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躲进一农妇家,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0 06:37: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躲进一农妇家,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2024-11-19 10:23                                        

发布于:湖北省
   
       在1933年的动荡岁月中,毛泽东主席曾一度隐蔽于一位普通农妇的家中,这位农妇在敌人搜查时机智地应对,保护了主席的安全。自工农红军成立以来,军民之间便建立了深厚的默契,共同抵御外敌。在抗日战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些平民虽未直接参与革命,但他们的行动对革命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在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中,黄菊喜这个名字尤其引人注目。

黄菊喜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艰辛。在那个封建思想盛行的时代,她小小年纪就被卖到邻村,成为别人家的童养媳。成年后,黄菊喜被迫与丈夫结婚,并生下了五个孩子,使得原本就困苦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1927年,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入黄袍山地区,准备在当地发展工农力量。当地居民最初对军队的到来感到恐慌,担心士兵会闯入家中抢夺粮食。然而,这支部队却在附近的林中扎营,并给村民们送来了战士们采集的果实。村民们很快了解到,这些士兵并非国民党军队,而是工农红军,是站在农民一边,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共产党军队。
在毛泽东与农民的亲切交谈中,黄菊喜邀请主席进屋避寒。她在屋内忙碌着,烧水泡茶,对主席说:“军爷,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只能请你们喝些热水暖暖身子。”毛泽东回答说:“大姐,我们不需要你的粮食,能喝上热水就已经很满足了。”随后,毛泽东和红军在黄袍山地区开办夜校,为农民上课,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甚至有时会给农民送去粮食,这使得农民对红军的好感大增。黄菊喜尤其如此,因为毛泽东的长相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再加上毛泽东长时间住在她家,她对这些军人的品行有了深刻的了解,希望他们能多留一段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与黄菊喜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关系,甚至亲切地称呼她为“黄菊妈”。不久后,毛泽东离开黄袍山,黄菊喜早早地上山采摘了果子,并把一些豆子用布包好,悄悄地放进了毛泽东的行囊中。1933年,红军在黄袍山地区遭到敌人的打击,毛泽东率军撤退至黄袍山。这一次,他没有在林中扎营,而是直接来到了黄菊喜的家中。“黄菊妈,我回来了。”毛泽东还没进门就大声喊道。这次重逢,黄菊喜显得苍老了许多,家中的孩子大多已经参加了革命,只剩下小儿子和老伴与她相伴。
毛泽东刚到黄菊喜家中不久,敌人就追上了山,开始挨家挨户搜查共产党人,并将村民们聚集在村口,威胁要逼问出共产党的下落。村民们都知道共产党是为了百姓的利益而战,因此没有人愿意出卖共产党,即使面对敌人的毒打,也不肯透露一个字。敌人威胁说,如果没人说出共产党的下落,就要将所有人打死。就在这时,黄菊喜突然站出来说:“军爷,我们家藏着一个共产党。”村民们听到这话,心中对黄菊喜充满了怨恨,认为她背叛了大家。敌人跟着黄菊喜来到她家,黄菊喜表现得像是立了大功一样。她掀开门帘,指着坐在床上的一个高大年轻人说:“他就是共产党。”敌人随即将这个年轻人拖到村口,正当大家都以为毛泽东要遭遇不幸时,却发现被拖出去的竟然是黄菊喜的小儿子。原来,黄菊喜早已预料到敌人会来,她将毛泽东藏在了地窖中,并告诉小儿子不要离开家。在小儿子被拖到村口后,敌人开枪打死了他,黄菊喜心如刀绞,但她仍然强忍着悲痛,装作立功的样子,恭送敌人离开。敌人走后,黄菊喜瘫倒在地,她对小儿子的死感到极度愧疚,但她的牺牲保护了毛泽东,也保护了整个村子的村民,大家都对她表示了敬意。
这份恩情,毛泽东一直铭记在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特别下令,无论如何也要请黄菊喜来参加开国大典。那天,黄菊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她谦虚地说自己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所有人都知道,正是黄菊喜“舍子救毛”的壮举,为革命的成功铺平了道路,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黄菊喜对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她的事迹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9 06:03 , Processed in 0.0085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