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龙枪法如神,陪巴铁总统打猎却打不中野鸡,毛主席得知连连称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18:46: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贺龙枪法如神,陪巴铁总统打猎却打不中野鸡,毛主席得知连连称妙                                                                     2024-12-13 17:15                                        

发布于:天津市
   
       中国在国际上,有一个关系非常密切的邻国,名为巴基斯坦。也正因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密切,巴基斯坦在中国网友的口中多了一个友好称谓——“巴铁”。
中巴之间的友谊,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巴基斯坦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承认新中国国际地位的国家之一,并与新中国正式建交。
中巴友谊之所以能够建立如此稳固的友谊,当年还是贺龙打响了“第一枪”。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战争的历练中,已经达到枪法如神的贺龙,受邀与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一起打猎时,却连打野鸡都无法做到百发百中了。

消息传到毛主席的耳中,毛主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连连称赞贺龙“做得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邀请函
巴基斯坦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公元175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这种状况持续了一百多年,才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才终于重新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947年,随着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巴这才开始正式实行分治,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成为英联邦的自治省以后,巴基斯坦宣布独立。但此时的巴基斯坦只是自治省,尚且不能称之为具备独立主权的国家。
一直到1956年时,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巴基斯坦才终于摆脱了英联邦的自治省身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巴基斯坦得以建立,是巴基斯坦人民多年拼搏的结果,非常值得庆祝。
巴基斯坦当年虽然与新中国建交较早,但当时的身份仍是英联邦的自治省,虽然与中国有着情谊,却毕竟属于西方阵营,与中国的联系比较少。
1956年以后,情况则大为不同了,虽然当时中国仍遭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恶意“制约”,但巴基斯坦还是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典礼前夕,向中国热情地发出了邀约。
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专门就此事写了一封亲笔信,由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阿哈默德亲自转交,向周总理诚恳地表达了希望中国能派一位特使参加国庆典礼的愿望。周总理得知消息以后,对此事十分重视,立刻给苏拉瓦底写了回信,将派贺龙为特使,出席巴基斯坦成立典礼。
新中国成立以后,贺龙元帅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到了协助周总理一侧,自然在很多时候都会接触到外交工作,他在国内的威名,很快就传向了国际。当阿哈默德得知中国要派鼎鼎大名地贺龙元帅为特使后,欣喜万分,将消息传回国内。
《人民日报》也于次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将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即将受邀出席巴基斯坦成立庆典的消息正式宣传出去。
贺龙接到命令以后,立刻开始为此行着手准备,毕竟外交无小事,此次外交任务又处于新中国外交艰难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当年,新中国全国解放前夕,毛主席高瞻远瞩,意识到美国可能会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外交封锁,便英明的决定暂时不收回香港。

正因为这一英明决策,才保住新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让香港成为当时新中国唯一与外界联系的“南大门”。当时的香港对于新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始终不如两条腿走路稳妥,如果能再开辟出一个连接新中国与国际的门户,对新中国未来发展将极为有利。
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与中国西面边境紧邻。而且,中巴的边境线很长,长度接近600公里,与巴基斯坦的合作若能进一步加深,势必就会为新中国在西面再打开一个连通世界的“门户”,这对于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将发挥巨大作用。
从这一点来看,贺龙此次以特使的身份受邀前往巴基斯坦,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承受的压力自然也很大,他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临行前做了充分准备,又事无巨细的亲自确认了一番。这还不够,他还亲自给耿飚打了一通电话,再次商讨一下此次前往巴基斯坦的具体行程。
耿飚在1956年之前,一直担任的是中国驻瑞典大使,直到巴基斯坦成立庆典前夕,才被安排与原来担任驻巴基斯坦大使的韩念龙进行对调。
由于瑞典地处寒冷地带,而巴基斯坦则位于炎热区域,两者之间的气候差别巨大,堪称“冰火两重天”。因此,此次耿飚与韩念龙的工作对调,也被称为“冷热互换”。为何要在如此特别的时期,做出如此特别的工作安排呢?其实此举考虑颇深,这一点后面会提到。
正因为耿飚即将前往巴基斯坦赴任,所以贺龙才在临行前给他打了一通电话,希望耿飚能够提前结束赴任的准备工作,牺牲一些个人时间,与他一起前往巴基斯坦。贺龙办事从来不会强迫,尽管是工作需要,他还是用询问的口气来了解耿飚的想法。
没想到,贺龙话音刚落,耿飚就立刻回答:“我正想提前赴任呢。”原本还有些担心的贺龙,听到耿飚的话,立刻高兴起来:“那好!咱们一同去,这就说定了。”贺龙以为两人同行已经不是问题,没想到耿飚却没同意。
耿飚告诉贺龙,他所说的“提前赴任”,时间要比贺龙前往巴基斯坦的时间还要早。原来,耿飚此次接受调任,也意识到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并深思熟虑了很多,这才决定要比贺龙还要提前去巴基斯坦。
耿飚的想法是,他先一步抵达巴基斯坦,递交国书,这样就可以顺利成为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等贺龙抵达巴基斯坦时,他就能以大使的身份陪同贺龙,这样的身份对于贺龙在巴基斯坦开展工作将会有很多帮助。
否则,如今韩念龙已经离任,他若与贺龙一同抵达巴基斯坦,无论是接待工作,还是外交工作,都没有提前准备,恐怕有失。贺龙听了耿飚的一番话,十分认同,耿飚因此先贺龙一步前往了巴基斯坦赴任。

耿飚抵达巴基斯坦以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国书。耿飚所递交的国书,其实只是任职时例行递交的国书,最多也就是多了一份祝贺之意,与那些重磅文书相比,分量其实要轻上不少。
但耿飚没想到的是,巴基斯坦接到耿飚的国书以后,米尔扎的反应却相当隆重,他特意派专使面见耿飚,告诉他会在总统就职典礼当日,当众宣读中国的国书,令耿飚受宠若惊。不仅如此,米尔扎还主动提出,要约见耿飚面谈。
彼时,正值巴基斯坦成立庆典前夕,身为巴基斯坦总督的米尔扎,可谓是日理万机,却还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与耿飚谈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耿飚递交的国书之中,耿飚的职务信息中,有着“将军”字样。
米尔扎此前历任地区司令和国防部长,再之前更是一位亲自站在过战场上的将军。当米尔扎得知耿飚也曾是一位将军,顿时因为同为军人的经历,对他更亲切几分,这才促成了此次面谈。
而这样的安排并非偶然,军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会让双方短时间内拉近关系,这种细微之处,周总理也细致入微的做出了正确安排,这才将耿飚临时调任驻巴基斯坦大使,成为“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之举。
米尔扎与耿飚见面以后,简短寒暄几句后,就立刻将话题切入到他感兴趣的军事领域。米尔扎率先问了耿飚关于长征的问题,他对于红军创造的这次军事历史上的奇迹十分向往。耿飚身为长征亲历者,向米尔扎详细讲述了自己在长征中的经历。
耿飚对米尔扎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艰难,又讲述了毛主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摆脱敌人追击的惊险。期间,米尔扎听得入了神,但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的神来之笔,其中的过程十分复杂,米尔扎虽然一句话也未曾落下,耿飚虽然讲述的条理清晰,但米尔扎还是没能全部理解。

除此以外,米尔扎还向耿飚询问了他在长征时期的身份。耿飚告诉他,自己在长征时期担任的职务是团长,后来又出任了师参谋长。米尔扎对红军的了解不深,得知了耿飚的职务以后,好奇地询问他是什么军衔?
耿飚耐心地解释道,红军当时尚未实施军衔制度,如果按照现在的解放军军衔制度来算,军衔应该是上校。米尔扎闻言,又问耿飚是什么时候成为将军的?耿飚告诉米尔扎,自己在长征结束后,担任军参谋长时,就相当于是将军了。
耿飚接着又说,自己正式获得将军军衔的时间,应该是在1946年。显然,米尔扎对中国还是有所了解的,当他听说耿飚在1946年获得将军军衔时,立刻追问一句,那一年贵军就开始实行军衔制了吗?
耿飚闻言,如实告诉米尔扎,我军是在1955年才开始实行军衔制,但在1946年时,毛主席曾因为工作需要,特别任命一批将校,耿飚的名字就在其中,被授予少将军衔。其实,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米尔扎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
随后,耿飚与米尔扎相谈甚欢,米尔扎因为耿飚是军人出身,对他十分热情,谈话也十分投机。在此次谈话接近尾声时,米尔扎与耿飚约定一事,希望贺龙元帅来巴基斯坦参加完他的就职典礼以后,能与他一起参加打猎活动。
耿飚闻言,当场就答应了米尔扎,一定将此事转达贺龙元帅。米尔扎十分高兴,他兴奋地表示,等贺龙将军前来,他与贺龙、耿飚,三个军人一起打猎,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打猎
很快,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米尔扎的就职大典举办时,贺龙元帅如期而至。此前,米尔扎期待的“三个军人”相聚的场面如愿实现,贺龙从耿飚处得知了米尔扎要打猎的邀请,欣然答应了下来。
就职大典结束后,兴奋不已地米尔扎早已安排好了打猎活动。此时已经成为巴基斯坦总统的米尔扎,亲自与贺龙副总理、耿飚将军同乘一架飞机,飞往卡拉奇西北基达地区。在那里,有一座猎场,米尔扎已经提前在猎场安排好了一切。
米尔扎一直以来都喜欢打猎,尤其喜欢到位于基达地区的这座猎场打猎,这是他经常来的一个猎场。为何猎场那么多,米尔扎就算是要乘坐飞机,也要到这里打猎呢?其实,这与基达地区环境有很大关系。
基达地区位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境区域,因此当地人迹罕至,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对完好。尤其是那里的大灌木丛十分特别,每个灌木丛都非常巨大,面积甚至能抵过我们常见的一间房屋。

在这样巨大的灌木丛中,为小动物提供了很大的生活空间,这里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一个天然的猎场。其中尤以野鸡居多,因为灌木丛的特性,可以帮助野鸡抵御鹰隼等天敌,给它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
米尔扎虽然已经成为总统,但他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军人,对于射击的偏爱一直都未曾改变。他之所以喜欢来这个猎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打猎的时候,最喜欢打野鸡。想要精准命中四处逃命的野鸡并不容易,但米尔扎喜欢挑战,这也是他喜欢打野鸡的原因之一。
当米尔扎、贺龙、耿飚等人抵达猎场以后,猎场的工作人员早已经准备好了打猎场地。在一大片灌木丛前方,有一片平整的空地,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三把椅子,每把椅子上都摆放着两支猎枪,负责填弹的工作人员,则笔挺而严肃地立在椅子的一侧。
按照我军的射击习惯,一般都是采取站立射击的姿势,贺龙和耿飚自然就将椅子视为摆放猎枪的位置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米尔扎走过去以后,竟然拿起猎枪后,直接坐在了椅子上,随后就摆出了射击的姿势。
显然,他这是要坐着打猎,虽然如此射击方式与贺龙、耿飚的射击习惯不符,但客随主便,两人没说什么,也都相继入座,准备开始打猎。随着米尔扎一声令下,早就守在此处的百余位工作人员,一起开始擂鼓,顿时声音震天响。
就在贺龙和耿飚没弄清这是什么意思时,生活在灌木丛中的野鸡因为受惊而纷纷飞出灌木丛,两人顿时领会了此举的意图。果然,米尔扎对这一幕并不意外,随着野鸡冲天而起,他已经第一次扣下了猎枪的扳机。
耿飚的枪法不错,但此前在军队时,使用驳壳枪的时候比较多,并不善于使用猎枪。再加上此次采用的射击方式是坐姿,不符合他的发力习惯,猎枪巨大的后坐力对他影响比较大。

而且,野鸡从灌木丛飞出后,不会一直在空中飞,会迅速逃到另外一处临近灌木丛,射击的最佳时间稍纵即逝,导致耿飚在打猎中表现得不是特别好。一个多小时下来,仅打下来20多只野鸡。
耿飚对自己的“战绩”颇为不满,但他对贺龙元帅却很有信心,因为贺龙的枪法如神,这是军中将士全都知道的。结果,等工作人员统计完战利品数量时,耿飚惊讶的发现,贺龙和自己的水平竟然差不多,也只是打下来20多只野鸡而已,与米尔扎的40多只相距甚远。
贺龙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是,自己的年纪大了,枪法下滑,昔日的神枪手,如今连野鸡也打不中了。很明显,贺龙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就连未在现场的毛主席得知此事以后,也不禁称赞贺龙此事做得妙。
米尔扎此次打猎非常尽兴,与贺龙、耿飚约定下次还要一起打猎。他甚至还邀请贺龙去参观巴基斯坦海军,在贺龙抵达后,海军高声齐呼,向中国元帅致敬。此行,贺龙、耿飚与米尔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成为了中巴友谊的纽带之一。
中巴友谊长存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为基础,中巴关系迅速升温,中国在此后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之中,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深深地感动了巴基斯坦人民。
米尔扎出任巴基斯坦总统的第二年,巴基斯坦就迎来了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国内的粮食产量骤减,全国人民都陷入缺粮的危机之中。危急关头,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但彼时的中国也处境艰难,同样面临缺粮问题。
原本面对米尔扎的求助,中国打算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但考虑到国内的艰难处境,周总理和耿飚商议之后,决定以平价售卖加赠送的方式帮助巴基斯坦,这样对国内的影响可以降低,又能真正帮助到巴基斯坦人民。
就这样,6万吨大米被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了巴基斯坦。同时,中国又赠送了4000吨大米,表达了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关爱。此举对于巴基斯坦灾区人民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令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十分感动,主动提出让中国在米袋子上印制“中国援助”字样,像美国一样。
美国人在米袋子上印制“美国援助”四个字,其实是想利用此举来博得国际上的声望,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而且,他们所谓的“援助”,其实收了很高的价钱,有趁人之危之嫌。美国人的目的谁都能看出来,只不过巴基斯坦碍于当时的处境,也只能无奈接受。
耿飚却认为如此标榜“援助”,有违帮助巴基斯坦的初心,婉言拒绝了巴基斯坦外交部长的好意。最终,中国援助的米袋子上,只印制了“中国”两个字,用来分辨援助大米的来源,再次让巴基斯坦人民感受到中国的诚意。
对于中国的“慷慨”之举,米尔扎准备在国内发布消息时,发现我国新华社驻巴记者果然谦逊地将“慷慨”的形容词去掉了,米尔扎对中国更加敬佩,果断地拿起笔来,将“慷慨”一词给加在了稿件上,令巴基斯坦人民全都了解到中巴之间的深厚友谊。
除此之外,在中巴之间还有一块名为坎居提的飞地,一直留有历史问题没有解决。坎居提曾在元朝时期成为中国的属地,后来才脱离中国归巴基斯坦管辖。坎居提到底归属中国还是巴基斯坦,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话题,悬而未决。
有这样一块土地的归属权悬而未决,对于中巴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要受到影响。如果换作其他国家,必然会争夺不休,但中国就事论事,在对坎居提进行历史深入研究后,认为坎居提应该归巴基斯坦,主动放弃了这块名义上属于中国的属地。
中国如此高格局的决定,再次令米尔扎总统感动万分,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人,立刻询问耿飚,中国希望得到什么?耿飚闻言,明白了米尔扎对此事的误解,果断而坚定地对他明确表示,中国什么也不要!

正因为中国对巴基斯坦的诚心诚意之举,以真心换真心,中巴友谊才坚固无比。而巴基斯坦也是知恩图报的国家,他们的人民无比真诚,在中国重返联合国期间,巴基斯坦立场从一而终,全都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对中国成功返回联合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美国当时对中国全方位封锁,却因为联合巴基斯坦制约印度,并未封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就利用这样的优势,在暗中将一些重要机械设备转送给中国,令美国十分不满,甚至公开抗议,但巴基斯坦始终不为所动。美国由于有求于巴基斯坦,也因此不敢撕破脸,只能不了了之。
此后,中巴友谊持续不断,反而在多年的肝胆相照之中,友谊更加深厚。中国多年以来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从未中断,更是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进行援建,将这个重要的工程顺利完成,对中巴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贺龙元帅、耿飚将军,当年与米尔扎的一场打猎,让三位军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贺龙元帅当年“丢了准头”的打猎表现,更堪称是一招“妙手”,令人蓦然回首之时,难忘贺老总为新中国外交做出的努力。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的背后,有多少老一辈革命家为之付出一生。他们是新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明星,时刻照耀着中国,让我们后辈享受成功的硕果,这份恩情永不忘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26 20:11 , Processed in 0.00959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