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千人大会,刘少奇明知后果难测,义无反顾实事求是讲出心里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七千人大会,刘少奇明知后果难测,义无反顾实事求是讲出心里话                                                                       2025-01-01 12:24                                        

发布于:天津市
          1962年初,为扭转经济困难形势,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共有省市、国家部门、地县以及部队的领导共七千多人参加,故而得名七千人大会。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作了工作报告,还做了口头讲话。会前,因为连续几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各级之间出现了不少的矛盾,群众也有一些怨言,上上下下都看着中央,期待着引领大家走出困境。而首当其冲的,则是思想上的统一,是对大运动的评判和对经济形势的判定,而在这几个方面,在当时属于敏感话题,几乎无人敢碰。

在这样紧张的关头,刘少奇为什么非要直言不讳呢?查阅权威公开出版的资料、档案,结合从大运动以来他的思想言行和在七千人大会前后的表现,以及后来的自我批评、反思,笔者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出于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到了七千人大会时,国家经济出现极度困难,很多地方出现大面积的饿肚子现象,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主管经济建设,他知道自己必须为了扭转不利的经济形势而努力,必须对千千万万挨饿的老百姓负责,因此他在工作报告、口头讲话中,都直面一些敏感话题,作了大胆的分析和评判。
为此,他还专门强调:“要实事求是还要勇气。要有什么勇气呢?要有“五不怕”: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
这些话,是对参会的七千多人讲的,更是对他自己讲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经历了1959年的庐山会议,刘少奇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但国家和人民的困境,让他忧心如焚,义无反顾地讲了他的心里话。

第二,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和信念。
刘少奇既是一位卓越的理论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实干家。他非常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又勤于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尤其善于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面对经济困境,他看到了党内别的同志未曾看到的东西,认为有责任将它系统阐述出来,以期取得一致认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相信自己掌握真理,因此无所畏惧。
很多人都知道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写的“万言书”直言不讳语气尖锐,惹下雷霆大怒,但那毕竟只在纸上供人传阅,而刘少奇站在七千人大会的会场中心直抒胸臆、一吐为快,那种顶天立地、舍我其谁的气势、气度,令人动容、惊叹、钦佩!

第三,出于深切感受到形成民主风气的重要性。
刘少奇认为,只有经过不同意见的讨论,才能达到意见一致;对于发表不同意见,他认为应该不怕争论,这应该也是他作自己心里话的报告、口头讲话的内心活动。他试图用自己发表不同意见来发扬民主风气,而事实上,这一点也得到了毛泽东的大力支持,七千人大会,很大的一个贡献就是极大地发扬了民主氛围。
1962年2月西楼会议上,刘少奇则说:“七千人大会对困难情况透底不够,有问题不愿揭,怕说!还他个本来面目,怕什么?大胆说出困难,可以让人悲观,也可以激发人们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第四,出于几十年革命斗争历程中形成的同毛泽东的情谊。
党内尽人皆知,刘少奇同毛泽东有着长期配合合作的历史。他佩服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尊重毛泽东的意见,支持和服从毛泽东的领导,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迷信、盲从。
到了七千人大会时,毛泽东对于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出现了过于乐观的判断,刘少奇作为多年老战友,自然希望用自己的分析、建议、直言敢谏,帮助毛泽东从热度中逐步恢复过来。

第五,出于对历史评判的敬畏。
作为精通古今中外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者,刘少奇深知历史公论对于领导人的特殊意义。七千人大会闭幕后,刘少奇曾情绪很激动地说:“’大运动’错误严重,这次总结经验是第一次。以后每年要回头来总结一次。总结一次,修改一次,一直搞他十年,最后做到这个总结符合实际,真正接受经验教训,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为止。……三面红旗可以让人怀疑几年。”话里话外,似乎刘少奇认为七千人大会的总结“不符合实际”,没有真正“接受经验教训。”
更令人震惊的是,刘少奇还说:“历史上出了这种情况,是要上书的,是要下’罪己诏’的。没想到我当主席时,出了这种事情!”
刘少奇对历史的敬畏,可见一斑。

几十年后再回首,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所思、所想、所悟、所言、所为,早已不仅仅是文字、发言,而是一滴滴为国为民的热血、一颗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坚持真理的斗士的滚烫的心。
在那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西方世界看不起我们的时代,刘少奇就曾满怀信心地预言,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成为有最高理论水平的民族之一。”事实上,他在理论研究上早已走在了前列,而他在实践中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牺牲奋斗,更是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国士气度垂范万民,高风亮节照耀后世。
参考资料:
1.罗平汉等著,《党史细节》,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2.李慎明、李捷主编,《还历史的本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
3.白云涛编著,《中共党史珍闻录》,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历史回眸#
#历史#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7 07:14 , Processed in 0.00759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