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席去世后,他为何能夺叶剑英军权,他:我没死,谁也不准取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8:04: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4-12-17 18:05 编辑

主席去世后,他为何能夺叶剑英军权,他:我没死,谁也不准取下                                                                   2024-12-16 11:30                                        

发布于:天津市
   
      
世人皆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军权交接是何等重要。1976年,当举国上下沉浸在失去伟人的悲痛中时,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原本人们都认为,这份重任必将落在那位德高望重的元帅肩上,可谁知,一位年仅52岁的上将却被委以重任。一时间,"夺权"传言四起,连那位德高望重的元帅都萌生了离京养病的想法。然而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为何主席临终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位上将又是如何在后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一、主席最后的托付
1976年9月8日,天安门广场旗帜低垂,举国同悲。就在主席离世前的最后几天,中南海却是一片忙碌,因为一个重要的决定正在酝酿。
世人都在关注谁将成为新的领导人,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军权的交接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当时的军委会议上,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
那是一个星期四的下午,中南海怀仁堂内灯火通明。主席虽然身体十分虚弱,却坚持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军事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确定三军统帅人选。按照常理,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主席却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名字:陈锡联。
"让陈锡联来管这个事。"主席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语气十分坚定。在场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主席会点将这位52岁的上将。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主席就开始关注军权交接的问题。当时,他让秘书整理了一份军委高层将领的详细资料。这份资料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主席的注意:在所有的高级将领中,真正带过兵、打过仗的并不多,而陈锡联恰恰是其中最有实战经验的一位。

9月6日,主席又单独召见了陈锡联。这次谈话的内容,直到多年后才被陈锡联的夫人在回忆录中提及。主席对陈锡联说:"你是打仗出身,又在国务院任职,对军政两方面都很熟悉。"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在这次谈话中,主席还特别提到了一个细节:陈锡联在百团大战中指挥的那场战役。当年年仅26岁的陈锡联,带领部队在夜间突袭日军机场,摧毁了24架敌机。这样的战绩,让主席记在心里整整30年。
9月7日,一份加盖着中央军委印章的文件送到了陈锡联的办公室。文件很简短,却格外庄重:任命陈锡联为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这份任命,在当时的政治局委员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意思的是,这份任命文件的措辞十分讲究。文件中特别强调了"在特殊时期"这几个字,似乎暗示着这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但谁也没想到,这个"过渡期"的背后,竟藏着如此多的波澜。
就这样,在主席离世前的最后时刻,这个重要的决定终于尘埃落定。当时的中南海内外,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决定背后的深意。而这个决定,也为后来的重大历史转折埋下了伏笔。
二、陈锡联的戎马生涯
1937年的一个深夜,阳明堡机场上空寂静无声。日军的24架战机整齐地停在跑道上,夜间警戒似乎格外松懈。突然间,密集的枪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时年26岁的陈锡联带领突击队,仅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摧毁了全部日军战机。这一战,让日军在华北战区的空中优势受到重创,也让这位年轻的指挥官声名鹊起。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次行动之前,陈锡联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让侦察兵以附近农民的身份,将机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摸得清清楚楚。他甚至要求部队在野外搭建了一个与实际地形完全相同的沙盘,让突击队员们反复演练,直到每个人都能闭着眼睛完成任务为止。

1940年,神头岭战役打响。这场被誉为"华北狙击战第一战"的较量中,陈锡联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术才能。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他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战术:白天佯装撤退,夜间突袭敌营。这种打法让日军疲于应付,最终不得不改变进攻计划。
在百团大战期间,陈锡联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当时,他负责指挥的部队承担着牵制敌军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小部队、多战点"的战术。这种打法不仅让日军疲于奔命,还为友军创造了大量的进攻机会。
1943年春,响堂铺战役爆发。日军派出九路大军,企图一举歼灭陈锡联的部队。面对这种险境,陈锡联没有慌乱。他先是利用地形优势,设置了多处伏击点,然后又巧妙地调动各部队,让敌人的"九路围攻"变成了"九路挨打"。这场战役后,陈锡联在军中有了个绰号叫"九路陈"。
解放战争爆发后,31岁的陈锡联已经成为一位司令员。在这个年纪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在当时的军队高层中是极为罕见的。但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指挥才能,在随后的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1947年的一场战役中,陈锡联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的部队在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连续作战15天,行军500多公里,最终成功完成了战略转移。这次行动不仅保存了有生力量,还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陈锡联在战场上不仅表现出过人的胆识,更展现出极强的临机应变能力。有一次,部队遭遇敌军伏击,情况十分危急。他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就地构筑工事,化被动为主动,不仅化解了危机,还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战争年代,陈锡联创下的战绩不胜枚举。但最重要的是,他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些经验为他日后在军队高层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军权交接中的微妙博弈

1976年9月9日清晨,北京城笼罩在秋雨中。中南海怀仁堂内,一场关系到军权交接的重要会议正在进行。会议桌上摆放着一份加急文件,这份文件将直接决定军队统帅权的归属。
在这次会议上,以叶剑英为首的一些军队高层提出了不同意见。按照军队惯例和资历,军权本应由叶剑英接管。但主席生前的最后一道命令却将这一重任交给了陈锡联,这个决定在军队高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就在当天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叶剑英以身体欠佳为由,提出要去广州休养。这个决定让局势变得更加微妙。但陈锡联的反应令人意外,他立即前往叶剑英的住处,当面表示坚决服从元帅的指挥。
9月10日,一份关于军委工作安排的文件出台。这份文件的措辞十分考究,既确认了陈锡联总参谋长的职务,又强调要在叶剑英元帅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个安排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暗藏玄机。
在随后的几天里,军队系统内部展开了一系列密集会议。这些会议表面上是讨论工作部署,实际上是在协调各方关系。陈锡联在这些会议上的表现,显示出他过人的政治智慧。他多次强调自己只是"执行者",一切重大决策都要请示元帅。
9月15日,一个重要的细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陈锡联特意让自己的座位安排在叶剑英的侧后方,这个细节传递出明确的信号:他对元帅的尊重不是表面文章。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9月底,军队系统开始进行人事调整。按照惯例,这些调整需要总参谋长签字。陈锡联在处理这些文件时,都会先送请叶剑英过目,然后才会签字。这种做法,既维护了军队的统一指挥体系,又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

10月初,一个关键性的转折出现了。叶剑英改变了去广州休养的决定,开始重新主持军委工作。在此期间,陈锡联始终保持低调,专注于军队的日常事务。他经常带着参谋人员下基层调研,了解部队实际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时期,陈锡联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举措。他重新调整了军队的训练计划,加强了实战演练,这些举措得到了基层官兵的普遍支持。同时,他还特别注意处理好与其他军委领导的关系,经常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场看似平静的军权交接过程中,各方势力的博弈其实暗流涌动。陈锡联通过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务实作风,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他既坚持执行主席的遗愿,又妥善处理了与元帅的关系,最终实现了军队指挥体系的平稳过渡。
到了10月中旬,军队的指挥体系已经完全理顺。叶剑英和陈锡联形成了良好的配合关系,军委的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这种局面的形成,为后来的重大历史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
1976年10月6日深夜,北京卫戍区司令部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电话中传来了一个重要情报:有人正在秘密调动军队。这个消息立即被报告给了陈锡联。
当晚11点,陈锡联召集军委办公室的值班人员,要求立即核实各大军区的部队调动情况。经过快速核查,发现确实有异常调动迹象。这种未经军委批准的调动,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
10月7日凌晨2点,陈锡联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下令北京卫戍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同时派出联络员,分赴各要地了解情况。这个决定的背后,是他多年行军打仗练就的军事敏感。
天还没亮,陈锡联就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上,他下达了三个关键命令:第一,严禁任何部队未经军委批准擅自调动;第二,加强首都重要部门的警卫;第三,各军区必须每小时向军委汇报一次情况。
这些命令传达下去后,各部队都迅速行动起来。北京卫戍区的部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部署,重要场所的警卫力量迅速增强。陈锡联的这些部署,为后来的行动赢得了宝贵时间。
10月7日上午,情况突然发生变化。有人打着军委的旗号,试图调动京郊的某支部队。面对这种情况,陈锡联立即作出反应:亲自致电该部队司令员,明确告知未经军委批准的调动令一律无效。
这一天中午,陈锡联又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他调来了自己最信任的警卫团,负责保卫军委大院。这支部队在战争年代就跟随他南征北战,忠诚可靠。
下午3点,一个更为严峻的考验来临。有人散布谣言,说军委的命令系统已经瘫痪。陈锡联立即通过军委通讯系统,向各大军区发出明确指示:军队必须服从军委统一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调动部队。
当天晚上,北京城内的气氛异常紧张。陈锡联在军委指挥室坐镇指挥,密切关注着各方动向。他还特别安排人员,保持与叶剑英元帅的联系,及时通报情况。
10月8日凌晨,事态出现转机。在军委的坚决态度下,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开始收敛。陈锡联随即下令,对前一天试图违规调动部队的人员进行严查。
这次行动中,陈锡联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他既果断处置突发事件,又注意保持指挥系统的统一性。他的每一个决定,都体现出老军人的战略眼光。
到10月9日,局势基本稳定。陈锡联随即组织军委办公室,总结这次行动的经验教训。他特别强调,军队必须永远听党指挥,决不能被任何人利用。这次事件的处置,为后来军队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这场危机的平息,不仅展现了陈锡联的军事指挥才能,更证明了主席选择他接管军权的深远考虑。在关键时刻,这位老军人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军队的统一指挥,维护了国家的安定。
五、军队改革的实践探索
1977年春,陈锡联在军委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个提议源于他在基层调研时的深入观察。在视察某装甲部队时,他发现许多装备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要求。
就在当年4月,陈锡联组织了一次军种协同作战演习。这次演习暴露出许多问题:部队的联合作战能力不足,指挥系统效率低下,新型武器装备的使用水平有待提高。演习结束后,他立即召集各军种负责人,着手制定改革方案。
5月中旬,一个重要的改革措施开始实施。陈锡联要求在部队中开展"技术练兵"活动。这项活动不同于以往的常规训练,而是着重于新装备的操作和维护。他专门从军事院校抽调教官,编写培训教材,确保官兵能够真正掌握现代化装备。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陈锡联特别注重实践检验。他在华北某地区设立了一个试点单位,专门测试新的训练方法和作战理念。这个试点取得的经验,后来在全军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7年夏季,陈锡联又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建立军种联合指挥体系。他在某军区设立了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要求陆、海、空三个军种的指挥员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很大的突破。
改革期间,陈锡联格外重视基层部队的实际问题。在一次调研中,他发现某部队的训练场地严重不足。他立即调整军费使用计划,优先解决基层训练设施问题。这个决定得到了基层官兵的普遍支持。
1978年初,陈锡联开始关注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他认为,现代化军队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他的推动下,军事院校开始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现代战争理论和高科技知识的比重。他还特别强调要培养既懂军事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
在装备更新方面,陈锡联采取了务实的做法。他主张"有重点、分步骤"推进装备现代化,而不是一味求大求全。在他的建议下,军队优先更新了通信、侦察等关键装备,为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1978年夏,陈锡联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联合演习。这次演习特别强调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包括电子对抗、精确打击等新型作战方式。演习结果显示,部队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陈锡联也注意到了军队管理体制的问题。他提出要精简机关,减少层级,提高指挥效率。这些建议为后来的军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到1978年底,陈锡联主持的军队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部队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作战能力得到加强,军队建设开始走上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这些改革实践,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这一系列改革中,陈锡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他既注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立足中国国情;既强调技术进步,又重视人才培养;既追求军队现代化,又考虑实际可能。这种务实的改革作风,为军队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5 11:52 , Processed in 0.00821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