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49年彭德怀大笑走进会场,忽然脸色骤变:把主席身边的猪头搬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7:3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49年彭德怀大笑走进会场,忽然脸色骤变:把主席身边的猪头搬走                                                                                2024-12-05 10:30                                        发布于:天津市
   
                                    1949年12月,中共西北局扩大会议在兰州召开。新中国成立伊始,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以胜利者的姿态步入会场。然而,这位刚刚指挥完兰州战役大捷的将军,脸上的笑容却在踏入会场的瞬间凝固。他指着主席台,怒气冲冲地下令:"把主席旁边那个'猪头'给我拿走!"这个所谓的"猪头"竟是他自己的画像。在场的代表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何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会对自己的画像如此反感。这一幕,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佳话,也折射出这位开国大将军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传奇将军为民铸魂
1947年的华北战场上,一支钢铁之师正在向着胜利的方向迈进。这支部队就是由彭德怀统领的八路军主力。
在这片充满硝烟的土地上,彭德怀带领部队打出了赫赫威名。从百团大战到解放战争,这位将军的每一次指挥都显示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并肩作战。在他的指挥下,八路军成功地在敌后建立了坚固的根据地。
19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旱。面对困境,彭德怀带头每天只吃野菜糊糊,把口粮让给了普通战士和老百姓。
在毛乌素沙漠的战役中,整支部队连一口水都难求。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彭德怀依然坚持与战士同甘共苦。
新中国成立前夕,彭德怀指挥了著名的兰州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战场上,彭德怀总是身先士卒。他经常深入前线,与普通战士同吃同住,研究战术部署。
战争年代里,彭德怀始终保持着朴素的作风。他从不接受特殊待遇,也不允许别人对他另眼相待。
这位将军最引以为傲的不是自己的军事才能,而是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常说,一个军人最大的荣誉就是为人民服务。
从太行山到陕北,从华北平原到大西北,彭德怀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处,他都会细心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

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在他的部队中蔚然成风。在他的影响下,八路军始终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新疆游行撕毁画像壮举
1949年10月1日,新疆的街道上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几万名新疆各族群众涌上街头,庆祝新中国成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恰逢彭德怀在新疆视察工作,他也加入了这场欢庆的队伍。游行队伍中,人们挥舞着红旗,唱着革命歌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突然,一幅巨大的画像映入彭德怀的眼帘。那是一群群众高举着他的巨幅画像,正朝这个方向走来。
看到这一幕的彭德怀立即上前,拦住了抬着画像的群众。他指着画像对大家说,这人长得不好看,不要再抬着他的画像了。
抬画像的群众听到这话,顿时血气上涌。他们抬着彭德怀的画像是出于对他的敬仰,感激他解放了大西北。
就在群众还没反应过来时,彭德怀已经伸手将画像撕了下来。这一举动立刻引来了附近民兵的注意。

民兵们以为有人要搞破坏,迅速围了上来准备抓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现场陷入了混乱。
彭德怀看到这一幕,不得不解释道:"同胞们,同志们,你们看,我就是彭德怀,就是画像上的那个人。"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画像的主人公就站在眼前,众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彭德怀继续说,要举画像,就举毛主席的,举朱总司令的,或者举象征革命的红旗。
听完彭德怀的解释,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群众对这位将军的敬意不减反增。

这场游行活动就这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继续进行。彭德怀也回到队伍中,和群众一起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
这次新疆的画像事件,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展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朴实本色。
游行结束后,彭德怀还特意找到当地负责人,再次强调不要把个人的画像挂得到处都是。这种坚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这一天的经历,让许多亲历者记忆深刻。他们亲眼目睹了一个大将军如何对待个人崇拜的态度。

兰州会场怒斥猪头作风
1949年12月的兰州,寒风凛冽。西北局扩大会议在这座刚刚解放的城市隆重召开。
新中国成立仅两个月,整个西北地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身为西北军区司令员的彭德怀,早早就来到了会场。
这位刚刚指挥完兰州战役的将军,脸上难得地挂着微笑。会场的代表们看到这一幕,纷纷用敬仰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

会场布置得庄重肃穆,主席台上悬挂着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按照当时的惯例,主办方还在两位领导人的画像旁边,挂上了彭德怀的画像。
可就在彭德怀踏入会场的那一刻,他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主席台,右手猛地指向那个方向。
"把主席旁边那个'猪头'给我拿走!"彭德怀的声音在会场回荡。在场的所有代表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
没有人敢轻举妄动,会场陷入了一片寂静。彭德怀见状,继续说道:"我彭德怀吃几碗干饭?我有什么资格跟毛主席还有朱总司令的画像放在一起?"

现场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彭德怀接着说:"我说过多少次,不许挂我的画像,为什么就不明白?"
在彭德怀的坚持下,工作人员只好将他的画像摘了下来。整个过程中,会场里鸦雀无声。
画像被摘下后,彭德怀的表情才缓和下来。他重新露出了笑容,示意会议可以开始了。
这一幕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威名赫赫的将军,对个人崇拜如此深恶痛绝。

会议进行中,彭德怀全程认真参与讨论。他对西北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会后,有人私下议论这件事。大家都说,彭老总这个人,打仗时雷厉风行,对自己却格外严格。
这次会议的"猪头"风波,很快在西北地区传开。人们都说,彭德怀不愧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将领。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新中国初期反对个人崇拜的一个生动例证。它展现了一位革命领袖的崇高品格。

身正为民一生如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临危受命,奔赴前线。
他专门要求自己乘坐吉普车提前一小时抵达朝鲜。这位总司令说,要亲自探路,掌握战场情况,尽可能减少战士们的牺牲。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彭德怀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他的行军床曾被美军炮火打成筛子,但他依然岿然不动。

战时物资紧缺,一位战士在画报上找到彭德怀的照片,小心翼翼地裁下来贴在山洞墙上。彭德怀来慰问时发现了这张照片。
即便在这种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彭德怀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严肃地要求战士把照片撕下来,不要搞个人崇拜。
战后,解放军报社想要写一篇关于彭德怀的文章。但因为他一直拒绝拍照,报社找不到合适的照片。
报社只好求助于彭德怀的警卫员景希珍。景希珍深知这个任务的难度,因为彭德怀对拍照的态度一直很明确。

1956年,已经担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彭德怀,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作风。他提出了著名的"四不准":不准接送、不准请客吃饭、不准收礼、不准代卖东西。
这一年,景希珍建议彭德怀去北海公园散步。警卫部门担心安全问题,提前清空了公园。
发现这一情况后,彭德怀勃然大怒。他严厉质问:"难道我来了,群众就得走?我来了,其他人就不能来了?"
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贯穿了彭德怀的一生。他曾说:"党给我的唯一特权,就是带头吃苦。"

在西北地区遭遇严重旱灾时,他带头每天节约粮食救济灾民。即便是自己患有严重胃病,也坚持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野菜糊。
在毛乌素沙漠作战期间,他拒绝了炊事员专门为他买的一根黄瓜。他说,如果其他战士没有,自己就不能吃。
这种不搞特殊化的精神,感染了无数战士。在他的影响下,部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彭德怀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需要倚靠画像来彰显地位。他的功绩,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他的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彭老总"这个称呼,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17:42 , Processed in 0.00770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