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董其昌,虽然书画成就超越了古人,但到晚年为何会激起民愤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04:43: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董其昌,虽然书画成就超越了古人,但到晚年为何会激起民愤呢                                                                2024-07-30 17:47                                        

发布于:天津市
   
         董其昌,是明朝后期的大臣与著名书画家,他因广泛吸取前人诸家优长,且有所创新,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到了晚年,他却因故激起了民愤,发生了震动朝野的晚明“民抄”董宦事件。本文将探讨这一变故的前因后果,题目为:

董其昌,虽然书画成就超越了古人,但到晚年为何会激起民愤呢?
一.因字不好,科举不理想,经十年苦练,一跃龙门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2月10日)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董家汇(今上海市),祖籍东京汴梁。
董其昌出生时,正逢靖康难,金人南下,北宋灭亡,董家只能举家南迁,但因家族世代官宦、诗书传家,所以在定居上海后,又再次兴旺起来,登科及第者众多。
董其昌之父董汉儒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身处如此家族的小其昌耳濡目染,从小爱好学习,但是因没有练好字,而在后来的科考中吃了苦头。
董其昌17岁时,去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于同时参考的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主考官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

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奋学习书法。先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渐渐入门。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终于考中进士,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供职于翰林院。后来翰林学士田一儁去世,他告假护柩南下数千里,送老师回福建大田县。回来后接替老师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
十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董其昌得以一跃龙门,进入朝廷官宦行列。
二.时官时隐、潜心书画
毫不容易当官了,可是董其昌却生不逢时,因为当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楚太子狱”,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风云诡谲。
为回避政治斗争,精明的董其昌辞去了得来不易的官职,向朝廷借口回家养病去了。回家后的董其昌,在研习经史之余,与同僚诸友潜心切磋书画技艺。

病休松江时期,正值董其昌四十余岁的盛年,他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佶、米芾诸名家法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刊刻《戏鸿堂法帖》行世。
董其昌还广闻博识,采集众长,悠居林泉,心闲手熟,创作了《葑泾访古图》《鹤林春社图》《浮岚暖翠图》《神楼图》《西湖八景图》《溪回路转图》等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
泰昌元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朱常洛即位为明光宗。光宗启用自己的老师董其昌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期间,董其昌曾奉命修《神宗实录》。但是,光宗仅执政一个月就驾崩,继任的明熹宗宠信魏忠贤与乳母客氏。虽然在天启五年(1625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但仅任一年他即辞官退隐,退隐“家居八载”。
从35岁走上仕途到80岁告老还乡,董其昌为官了18年,却归隐了27年。与家乡松江的先贤陆机崇奉“士为知己者死”相比,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运用得出神入化。他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又与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与当时朝廷各派系人员关系都不错。

三.书画成就超古人,可人品不如书品
在其隐退的27年间,董其昌一如既往钻研书画艺术,他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
董其昌不仅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而且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作品《戏鸿堂帖》(刻帖);他还颇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董其昌一生广泛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且有所创新,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可随着地位与声望走高,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开始结交官宦显贵,不择手段捞钱,逐渐家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豪华建筑数百间,成了无耻的大官僚和贪腐的大富豪。
如在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董其昌出任湖广提学副使,其职责本来就是检查、监督湖广地区的教育。他曾深受科举不公平的残害,理应利用现在的职务来革除弊端,完善教育,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他游山玩水,以愚弄学生为乐。

在考试时,董其昌玩起聪明,提前一天在官署前贴出“明日不考文”的告示。第二天,学生们进入考场,等待出题,却没有人回答。董其昌得意地说:“题目我昨天已经出在告示上了!”原来那“明日不考文”就是试题,这种轻狂无礼的作法,令当地士人愤怒不已,大家砸了他的公署,把他赶走。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三月,有伸张正义的人贴出告示,揭露董其昌“小人之幸,以滥门名”,称霸乡里,阴险狂妄,“若再容留,绝非世界”,号召当地民众在十日内,共同讨伐董其昌。妇女儿童高唱“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漫画传单称他为“兽宦董其昌”,“枭孽董祖常”等等,连过往的客商都加入到讨伐董其昌的行列。
愤怒的人们拆毁董府,还来到白龙潭,将董其昌的书园楼居烧毁,将“抱珠阁”的匾额丢到河里,高呼:“董其昌直沉水底了。”听说董家隔壁坐化庵中大雄宝殿的匾额是董其昌所题,便奔过来用砖石砸去。和尚们连忙拆下来,大家赶过来用刀边砍边喊:“碎杀董其昌也!”。

至此,董家多年积聚的辉煌,统统毁于一举∶房宅被烧,财物被抢,文物受毁,声名受损。董其昌和家人仓皇亡命于于苏州、镇江、丹阳、吴兴等地,事隔半年才被平息。此事就是震动朝野的晚明“民抄”董宦事件。
总之,董其昌,虽然书画成就超越了古人,但后来因用其艺术作品疯狂敛财、营造私人场所,欺压百姓与强抢民女等恶行,造成了晚年激起民愤,发生震动朝野的晚明“民抄”董宦事件。
董其昌的书画成就值得后人学习与称赞,但是他人品不正、作恶多端、疯狂敛财的丑陋行径,必须得到批判与大众的谴责。人民艺术家由人民造就,必须要为劳苦大众服务,才能受到民众的爱戴。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6:35 , Processed in 0.00781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