和政府内的工作人员,见董老一个60多岁的老人,工作这样努力和负责,自己也不敢懈怠,一时间大家的工作热情都高涨了不少。

1950年3月9日,毛主席和周总理返回国内,董必武终于松了一口气,结束了自己“代总理”的职责和任务。后来董必武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段时间的感受:
“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但劳心程度不是常人能想象的,荣耀背后的考验需要是革命同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董必武仅仅当了两个月的“代总理”,就有如此感受。周恩来从新中国成立之时算起,当了27年总理,长期负担着党和国家日常繁杂的工作,直至在医院去世,其中辛苦恐怕更是难以想象。
第一代共产党人,大多都将一身的心血贡献给革命事业,贡献给新中国的建设。无论是毛主席、周总理,还董必武等其他革命前辈,他们的奉献和付出,都应该被铭记。永远感念前辈的不懈奋斗,也时时刻刻珍惜当下的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08:19 , Processed in 0.00798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