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介石为何打不过毛主席?中国出了一个毛主席,还会出第二个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1 09:21: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蒋介石为何打不过毛主席?中国出了一个毛主席,还会出第二个吗?                                                                 2024-12-18 17:20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世纪30年代,毛主席在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蒋介石曾非常轻蔑的表示,这是做起了“山大王”。但是几次围剿,他马上就见识到了毛主席的厉害,以至于对毛主席心生惧怕,总是向身边的人打听,“毛主席现在在干什么?”很明显,他非常想了解毛主席,但是到死没搞明白,为什么一个出身农村、没留过洋的毛主席会这么厉害?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之所以远超曾经是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至少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毛主席从书籍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读书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书中自有黄金屋,毛主席对书籍的喜爱,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他自幼就表现出对书籍的浓厚兴趣,舅舅给了他一本《康熙字典》,这成为了他早年学习汉字和阅读古典文学的重要工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研读古代兵书和打仗题材的小说,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孙子兵法》,这3本书对早期毛主席的影响尤为深远,作品中的战争策略,以及众多的英雄人物故事,激发了他对军事和领导艺术的浓厚兴趣,也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毛主席的阅读兴趣非常广泛,他不仅阅读军事和政治书籍,还对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藏书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西方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作品。
人类的智慧是触类旁通的,这些方方面面的知识积累,使得毛主席具备了超凡的认知,他能轻易看透很多事情,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在历次反“围剿”中,他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人引入根据地内部,然后利用地形优势进行反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种战术的运用不仅消耗了敌人的力量,还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此后,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这些经典战役,都能在古代战争中找到缩影。
即使到了解放后已经功成名就,毛主席仍疯狂的读书,他到各地视察的时候,随身带的行李最多的就是书籍,这还不够,他每到一地都要提前列出清单,向当地图书馆借书来看。

不仅如此,他还一掷千金自己买书。据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的工资每月只有400多元,但是20年间,他花在买书上的钱超过8000元,相当于20年的工资,普通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毛主席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很多人都会说,读书嘛,不就是看呗,我也看过很多书。其实不然,多数人的读书只是看,而毛主席却特别善于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熟读二十四史的毛主席,还从中国历史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规律,那就是刘邦、刘秀、杨坚、李渊、朱元璋等开国的政治家,他们在斗争初期都有着自己的根据地,而黄巢、李自成等人领导的起义之所以会最终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长期都是流动作战,没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因此,他撰写多篇文章,对根据地建设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1927年9月,他将参加秋收起义的1500名官兵带上了井冈山,建立起革命根据地,作为对敌斗争的立足点。随着朱毛红军会师以及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工农武装的到来,井冈山地区的红军很快就达到了1万多人,而方志敏、李文林、贺龙等人领导的武装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根据地,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革命之初,很多人都希望从国外学到救亡图存的办法,纷纷留学欧美和日本,但是,毛主席哪也不去,他觉得理论固然好,但实践更重要。
当年蒋介石出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根据地危在旦夕之际,很多留学欧美的人都忧心忡忡,他们向毛主席抱怨,说蒋介石有飞机大炮,有百万之众,我们却什么都没有。
但毛主席却不以为然,他云淡风轻的说道,“我们也有百万军队!”
大家十分不解的问,“在哪里?”

毛主席不紧不慢的说道,“我们国家什么最多?农民。”
可见,那些留过洋的人,往往忽视了中国的具体实际,而毛主席则把中国的实际了解的十分透彻,他本身就是农民出身,了解农民蕴含的巨大能量,但他也了解农民的局限性,因此,中国革命必须工农联盟,且由工人阶级来领导。
第三,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
当其他人都醉心于留学之际,毛主席则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民战争的全新理论,无论是游击战还是持久战,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军阀大战后,纠集了10万兵力,企图在短时间内把逐渐壮大起来的红一方面军消灭。

面对敌强我弱,毛主席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根据地全民皆兵,即使是老妪、妇女、儿童也都行动起来了,仅用5天时间,就连胜两场战役,歼敌3个旅,俘虏1.2万余人,缴获的枪支弹药多达114余万发,甚至还缴获了1门大炮。
此后,为了获得群众的支持,毛主席又颁布了严格的军队纪律,包括待人要和气,不的偷窃或破坏老百姓的财产,如果损坏要赔偿等等。当年我们的老百姓,自己家里已经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却仍坚持让孩子跟党走,积极参军,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大炮,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我党我军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毛主席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当年蒋介石能够学到毛主席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至于中国还会不会再出现类似毛主席这样的人物,其实这主要取决于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任何个人的出现都是时代的产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5 11:52 , Processed in 0.01093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