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35年大渡河边,一老秀才深夜见到毛泽东,留下1句话救了2万红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7:52: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35年大渡河边,一老秀才深夜见到毛泽东,留下1句话救了2万红军                                                                   2024-11-06 16:30                                        

发布于:天津市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
红军长征的胜利给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奋勇向前。
毛泽东曾经作诗《七律·长征》,记录了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战斗历程。诗中有一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很著名的战役。在“大渡河战役”的过程中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
1935年,在大渡河边,有一位老秀才曾在深夜见到毛泽东,他留下了1句话救了2万红军。这位老秀才在强渡大渡河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大渡河战役
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不畏艰险,继续前进,想要粉碎蒋介石企图凭借大渡河消灭中央红军的目的。
经过长途跋涉,2万红军终于抢先赶到了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
这时,安顺场附近的敌军以为红军还在几百里路之外的地区,丝毫没有防备,甚至还在喝酒玩乐。
于是,红军先遣队红1团官兵抓住时机突袭敌军,歼灭了敌军的两个营,还缴获了一艘渡河所需的船只,控制了南岸安顺场的渡口。
但是,作为岷江上的最大支流,大渡河的河流非常湍急,而且红军长征到达大渡河时正好是大渡河的汛期,因此河水暴涨。

在当时大渡河河宽达到300米,水深达20米,河中还布满了暗礁,湍急的河水冲撞着河中石块和暗礁,溅起无数浪潮,还形成了无数的漩涡。
因此,渡河非常艰难,而且当时红军仅仅只有一艘小木船,想要渡河简直难如登天。
除此之外,此时他们身后还有蒋介石的大部队,如果敌军一旦发现他们,形成前后包围之势,他们想要再渡河则更加困难。
面临这种困境,毛主席陷入了深思。
就在这时,当时的政治部主任李富春高兴地朝毛主席走来,告诉主席:有办法啦。

原来李富春去走访了附近的群众,得知这里有一位前清的老秀才,已经高龄90多岁了,他曾亲眼见证过当年石开达的悲剧,而且这位老秀才作为本地人,他常年和大渡河打交道,一定对本地的地形环境非常熟悉,说不定他知道渡河的方法。
毛主席听后,非常高兴,连忙想要亲自去拜访这位老秀才。
就这样,毛主席和李富春一起顺着山路连夜去找到了那位老秀才,在和那位老秀才交谈后,老秀才告诉了毛主席渡河的良策,那么这位老秀才究竟是谁呢?
石开达的悲剧是什么情况?他又留下了什么渡河的良策呢?

揭秘老秀才
这位老秀才名叫宋大顺,他曾经亲眼见证过石开达的悲剧,即1863年5月翼王石达开在安顺场全军覆灭。
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军队从云南进入四川,抵达安顺场,石达开选出五千名精锐部队,打算强渡大渡河,眼看就要成功渡河,却在这时大渡河突然涨水,洪水倾斜而下,石达开派出的五千军队全军覆没于洪水之下。
因为正值汛期,石开达的剩余部队也因此被困在安顺场长达47天,最后全军覆灭在了清军刀下。
这就是当年石开达的悲剧,再回到红军渡河时期,这时也正值大渡河汛期,甚至比石达开那时的渡河条件更加艰苦。

在毛主席和当时的红军看来,只要有一线的生机也不能放弃,所以毛主席便连夜找到了宋大顺。
毛主席见到宋大顺之后,便向他询问了石达开当年全军覆没的事情,想知道宋大顺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宋大顺告诉毛主席,其实当年石达开是有机会成功渡河的,可是他却没有抓住时机。
首先在石达开抵达安顺场后并没有组织军队立即渡河,而是先是派兵过河打探情况,然后又返回,大程度上耗费了士兵的精力;
其次,当时石达开宠爱小妾,在明知清军已经追到眼前的情况下,还设宴庆祝小妾生子,乐不思蜀,因而延误了战机,从而造成了其全军覆没的悲剧。
最后,当时大渡河正处于汛期,他们没有观察天气状况和环境状况就贸然渡河也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选择。毛主席听完宋大顺对此事的看法后,连连点头,心想他们找对人了。

于是,毛主席紧接着向宋大顺说出来红军目前所处的困境,并向宋大顺询问可有什么渡河的良策。
宋大顺对毛主席说到,安顺场渡河难度太大,尤其现在正值汛期,非常危险,因此,红军2万人要想顺利渡河几乎毫无可能,不过在大渡河上游渡河却有可能。
此话怎讲呢?宋大顺告诉毛主席沿着大渡河往上约300里的地方有一座铁索桥,名叫泸定桥,这座大桥是康熙年间建造起来的,红军如果不怕艰辛,走个300里路,然后从此桥走,渡河尚有一线生机。
毛主席在听完宋大顺的这番话后,非常激动,他紧紧地握住宋大顺的手,连连道谢。就在毛泽东准备离开时,宋大顺还留下了一句话:
“一路上首长莫停留啊”。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挽救了2万红军的性命。

顺利渡桥
毛主席听完宋大顺的一番话后,回去立刻召集大家召开会议,毛主席将宋大顺所说传达给大家后,大家经过讨论,决定就按照宋大顺所说,抓紧时间分配任务,准备前往“泸定桥”渡河。
其实,在红军刚到达安顺场时,就组织过多次渡河。但是只有第一批渡河人员成功了。
第一批渡河人员是由17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他们迎难而上,虽然在渡河途中多次遭遇危险,但最终都化险为夷,凭借着自己的信念,顺利渡过了河,这也是著名的“强渡大渡河”的故事。
但是,后面几次想要再次尝试渡河的人皆都失败了,而且当时红军两万人,人数众多,要全部渡河,简直难如登天,时间上首先就不允许。
而老秀才宋大顺的一番话,给了红军更大的希望。

最终,中央军委决定,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纵队北上。
左路由王开湘和杨成武率领部队,迅速赶往并夺占泸定桥;而右路由刘伯承和聂荣臻带队,在安顺场继续渡河。
其实当时蒋介石已经察觉到了红军的行动路线,也派兵前往泸定桥,想要拦截红军。所以,此刻就是速度之争了,谁能率先到达泸定桥,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而对于红军来说,只有成功夺取了泸定桥,才有可能避免石达开的命运。
为此,左路部队日夜兼程,冒着大雨不停前进,但却还是在途中碰到了敌军,不过他们通过伪装成敌军,顺利地迷惑了敌军,避免了战争耽误行程,经过两天不停的赶路,他们终于成功到达并占领了泸定桥。

但是,当时长度约百余米的泸定桥已经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米的桥板,只剩下了桥上的铁索。因此,红军想要过桥只能依靠这铁索,而这又是红军面临的一大挑战:只依靠铁索渡河不仅难度大,时间花费也很大,敌军随时有可能追上来拦截。
但是,眼前也别无选择,况且身后还有敌军,时间非常紧迫,容不得迟疑。
于是,他们迅速做出决定,由二连连长廖大珠带领22人率先过桥,其他人负责掩护。在命令下,他们迅速行动,优先过桥的小队一边过桥,一边铺路。
负责掩护的人员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但是在此过程中,还是有同志不幸被敌军击中而牺牲。但是面对战友的牺牲,将士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越战越勇,迎难而上。

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后方的大部队也成功渡桥,这也代表着大渡河战役胜利了!
在此次战役中,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敌人抗争,展现出了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而且大渡河战役的顺利彻底打破了蒋介石想要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美梦,泸定桥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一大重要的里程碑。
而再次回想那位老秀才宋大顺深夜见到毛泽东所说的话,他确实真正为红军渡河提供了“良策”,他的一句话挽救了红军两万人的性命,虽然他并没有参与战斗,但他确实也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值得我们铭记!

综上,就是红军长征路过大渡河时所发生的故事,“大渡河战役”其实只是漫漫长征路的一节,但却已经如此惊险了,那么可见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该有多么的艰辛。
所以,我们要牢记长征精神,发扬长征精神,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王惠平.真实记录大渡河17勇士的《战士》报[J].北京观察,2016(10):78-80.
强渡大渡河.百度百科
飞夺泸定桥.百度百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22 02:43 , Processed in 0.00836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