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骗子为何专盯老年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06:07: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骗子为何专盯老年人?

首先,老人有一定的积蓄:辛苦一辈子,多多少少都有些积蓄,不少人在退休后有强烈的理财投资欲望,但是,适合他们投资的产品在市场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这些钱就成了骗子眼中的肥肉!
  

其次,老人心理较为脆弱:多数老年人消息闭塞,对新鲜事物了解较少,防范意识薄弱。加之有不少老人文化程度偏低,科学专业知识少,在骗子精心设计的台词“暗示”下就会一步步走进骗子的陷阱。
  

第三,老人多不设防心理:多数老年人崇尚积德行善。这种善良的心理,使他们降低了防范意识,过于相信人,特别是陌生的人也不怀疑。总是认为世上好人多,于是,对坏人也不设防。
  

第四,老人多有关注健康的心理:患慢性病比较多,好药难求,病想速战速决,渴望一药包治百病。因而,面对“包治百病”“无副作用”等种种医药、治病骗局,上当受骗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五,老人多为孤独心理: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忙于工作,陪伴老人越来越少。老人更渴望与别人的交流和得到关怀。而这时,出现几个人,冲着他们热情地叫着“大爷、大妈”,他们的心理防线很容易被突破。
  

第六,老人爱面子的心理:老年人越老,越害怕别人说他没用。于是,经常表现出好强心理。一旦上当受骗,老人不敢跟家里人说,也不愿意报案,吃闷亏。这就进一步助长了骗子的嚣张气焰。
  
  不法分子在行骗前一般都有周密细致的预谋,搜集各种信息,掌握受害人的心理状态,随机应变,花言巧语,极力迎合受害人的心理,在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后,再诈骗他们的财物。而中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防范意识相对薄弱,不少人还掌握着家庭财权,有在短时间筹集大量现金的能力,一旦有高额利润引诱,极易上当。
  

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看见类似诈骗行为要立即拨打110报警,让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掌握线索,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我们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作为子女,平时除了要提醒老人多注意外,还应该多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老年人一旦受骗,往往十分后悔和自责,要多点耐心来安慰老人,减轻老人的精神压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22:52 , Processed in 0.00685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