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人内心自在的开始:放下执念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06:18: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人内心自在的开始:放下执念                                                                           2024-12-05 00:35                                        

发布于:山东省
   
  
“执念就像心中藏着一把火,日日夜夜都在灼烧自己。”
有位学者说:“人生千千结,就有千千劫,你的结,就是你的劫,解开一个结,才能渡过一个劫。人生苦短,世事繁杂,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牢笼。”
执念,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观念产生的过度执着、难以放下的心理状态。
不可否认,有人在执念驱动下,经过艰难的求索,最终获得了成功。
比如乔布斯,自认为是天选之子——天生就是要改变世界的。这种偏执,让他能做出诸多具有极致用户体验的产品,也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商业传奇。
但这样的人,往往凤毛麟角。
大多数人的执念,容易让自己走入死胡同。因为当能力与欲望不匹配时,会让自己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之中,甚至波及他人。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放下执念,才是内心自在的开始。

01
网友乐乐从小到大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爸爸妈妈每天在摔锅砸铁地打架但就是不离婚?
每次乐乐去问妈妈,得到的回答都是:“你不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成年后,乐乐忽然想明白一个事:不是她作为孩子不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而是妈妈作为家庭主妇不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现在爸妈老了,两个人都吵不动干不动了。亲戚朋友都和她说:“你看,还好当年你爸妈没离婚,现在多幸福。”
乐乐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因为家里常年的大吵大闹、摔杯破盏,小时候的她在深夜里常被玻璃杯爆裂的声音惊醒,因此神经总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
直到初中寄宿第一天,当乐乐躺在宿舍的床上,她才发现原来夜晚可以如此安宁。那是她睡的第一个踏实觉。
父母出于所谓“婚姻圆满”的执念,去刻意维持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难免会漏馅,从而给孩子带来伤害。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不幸的童年,是要用一生去治愈的。在治愈自己的过程中,Ta难免会产生新的某种执念。
影帝梁朝伟也曾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父亲曾沉迷赌博,输得倾家荡产,还时常对母亲拳脚相加。年幼的他和妹妹只能躲在角落里,听着父母的争吵和厮打声,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这使得梁朝伟越发不善于与人交往,并表现出社交恐惧。
幸运的是,演艺生涯给了梁朝伟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他可以完全沉浸在角色中,无需与外界交流。
也因此,梁朝伟有了在演技上追求完美的执念,并在之后陷入了瓶颈期。
曾获奖无数的《阿飞正传》,是梁朝伟与导演王家卫的首次合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梁朝伟在某个场景中的NG(不符合导演的要求而重拍)次数竟然达到了26次。
那是1990年。在此之前,梁朝伟已经拿过金像奖、金狮奖等诸多大奖。但遇此关卡,梁朝伟仍难受得痛哭流涕。
可见,执念给人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
就像知乎上有个提问:“执念太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说:“就像心中藏着一把火,日日夜夜都在灼烧自己。”

02
《庄子·田子方》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列御寇(即列子,道家代表人物)喜好打猎,但射箭技术曾十分糟糕。
经过一段时间苦练,列御寇的箭术突飞猛进。他为自己的进步而得意不已,同时也想向朋友们显示自己箭术的精妙。
为了增强说服力,列御寇决定先找个精通箭术的人来给自己射箭的技术作个权威性的结论。
他想到了伯昏无人——著名的箭术专家,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射手。
列御寇向伯昏无人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就在自己的后院中立好箭靶开始射箭。
只见列御寇拉满弦,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肘上,凝神一处,目不斜视,耳不旁听,接连发了好几箭,后箭箭头和前箭箭尾紧紧相连,形成一条线,所有的箭都射到同一点上。
然而伯昏无人却说:“你是为了向人展示你的箭术而射的,还没有达到那种不射之射的境界。只有那种看似不经意的射箭,才是真正的好箭术。”
伯昏无人带列御寇登上高山,脚踩摇动的石头,面临无底的深渊,背后高低不平,脚面的一半露在山巅之外。
这时,列御寇好像患了恐高症一样趴在地上,汗水流到脚跟,哪还敢站起来射箭呢?
如果列御寇的执念是想向世人证明他箭术超群,那么伯昏无人所说的“不射之射”就是放下执念。
这样,无论是在危险中,还是在诱惑中,都能不改心志,这才是一个大丈夫应该达到的境界。
如同列御寇遇到伯昏无人,梁朝伟遇到王家卫也是幸运的。
王家卫告诉梁朝伟,他并不需要太多的演技,应该把演技“拆下来”,让他从内心深处去发挥角色。
研究了更多的东方哲学后,梁朝伟渐渐打破了自己在演技上的瓶颈。
他曾分享:“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每次演出都很困难。当我去接受自己的表演里有一些完美的不完美,整个人就变得轻松了很多”。
就在前几天,11月23日,从未上过大学的梁朝伟,获得了香港科技大学颁发的人文学荣誉博士。他在全英文的致辞中提醒各位毕业生:
“You should then do your best to let go and not doing for fame or money or whatever else you can think of.”
要学会放下执念,不要为了名声、金钱或其他外在的目标而工作。

03
心理学指出,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恐惧或期待,无法得到满足或平衡时,便可形成执念。
尤其是在我们小时候情感或愿望未能满足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渴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未被满足的欲望并不会消失,反而可能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逐渐积累,成为一种成年后的执念。
演员张歆艺曾经在一档综艺中讲过自己童年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她想要一双白球鞋,妈妈承诺她考到多少名就给她买。她从来都没有像那次那么用功过,终于考到了那个名次。
可是妈妈还是没有给她买,那时候她就立下誓言,将来自己赚了钱,一定买很多很多的白球鞋。
果不其然,当她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时,家里摆着很多白球鞋。
仔细想一想,成年后的张歆艺真的还需要那双白球鞋,或者需要那么多的白球鞋吗?与其说那些鞋是买给现在的她,不如说是买给童年那个受伤的她。
很多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那个小孩给成年的我们不断带来困扰,迫使我们做出某种不理智的行为或陷入某种误区。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执念和误区?
1.观照和反省内心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意思是,一个人若能竭尽自己的心力去体悟、去实践,便能洞察自己的本性和良知,知晓何为善、何为恶,何为该为、何为不该为。
人不怕有执念,就怕有执念而不自知。通过时常观照和反省自己,我们便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苦苦执着于某种过去得不到的东西。
2.顺应自然规律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道”的特性是顺应自然规律,即不强加干预,让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变化。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是放下执念、回归本真的前提和基础。
执念本身不是坏事。但实现执念的过程,需要顺其自然。不可求之过急,更不可强求。
如果一个人为其执念拼尽全力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痛苦不堪时,就应该放下执念了。
3.知足和减欲
在《传习录·薛侃录》中,阳明先生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历代圣贤都告诫我们:当被无尽的欲望(尤其是利己而非利他的欲望)所驱使时,我们就逐渐偏离了本心和正道,只会徒增烦恼和痛苦。
相反,当我们学会知足,减少欲望时,心灵便能获得自由与宁静。
互动
话题
你是否有过某种求而不得的执念?
在这种执念驱动下,你有过怎样的心境?
如今,你已经放下这种执念了吗?如何放下的?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经验和智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27 00:02 , Processed in 0.0078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