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代汝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大全篇(汝窑收藏必看)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06:3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代汝窑瓷器鉴定方法技巧大全篇(汝窑收藏必看)                                                                       2024-11-21 20:03                                        

发布于:江西省
   

                             
一、汝窑瓷器的历史价值与珍稀性
汝窑瓷器在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宋代文化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而汝瓷文化作为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独具风采。
汝窑烧制的时间极短,约为十五至二十年,且期间因宋徽宗时而 “废汝用钧”,时而 “废钧用汝”,烧制断断续续。靖康之变后,汝窑几乎灭绝。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传世汝窑瓷器仅约 90 件左右,其中台北故宫 21 件,北京故宫 17 件,上海博物馆 8 件,英国戴维中国艺术基金会 7 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 10 件,还有在中国内地零散的两件以及某博物馆里的半件。
汝窑瓷器以其温润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被视为青瓷之冠。其釉色有 “雨过天晴云破处” 之美誉,是宋徽宗梦中 “雨停后,天开云散” 的天青色。汝窑瓷器在刚刚烧制成型时一般比较绿,只有冷却温度控制恰到好处才会变蓝,可见烧出纯净天青色的汝窑瓷器万分艰难。
汝窑瓷器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釉面开裂形成的自然美,如 “冰裂纹”,水润透彻、密密麻麻,如同冬末春初大河上的浮冰。汝窑的器型朴素归真,古典大方,在崇尚复古美感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特色,真正达到了以简代繁,含蓄自然。
由于汝窑的烧造时间短、传世稀少、制作工艺精湛且艺术价值极高,所以价值连城,有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的说法。在拍卖市场中,汝窑瓷器的成交价格一直居于较高水平,如 2012 年及 2017 年纯正的汝窑天青釉瓷器在香港苏富比拍卖场都拍出了 2 亿港币以上的价格。
二、鉴定方法之造型篇

(一)真品造型特点
真正的汝窑瓷器制作工艺极为讲究,采用模制或者手工拉胚的方式,使得瓷器线条流畅自然,宛如行云流水。造型秀美,无论是盘、碗、瓶、洗、尊、盏托还是水仙盆等,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圆润古朴的外观,观赏性极强,充满了灵性。每一件汝窑真品都是工匠们用心雕琢的艺术品,从整体到细节都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对造型的把握精准到位,注重比例的协调和形态的优雅,使得汝窑瓷器不仅是实用的器皿,更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二)赝品造型缺陷
相比之下,赝品的造型则显得呆滞,缺乏真品所具有的神韵。尤其是采用注浆成型的赝品,线条不流畅,观赏的灵性较差。所仿汝窑三足弦纹樽往往胎体过厚,与真品的轻薄胎底形成鲜明对比。仿品在造型上往往过于刻意模仿,缺乏自然流畅之感,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其整体外观缺乏艺术感染力,无法与真品相媲美。例如,一些赝品的造型比例不协调,细节处理粗糙,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与真品的差距。
三、鉴定方法之胎土篇

(一)真品胎土特质
汝瓷珍品的胎土是三角形细颗粒,制作工艺是碾碎成尘状,极为细腻。这种细腻的胎土具有很强的交织力,可塑性极强。这使得工匠们能够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塑造出各种精美的造型。同时,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 “香灰胎”。其胎土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外观上,还影响着汝瓷的整体品质。由于胎土细腻且有交织力,釉层能够更好地附着在胎体上,使得汝瓷的断面光滑,吸水率强。断面吸水后,鼻闻有一种土沁味,这是真品汝瓷胎土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赝品胎土问题
赝品的胎土刚好与真品相反,交织力较差。这导致胎土在制作过程中难以形成精细的造型,线条不流畅,观赏的灵性较差。而且赝品胎土中常有黑点杂质,这与真品的纯净胎土形成鲜明对比。赝品瓷片断面的胎质紧密、吸水率低,无土沁味,无层次感。这些特征使得赝品在外观和质感上与真品有很大的差距。例如,一些赝品的胎土可能是采用现代工艺制作,如球磨机粉碎瓷土,与古代人工碾碎成尘状的工艺不同,导致胎土颗粒不均匀,缺乏真品的细腻质感。同时,赝品胎土中的黑点杂质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不纯或制作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影响了胎土的质量。
四、鉴定方法之断面与气味篇

(一)真品断面及气味表现
真正的汝瓷由于胎土的交织力强,釉层附着较好,其断面呈现出光滑细腻的状态。这种光滑并非是现代工艺所追求的那种高度抛光的效果,而是一种自然、质朴的光滑。当断面吸水后,鼻闻有一种独特的土沁味。这种土沁味是汝瓷历经岁月沉淀,深埋土中与各类酸性、碱性土为伴所形成的。它是洗不掉的,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土沁味的存在,不仅是真品汝瓷的一个重要特征,更是其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见证。真品汝瓷的吸水率强,这也与其胎土的特性密切相关。胎土的细腻交织力使得汝瓷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从而在断面上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湿润感。
(二)赝品的不同之处
赝品瓷片断面的胎质紧密,这与真品的疏松形成鲜明对比。赝品的紧密胎质导致其吸水率低,无法像真品那样在断面上呈现出自然的湿润状态。同时,赝品无土沁味,缺乏真品所具有的历史沉淀感。没有土沁味的赝品,显得空洞而缺乏灵魂,无法给人带来那种与历史对话的感觉。此外,赝品也无层次感,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显得单调乏味。与真品相比,赝品的断面缺乏那种自然的变化和深度,无法展现出汝瓷的独特魅力。例如,一些赝品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采用了现代的材料和工艺,使得胎土的质地与真品相差甚远。这些赝品的断面往往过于规整,没有真品那种自然的不规则性,从而更容易被鉴别出来。宋代汝窑瓷器鉴赏交流咨询下图片。
五、鉴定方法之釉面篇

(一)真品釉面特征
真正的汝瓷釉面光滑柔和,温润如玉,素有 “假玉器” 之称。其釉面的光泽是内敛含蓄的,并非那种刺眼的亮光。这种独特的釉面是经过复杂的烧制工艺和时间的洗礼而形成的。在烧制过程中,温度的高低反复使得釉面呈现出细腻的质感。汝瓷釉面的光滑柔和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触摸起来也能感受到其如丝般的顺滑。这种质感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玉器的温润,给人一种宁静、高雅的感觉。据记载,汝窑瓷器的釉色以天青为贵,其釉面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出微妙的变化,时而淡雅,时而深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诗意。
(二)赝品釉面不足
赝品的釉面则显得粗糙,附着力很差。与真品相比,赝品的釉面缺乏那种细腻的质感,摸起来有明显的颗粒感。其光泽也较为刺眼,没有真品的内敛之美。在制作过程中,赝品可能采用了现代的化工原料釉水,无法达到真品那种自然的釉面效果。此外,赝品的釉面附着力差,容易出现剥落的现象。这是因为赝品的胎土和釉料与真品不同,无法形成良好的结合。例如,一些赝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釉面会出现裂纹、剥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六、鉴定方法之胎体声音篇
(一)真品胎体声音特点
真品汝瓷手弹胎体,声音发木,有空灵感,且清脆。这种独特的声音是由汝瓷的特殊材质和制作工艺所决定的。汝瓷的胎体松软,敲击时声音不会像坚硬的瓷器那样发出响亮的声音,而是带有一种木质感。同时,由于其胎体内部的结构和烧制过程中的特殊处理,使得声音具有空灵之感,仿佛能够穿透时空,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清脆的音质则是在木质感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份灵动,使得汝瓷的声音更加独特。这种声音特点需要仔细聆听和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真品汝瓷的魅力。
(二)赝品胎体声音差异
赝品手弹胎体,声音较扎实,显得闷。这是因为赝品的胎体材质和制作工艺与真品不同。赝品的胎体可能采用了较为坚硬的材料,或者在制作过程中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导致声音缺乏空灵之感和清脆度。扎实的声音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与真品的木质感和空灵清脆形成鲜明对比。例如,一些现代仿制品为了追求外观的相似性,可能会使用机器压制的胎体,这种胎体密度较高,敲击时声音沉闷,没有真品汝瓷那种独特的韵味。通过对比真品和赝品的胎体声音,可以初步判断汝瓷的真伪。
七、鉴定方法之气泡篇

(一)真品气泡形态
真品汝瓷由于烧制温度高低反复,形成了细密的气泡,且悬浮的比较紧密,有大有小,很通透好看。古人称为 “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从汝窑瓷片的断面观察,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在釉层的中、下方。大致上气泡的分布较自然,分散于釉层中,但有层次感,呈现出活泼生动的韵动感。气泡外层具较厚的乳白状圈痕,形状如同流动的棉絮与豆花一般,其中的气泡大小差异较大,大者可为小者的数倍至十数倍。
(二)赝品气泡状况
赝品是在梭式窑中液化气烧成的,经历了温度的从低到高,缺少汝窑温度的反复高温反复低温,导致赝品的气泡看起来密集、均匀。赝品同样含有大量气泡,但杂乱无章,釉层较浑浊,而且有大量气泡在釉面破裂,使釉面显得斑驳,像橘子皮似的。显微镜观察赝品釉层,气泡杂乱分布,釉层较浑浊,与真品的清澈透亮形成鲜明对比。
北宋汝瓷有八大釉色,釉色不同,汝瓷釉下气泡分布的状况也不同。粉青、虾青、月白、偏天青釉色的汝瓷,其釉下气泡用廖若晨星来形容也较为确切。而纯正的天青釉色汝瓷和天兰釉色的汝瓷,其釉下气泡较大,也相对密集。豆青釉色的汝瓷,釉面玻璃质感强,其釉下气泡大也相对密集。朱文立保存的豆青色文庙型汝瓷片,就体现了这样的特征。而传世中的无纹汝瓷都是特殊的釉色,目前仅见梅子青釉和葱绿釉这两种釉色的无纹汝瓷。通过观察气泡的形态、分布以及与釉色的关系,可以辅助鉴别汝窑瓷器的真伪。
八、鉴定方法之纹饰篇

(一)真品纹饰优点
真品汝窑器的纹饰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刻划纹饰流畅自然,犹如行云流水,线条细腻且富有韵律感。每一笔刻划都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张扬,也不显得拘谨,展现出工匠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感悟。雕塑部分更是传神有力,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器物造型,都栩栩如生,仿佛具有生命一般。镂孔细致入微,大小均匀,边缘规整,不仅增加了器物的美观度,还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细。造型美观生动,整体布局合理,比例协调,既符合实用需求,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例如,莲花纹的仰莲和覆莲在碗、盘、钵、熏炉等器物上的呈现,或清新淡雅,或庄重典雅,各具特色。龙纹题材的模印和刻划,龙首居中,龙体缠绕周边,气势磅礴,彰显皇家御用窑的风范。菊花纹、祥云纹、鱼纹等题材虽较少见,但也都刻画得精致细腻,为汝窑瓷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赝品纹饰缺点
赝品的刻划纹饰则显得呆板生硬。线条粗糙,缺乏流畅感和韵律感,给人一种机械复制的感觉。雕塑有形无力,形态缺乏立体感和生动感,无法传达出真品所具有的神韵。堆贴比例失调,使得器物整体造型不协调,影响美观。做工显得粗糙,细节处理不到位,边缘不规整,镂孔大小不一,甚至出现漏刻、错刻等现象。例如,一些赝品的龙纹模糊不清,龙体比例不协调,与真品的威武气势相差甚远。菊花纹刻划简单粗糙,缺乏真品的细腻质感。总之,赝品的纹饰与真品相比,在艺术表现力和制作工艺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很容易被鉴别出来。
九、其他鉴定要点

(一)胎色与胎体
汝瓷胎体的断面接近香灰色,还原烧制时,受气氛和温度的变化影响,胎体颜色深浅不同,部分足端露胎呈火石红。传世宋代汝窑瓷器的胎体有三个特点,第一点是轻薄,胎骨轻薄,胎质看色粗松实则细密;第二点胎色为香灰色,因其色调与香燃烧之后形成的香灰相似,故俗称 “香灰胎”;第三点是汝瓷胎质细腻滋润,坚致紧密,被誉为 “铜骨”。接触过传世汝瓷的人常有 “扣声如磬” 的形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汝瓷胎的轻薄与致密。
而赝品的胎色往往与真品有较大差异,可能颜色不正,不是真正的香灰色。胎体也不够轻薄,显得厚重笨拙。胎质不够细腻紧密,缺乏真品的质感和精致度。
(二)制作工艺与支钉痕
汝窑一般采用满釉支烧工艺,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支钉一般紧靠足跟,以三、五、七枚为多,其断面呈现白色,不是胎色,而是护胎釉留下的痕迹。支钉痕大小如粟米,痕迹很浅,形似芝麻形,较小的和温度低的器物钉痕小,较大的和温度高的器物钉痕大。汝瓷的支钉形状丰富多彩,造型比其他瓷窑多,它继承了唐、宋初耀州窑支钉支烧的优秀工艺,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自己的支烧特色。
赝品在支钉痕方面往往做得不够精细。支钉痕可能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颜色也与真品有差异。有的赝品支钉痕过于明显或粗糙,缺乏真品的自然细腻之感。同时,赝品的支烧工艺可能不够规范,无法达到真品的美观和实用效果。
(三)微观鉴定与现代仿品特点
微观鉴定是一种辅助手段,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万不可把微观作为鉴别的全部。通过显微镜观察,真品汝窑釉层中的气泡分布自然,有层次感,呈现出活泼生动的韵动感。气泡外层具较厚的乳白状圈痕,周围的乳白云雾状物质绕过气泡继续流动,而气泡背面未接触流动的周遭是低密度云雾状物质的釉质形成长条带状。残片断面照显示,气泡长大的过程中,经常留下同心圆的痕迹。气孔中心点是釉质密度最低之处,几乎为气体所占满,所以也是最容易破裂的地方。
现代仿品在釉质方面,可能使用化工原料釉水,无法达到真品的自然釉面效果。在造型上,多采用机械化生产,古板生硬,规范而缺少美观。仿品的气泡分布杂乱无章,釉层较浑浊,与真品的清澈透亮形成鲜明对比。同时,现代仿品为了追求釉面光泽接近真品,可能采用技术手段人工调制釉色和加速釉面氧化,但仍然无法达到真品历经时间洗礼所形成的温润如玉的光泽和细密、古朴、自然的开片。
十、总结

宋代汝窑瓷器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其鉴定并非易事。在鉴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造型、胎土、断面与气味、釉面、胎体声音、气泡、纹饰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
真品汝窑瓷器在造型上流畅自然、充满灵性,赝品则呆滞无神;胎土方面,真品细腻交织力强,呈香灰胎,赝品则杂质多、交织力差;断面与气味上,真品吸水后有土沁味,赝品无此特征;釉面光滑柔和如假玉器,赝品粗糙附着力差;胎体声音发木空灵清脆,赝品扎实沉闷;气泡分布自然通透,赝品密集均匀且杂乱;纹饰方面,真品流畅传神,赝品呆板生硬。此外,胎色与胎体、制作工艺与支钉痕、微观鉴定等方面也能为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尽管市场上赝品众多,但真品汝窑瓷器独具魅力。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珍稀性使得它成为收藏家和研究者们追逐的对象。深入研究和鉴别宋代汝窑瓷器,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19:08 , Processed in 0.0073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