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旬老农贫苦一生,省委书记发现他真实身份,中央批示:大力宣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18:5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八旬老农贫苦一生,省委书记发现他真实身份,中央批示:大力宣传                                                                    2024-11-10 16:30                                        

发布于:天津市
   
      2011年1月4日,农历已是腊月,家住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的86岁农民李文祥,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待着客人。他事先收到通知,今天有领导来慰问。
李文祥老人家中条件不好,过年过节总有人过来慰问走访。他以为跟往常一样,是当地民政部门的同志。但其实,那天来的是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他来到李文祥家交流了好一阵。
准备离开时无意中看到老人条案上的镜框,那是一张年轻少尉军官的戎装画像,戴着大盖帽,胸前佩戴着几个军功章。卢展工随口问道:“这是您年轻的时候吧。”
老人回答说:“是的,这是按照我35岁的照片画的。”
卢展工走近了端详了一番,指着照片问:“这几个军功章还在吗?能不能拿出来让我看看。”
李文祥老人走进自己的卧室,从一个箱子底部拿出一个破旧的小布包,解开绳子递给卢展工。卢展工打开布包一看,惊叹地说:“嗬,成堆了!”只见布包里装着:
1949年1月颁发的淮海战役纪念章;
1949年4月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
1951年9月出席第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纪念章;
1954年2月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发纪念章;
1956年5月颁发的1945~1950年解放奖章……
其中一张奖状背面还写道:“济南、淮海、平潭战役中一贯机动灵活英勇顽强,共立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一次。”
看完后,卢展工激动地说:“这包东西不得了,你是我们的大英雄啊,我们要向你学习。”他指示当地媒体对李文祥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就这样,一个在农村贫苦数十年,默默无闻的特等功臣出现在人们的视线。李文祥的事迹不仅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还受到中央高度重视。中央领导人批示:
要大力宣传特等功臣李文祥同志50年扎根农村,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引自范县政府网)
此后,数十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组团到李文祥家中进行了采访。报道刊出以后,李文祥成了全国学习对象。
86岁的老人李文祥有如此多的军功章,他到底有着怎样光辉的战斗经历?当年像他这样的特等功臣为何会回乡做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
李文祥1925年出生于范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时母亲就病故,由于父亲无力抚养,他只能投靠姥姥生活。
抗战初期,八路军开赴冀鲁豫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军纪良好,积极抗日,为受尽欺压的穷苦农民做主,深深地触动了年幼的李文祥。
他萌生了报名参军的想法,那年他14岁,由于营长不良,又矮又瘦。他跑去八路军驻地报名参军,负责征兵的同志说:“你太小了,长大了再来打鬼子。”
那时部队经常转移,李文祥也分不清部队的番号。16岁时,他加入了国军石友三部,在一次与鬼子的战斗中部队被打散。他在路上碰巧遇到了八路军,便留了下来,兜兜转转总算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
李文祥的军功章绝大部分是在解放战争中获得的。那时他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后来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八军)。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这是一座有敌人重兵把守和坚固工事的城市。李文祥所在的85团,担任永镇门的进攻任务。这里的城墙坚如铁壁,敌人设置了三层火力,形成交叉火网。

李文祥
85团数次组织进攻未果,自身伤亡不小,其中副团长负重伤,还有两位营长牺牲。要想攻破敌人的防线,唯有用炸药把高大的城墙炸毁。团长决定到晚上再组织一波攻势,并在火力掩护下派爆破组炸毁城墙。
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扛着炸药包炸敌人工事的场景,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常常还未接近敌人便已负伤或牺牲。为此,团长一开始就打算选一些觉悟高的战士执行任务。
他大叫一声:“党员都站出来。”一排战士齐刷刷地站到他面前,团长扫了一眼,发现李文祥,说:“你不是党员,可以不用参加。”
这时李文祥急了,他说:“我也是团里的一员,为什么不能参加?”团长看他意志坚定便同意了。
就这样,李文祥用手推车推着20多公斤的炸药包,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城门前进。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他借着夜幕冲到了城墙下。
当晚,爆破组装运了300多公斤炸药堆在城门口。随着“轰”的一声,高大的城墙被炸塌。有7支部队通过这个缺口攻入济南城,加速了济南战役的胜利。李文祥也因此荣获了二等功。
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28军推进至刘行一带时,遇到了一块“硬骨头”。日军侵占时期曾在这里建设了大量隐蔽而又坚固的地堡群,敌军又在阵地上设置了多道电网和地雷区。
部队在进攻中虽然攻下了一些地堡,但自身伤亡也非常惨重。据战史资料统计,28、29两个军在四天的战斗中伤亡就达到8000余人,而李文祥所在的排仅剩3人。战斗的惨烈可想而知。
指挥员不得不调整战术,改用小股部队突击,逐个爆破敌人的地堡。李文祥再一次主动站了出来,这时他已是党员,团长再也没有理由拒绝他。
只见李文祥扛起炸药包,往火力最猛的那个地堡冲去。敌人发现他们后立即射来一梭子子弹,李文祥身边的几个战友都倒下了。他急中生智,扑在一道沟里装死,任凭炮弹在附近爆炸,他都纹丝不动。连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唉声叹气。

李文祥的结婚照
夜幕再次来临,他匍匐着慢慢地接近地堡,敌人一直未能发现他。李文祥拉响导火索,塞进敌人的地堡里,“轰”地一声炸掉了一个地堡。这时战友们才惊奇地发现,一个敌人的地堡“莫名”地爆炸了。
由于爆破突击小组的英勇作战,刘行一带的地堡被逐个摧毁。李文祥在这次战斗中荣立一等功。
李文祥虽然个子小,但打起来仗来却是出了名的猛,指导员不得不常常盯着他。在平潭岛战役中,担任班长的李文祥带领班里12名战士率先攻上小练岛,敌人一触即溃。李文祥又带着战士们向大练岛追击。
那天海面风很大,吹得小船直打转。李文祥对船工说,他们绕风走,我们就照直走,一定比他们先靠岸。等船一靠岸,他带头跳进海水里,接连越过敌人三道工事。
营教导员见状急得直接用家乡广东话喊出了:“停止前进!”这时李文祥回头一看,战友们的船才刚刚靠岸,还没跟上来。赶上来的战士们轻松突破敌军防线,把他们包围在山顶上。
走投无路的敌军只能打起白旗投降,但一名指导员带着通信员去受降时,狡猾的敌人却突然向他们开枪。山下的战士无比气愤,把带过来的大炮拉上阵地,朝着敌军一阵炮击,敌人这才心悦诚服地投降。
这次战斗中,李文祥获得了战斗模范称号。
像这样的英勇作战,在李文祥的战斗生涯中无数不胜数。在解放战争期间,他随着部队征战半个中国,从普通战士升至副连长。荣获过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还获得过人民功臣、战斗模范等称号。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李文祥原本已被定为三野的代表人选。那段时间,他内心无比激动,终于要见到敬仰已久的毛主席了。然而,一场意外的大病让他错过了这次会议,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上海解放
李文祥虽然在战场上作战勇猛,但从小没上过学,只是驻扎平潭岛期间被派到福州参加过文化速成小学。文化底子差,也影响到他今后人生的走向。
1955年的一天,上级找他谈话,要提拔他当指导员。李文祥涨红了脸说:“老首长,你还不知道我的情况吗?上前线打打仗还行,搞这些政治工作,我没文化,万一讲错了可不得了。”
老首长也很无奈地说:“那你去当个副连长吧。”虽然官小了一级,李文祥却很高兴,笑呵呵地说:“这个适合我。”
李文祥随部队驻扎了平潭岛上等待着渡海作战的命令,可惜随着形势的转变,他再也未等来上战场的机会。
1956年,国家号召军人转业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李文祥积极响应号召,转业为18级干部,在福建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担任保卫干事。
李文祥干一行爱一行,转业以后先后参与过厦门、永安、莆田等地区的营房和工厂建设。有时工地停工,他就带着工人们开荒种菜,解决吃的问题。
由于表现出色,领导有意提拔他当龙岩电厂厂长,可是李文祥再次以自己文化低拒绝了。他说:“应该让那些有文化的年轻人来担任领导工作。”其实,当时的李文祥也就30出头。
1962年,是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又赶上农业欠收。为此,国家只能号召一部分干部下放支援农业生产。从吃商品粮的干部到普普通通的种地农民,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一个巨大的转折。
然而,李文祥仍然像在战场上带头冲锋那样,率先报了名。妻子问他:“你不好好考虑一下吗?”李文祥回答说:“党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人民群众都在饿肚子了,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就这样,李文祥用一个小布包收起自己所有的军功章和荣誉,回到老家成了一名种地的农民。而当他回到农村,只从生产队分到3分自留地和30斤麦子,一开始在一间破庙里安的家。

李文祥的家乡范县正处于黄河古道上,河堤松软,经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经常发生水患,被称为“豆腐腰”。尤其的他住的白衣阁乡又正处在泄洪区内,为调节分洪,长期做着牺牲。
这里土虚地瘦,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范县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
李文祥作为精壮力,回乡当了民兵连长,不久又当上生产队长。这个倔强的小个子,常跟村民们说着一句话:“我就不信种个粮食,比攻下一个山头还难。”
他带着村民们开荒修渠,饿了啃干粮,累了就和衣躺在草地上,曾连续奋战40多天没有回家。后来,县里推广水稻。在南方见过水稻的李文祥主动担任稻改队长,他其实也不懂水稻种植技术,但天天蹲在田里研究,跟着技术员学习。
以往村里种植小麦亩产很低,在李文祥的带领下,他们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他们立即给国家交了公粮,给社员分配了粮食,不用国家救济粮食。
虽然带领村民们吃上了饭,李文祥自己的生活却是非常艰苦。他住在一间破庙里,到处通风漏雨,冬天无比严寒。为了盖间房子,李文祥常常天不亮就爬起来满村捡被人丢弃的砖头,才终于盖起三间土屋。
他唯一的女儿也跟着他吃尽了苦头,女儿上初中时看到家里负担太重,一天跑回来对父亲说:“我不想念书了。”李文祥知道女儿学习成绩不错,只是为了给爹娘分担压力才这么说。
硬汉也有软弱的时候,他心中对女儿充满了歉疚,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一个人跑到门外一根接着一根抽烟,悄悄流泪。
尽管过得非常艰苦,李文祥却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1979年,他本来有机会离开贫苦的农村,他原来的单位来了两位同志,请他回福建工作,恢复干部身份。

李文祥一开始确实很高兴,但认真思考以后,他还是拒绝了到福建工作的机会。他说:“我回农村已经习惯了,再说我还是队长,我走了村里的群众该怎么办?”
李文祥在农村低调了50年,按照他的经历,完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但他从未提出过申请。民政部门先后十余次调查革命老功臣、英模资料、军转干部。李文祥都有意隐瞒,成了“漏网之鱼”。
后来记者问李文祥,为什么始终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李文祥回答说:“显摆那些干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我活到80多岁比起他们幸运多了。”
记者又问,你当了这么多年农民难道不后悔吗?其实这个问题,女儿也曾责怪过他:“要是当年你不回农村,咱们也不会过得像现在这样。”
李文祥回答记者说:“后悔啥,在哪干不都是为人民服务。”他也曾劝导女儿:“以前国家困难,咱们自己苦点,可以生活下去。”
“成名”以后,不断有领导上门来看望,给他送些生活用品。这弄得李文祥很不好意思,他非常害怕麻烦地方政府。他曾对记者说:“要是早知道那天下乡的是省委书记,我就不会拿出那包东西了。”
县里面看他居住条件很差,家里连样像样的家具也没有,想给他简单修整一下。但李文祥说什么也不同意,因为他“不想麻烦政府”。县里只能“骗”李文祥去市里面做体检,来去共花了三天时间。
在这期间,县里面安排人对李文祥的家简单修整了一下,帮他购置了沙发和彩电,安装了热水器和暖气片……
李文祥回到家中看着大变样的家,感叹道:“早知道你们这样,我就不去了。”
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全国评选出50位优秀党员,李文祥成了河南省唯一一名人选。他借着到北京参加纪念活动的时机,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在纪念堂里,他禁不住流下了泪水,说道:“毛主席,我来看您了!”
2017年2月14日,李文祥老人因病去世,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从李文祥老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国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平平凡凡。
当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在战场上冲锋在前。用自己鲜血和汗水,攻下一个又一个阵地,立下一次又一次功勋,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轰轰烈烈,这是爱国。
在和平时期,他藏起自己的荣誉,投身国家建设。默默地建设自己的家,不拖国家的后腿,不给地方添麻烦,不喊虚无的口号只是脚踏实地地干活。如此平凡,同样是爱国。
这种平凡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喜欢本文的朋友,麻烦点个关注
@温度历史
以便接收更多感人历史故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11:03 , Processed in 0.00834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