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0年代,日本人为何称上海为“魔都”?14张老照片告诉你原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18:17: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0年代,日本人为何称上海为“魔都”?14张老照片告诉你原因                                                                 2024-11-04 12:37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称上海为“魔都”(moderncity)。
为了达到吞并中国的目的,日本派出大批情报人员潜入上海,秘密拍摄了上千万张照片。
这些照片发回日本国内后,制作成《亚细亚大观》画册,发行量极少,只供军方少数人参阅。一直到日本投降后,这些照片才大白于天下。

这些照片之多,内容之详实,简直就是对中国各地全方位的精确扫描!令人惊讶不已。
其中,关于上海城市的照片就高达数万张,详细记录了当时上海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今天就遴选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我们共同感受下老上海的别样风情。
由于当时的摄影技术,这些照片的原片是黑白的,拍摄像素也不高,为了方便欣赏,后期通过AI修复上色,希望能接近实景。

30年代的中国上海,人口311万,已经是远东第一大都市。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1年,上海外滩看上去是如此的繁华。展示着当时中国现代化的最高成就。
高低错落的欧式建筑,勾勒出外滩独特的天际线。漂亮时髦的百货商店,生意兴隆。街边停满了小汽车,沿江码头、栈桥规模壮观,烟波浩渺的江面上,大小船只来往穿梭。
尤其是到了晚上,华灯初上,上海外滩霓虹灯闪烁,让人流连忘返。因此,上海就有了“东方巴黎”之美称。

这是位于江湾的上海市政府大楼,建造于1933年。这座大楼也是中国近代优秀建筑的典范。
它由著名建筑设计师董大酉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宫殿样式,大门旁边有石狮子,建筑材料上创新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整座建筑恢弘大气。
当年为了修建这座大楼,曾悬赏3000银圆征集设计方案。大楼高四层,内部有扶梯和电梯各两部。
一楼有传达室、食堂。二楼为礼堂和会议室。三楼为官员办公室。四楼为档案室和储藏室以及机房。

这是1938年的南京路,当时是上海最有名的一条商业街。有人说到上海不去南京路看看,就等于没去过上海。这话一点也不假。
大街上熙熙攘攘,小汽车、黄包车、自行车和行人来往穿梭、各行其道。
B74路有轨电车缓缓驶来,车身广告引人注目。后面还跟着一辆双层公交车,真是太前卫了。
老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创亚洲百货业无数先河。南京路两边商铺林立,游人如织。看到这张照片,是不是和你印象中的老南京路有很大的不同呢?
如今的南京路,传统与现代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照片中最近处的红顶建筑,是俄罗斯驻上海总领馆,拍摄于1938年。这座领事馆,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之一。
俄罗斯驻上海总领馆始建于1916年,占地1700平方米。楼高四层,带阁楼。
总领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黄浦路、外白渡桥北侧,风景优美,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是俄罗斯所有驻外使领馆中最漂亮的一个。

这是位于上海虹口的食品市场,始建于1890年。因为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所以这里也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
这是一座大型的三层建筑,内部商铺林立。很多商贩到这里进货,其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大街上,有一些等待拉客的黄包车,还有身穿制服的警察也在维持秩序。

这是1931年的上海法租界。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欧式的,风格整齐划一。
整个上海法租界是旧上海最高级的住宅区,上海有"东方巴黎"的美誉,也是得名于法租界。
上海法租界,是旧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随着法租界的扩张,先后修筑了24条道路。
照片中一座拱形门上,写着“方九发银楼”字样。向内望去,各类绸缎庄旗子、各类广告牌一个挨着一个,人群熙熙攘攘,来往穿梭,好不热闹。

这是上海海关大楼前的栈桥,拍摄于1930年。栈桥修建在水中,有小桥与岸边相连。栈桥上站满了等待乘船的人,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水面上,一条条小船来往穿梭,载着乘客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仔细看栈桥后面的大楼,最左边的是华俄道胜银行,中间的大楼是《字林西报》的大楼,它当时是上海最高的楼。《字林西报》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一份英文报纸。现在这两栋楼,你知道是什么大楼吗?

这栋四层转角大楼,位于上海虹口四川北路2121号,照片拍摄于1938年。
这座楼是当时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驻地,建于1924年。楼顶专门修建了舰塔结构,远看犹如一艘航行在海上的军舰。楼顶的旗杆上,赫然挂着日本海军军旗。
四行仓库保卫战期间,和800勇士作战的,就是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淞沪会战后期,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的兵力,已经从原有的3000人增添至8200余人。
这座大楼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统治上海的中心。1932年的“一二八战争”、1937年的“八一三战争”都是在这里发动和挑起的。

上海城隍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经数次焚毁重建。1926年,杜月笙、黄金荣等人募资修葺,寺庙规模不断扩大,繁荣时期,城隍庙占地达到50多亩。
豫园和老城隍庙,是到上海必去的地方。城隍庙人气很旺,常年人头攒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左右,这里都会举行元宵灯会。
这张照片中呈现的,是城隍庙内的豫园湖心亭。春意融融,湖心建筑古色古香,倒映在水中。九曲廊桥曲径通幽,人们在桥上徜徉,好一派祥和气氛。

这个十字路口就是吴淞路口,真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一辆卡车正在穿过路口,豪华轿车呼啸而过,黄包车师傅坐在路边休息,一名小女孩好奇地看着镜头。
吴淞路修建于1856年,是当时的上海商业人流量最多的街道之一。街道两旁为3层建筑,沿街店铺生意兴隆。地面上的电车轨道延伸向街道的尽头。这就是30年代繁华的上海,已经有了现代都市的气息。

这张照片拍摄于南京东路和外滩交汇处,一名大腹便便的印度巡查正在街头执勤。他身上背着枪,手里拿着警示棒,趾高气扬。墙角处,还有两名警察在巡逻。

这是苏州河畔的繁华景象,拍摄于1938年。苏州河是上海境内继黄浦江之后的第二大河。
苏州河,又叫吴淞江。苏州河蜿蜒曲折,是上海的母亲河。该河横贯市区,市区河段长23.8公里。
河道上各类商船聚集在一起,百舸争流,千船竞发,好不热闹。最醒目的,就是远处横跨苏州河的那座铁桥了,你知道这座铁桥的名字吗?

这是上海的河南路,拍摄于1931年。是当年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和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南北向马路。沿路有五洲大楼、南京大楼、国华大楼等。
照片中,商铺林立,各类招牌旗子琳琅满目,一眼望不到尽头。可见在当时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几名黄包车夫拉着车子从街上驶过。

30年代的上海,是远东第一大都市。它的繁华程度,更是被称为“东方巴黎”。当年,侵华日军拍下的这些照片,其中有很多地方都已经变了模样。人们都说,有历史的城市才显得厚重,上海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见证了历史,预见了未来。相信,上海的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6 天前 |只看该作者
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10:25 , Processed in 0.00876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