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7年,毛主席收到一份神秘包裹大喜过望,立刻下令:把廖承志叫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7年,毛主席收到一份神秘包裹大喜过望,立刻下令:把廖承志叫来                                                                   2025-01-01 12:18                                        

发布于:天津市
   
        廖承志是何香凝和廖仲恺的孩子,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精通多国语言的廖承志被分配在了红色中华通讯社,担任翻译工作,将每天的国际动态呈示中央领导。而在当时,毛主席也会在每天晚上忙完工作之后,来到廖承志这里了解工作,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毛主席也曾对廖承志作出极高评价:
“他是我们党内的宝贝。”
虽然,何香凝和毛主席身处不同的党派,但却始终保持着友好往来。
1937年,毛主席收到了何香凝送来的礼物,喜出望外的他,立即命人叫来廖承志,要他写一封信给母亲带上。对此,廖承志却说道:
“主席,你带上一笔比我写一百句都灵,家母信你的。”
就这样,毛主席为廖承志代笔替他给何香凝写去了一封家信。
何香凝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
虽然何香凝是国民党人士,但却与共产党有着非常友好的关系。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何香凝就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清晰的认识。而这一切都要从大革命时期说起。
1923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组织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了改组,并在广州第三次建立了革命政权,而此时,在共产国际的要求下,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被要求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就这样,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而何香凝也开始和毛泽东接触,并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何香凝作为三名妇女代表之一出席,而此时的毛泽东也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此次会议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而原本由廖仲恺担任的中央组织部部长让给了共产党人谭平山,林伯渠出任第一任农民部长,还让共产党张忠府参与黄埔军校开办等工作。不仅如此,国民党还派一些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任教。
在那以后,何香凝是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而毛泽东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在此期间,广东的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在何香凝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纵使两人属于不同的党派,但何香凝对共产党没有丝毫偏见,甚至与共产党的关系非常密切。
1925年8月7日,何香凝在省港罢工工人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演说时,就表示,虽然他和廖仲恺都不是共产党,但是他们
认定与共产党亲善是非常必要的事。
对于共产党的宗旨也非常赞同,他说道,共产党的宗旨是要使一般无产阶级得到解放,胜于自私自利的资本家。

而在国民党的二大会议上,何香凝再次公开发表言论:
“我们与共产党必要合作,共同奋斗,打倒帝国主义,达到我们革命成功。”
1926年7月,何香凝在黄埔军校的演讲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是我们的朋友

除了重用男共产党员,何香凝也非常重视女共产党员,在当时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一些实际工作何香凝都交由蔡畅。而关于广东省妇女部的工作都是由邓颖超来负责的。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二天晚上,何香凝就公开发表演说,抨击蒋介石的言行。7月份,汪精卫在武汉实行“分共”和“宁汉合流”之后,何香凝为保护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给中央组织部写信:
“我是他们的头头,有事找我,不准为难他们。”
当蒋介石和汪精卫不听劝告继续一意孤行进行反共被判刑行为时,何香凝一气之下,辞去了国民党的一切职务,并说道:
我还要继续和共产党、苏联人来往。
就这样,何香凝与蒋介石彻底决裂。

“九一八”事变之后,何香凝积极响应中国的抗日号召,组织“国难救护队”,奔赴东北抗日战场。1935年,中国再次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何香凝等人积极响应,并说服了更多人签字响应和号召,在她的带领下,也说服了南京政府共同抗日,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1936年,为了营救身在狱中的沈钧儒、邹韬奋等人组织的全国救国联合会,何香凝和宋庆龄发起了“救国入狱运动”并发表了《救国入狱运动宣言》。在当时,毛主席也在信中对何香凝等人的行动大为赞赏,说道:
“今日之事,惟有斗争乃能胜利。先生一流人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敬仰奋兴者有全国民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何香凝始终高举国共合作的旗帜,将抗战和国家命运放在首要位置。

抗战胜利之后,何香凝为祖国的和平而奔走,1945年,当得知毛主席准备去重庆和国民党进行谈判时大喜过望,立即给蒋介石和毛泽东致电:
“依照总理北上宣言及临终遗训,即行召集各党派代表、各界贤达共商国是,并明令许可人民集会、结社、议论、出版自由,释放一切爱国政治犯。”
当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时,也是毛泽东和何香凝来往最为密切的时候。
何香凝作为党外人士始终拥护着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促成了三次国共合作,而在那段动荡的时期,何香凝和毛主席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革命友谊。
而在长时期的共同合作中,何香凝也对毛主席和共产党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是伟大的,但毛主席和共产党所实现的却远远超过了孙先生的理想。”
在革命时期,何香凝和毛主席相互扶持,相互信任,而在私下里,两人的交往也并不止于此。
毛主席收到神秘礼物,赶忙叫来廖承志
1925年,17岁的廖承志加入国民党,在母亲何香凝的影响下,1927年“四一二”事件之后,廖承志脱离国民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廖承志加入共产党不久之后,就开始了长征。由于在长征中反对张国焘的左倾路线,廖承志被加上了“特务”的罪名。而周恩来在与廖仲恺多年的共事中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当廖仲恺遇刺身亡之后,周恩来特别关心何香凝和她的几个孩子。
1936年9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黄河边上,当周恩来发现廖承志在红军中的处境,立即决定营救他。当天晚上,周恩来便将廖承志叫到了司令部,两人在张国焘面前上演了一场孩子对家长认错的大戏。
其实,如果周恩来没有来的话,张国焘是准备处决他的,但周恩来在当晚当面训斥了廖承志,给足了张国焘面子,张国焘这才消气放过了廖承志。
周恩来巧妙地挽救了廖承志,也为之后的新中国多了一位杰出的外交官,也让廖承志在这之后也为党和革命作出了许多贡献。
1937年1月,廖承志顺利来到延安见到了毛主席,而周恩来也将此消息托人告知了何香凝。

1937年,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中,收到了来自上海的礼物,而这份礼物正是
何香凝托人给毛主席捎来的一套狼毫湖笔、一本她本人的《画集》还有一本廖仲恺的《双清词草》。
一向喜欢书法的毛主席看到这些礼物大喜过望,赶忙命人去把廖承志找来。很快,廖承志来到了毛主席的窑洞,对于毛主席突然的召唤,廖承志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当他询问毛主席有什么事的时候,毛主席便开心地说道:
“承志同志,来看看你妈妈捎来的东西。”
对此,廖承志有些疑惑,妈妈带来的是什么东西呢?
而当他看到那本《双清词草》的时候,情难自禁热泪盈眶,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的心意。说起这本《双清词草》,还要从何香凝和廖仲恺结婚之后说起,当时他们住在廖仲恺哥哥家屋顶晒台的一间小屋,在那里两人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
他们白天读诗谈论政治,晚上的时候就一起赏月,每当月圆之时,两人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首应景的诗作,后来两人就将这间破旧的小屋命名为“双清楼”,而何香凝自诩为“双清楼主”,还将自己的诗画命名为《双清诗画集》,廖仲恺为了呼应夫人,也将自己的诗词题为《双清词草》。

此后,“双清”便成为了两人特有的名号,而廖承志在这之后所作的诗,也跟随父母的脚步,将自己署名为“双清后人”。而在此后,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合集也被称作《双清文集》。所以,当廖承志在这里看到父亲的《双清词草》,不禁泪水涟涟,这让他想起曾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时,那些幸福美满的日子。
看着情绪失控的廖承志,毛主席在一旁感慨地说道:
“你母亲是个杰出的女性,就你这个独子却不溺爱,把自己最心爱的亲人献给了革命。”
尽管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却饱含着毛主席对何香凝深深地敬意,这么多年,何香凝始终为革命而奔走,坚定地支持着共产党的主张,而中国共产党能够走到现在,何香凝功不可没。
思绪万千的毛主席掏出口袋中的一盒烟,抽出一根递给了廖承志,两人就这样聊起了天,毛主席知道何香凝给自己送礼物是在思念自己的儿子,所以,毛主席建议廖承志给母亲写一封信,有人马上会去上海替他带去。

廖承志认真地点了点头,准备下笔时却停止了手中的动作,他转念一想,自己给母亲写信除了报平安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耽误了去白区的交通,所以他想到可以让毛主席代笔,于是廖承志说道:
“主席,您带上一笔比我写一百句都灵,家母信你的。”
毛主席笑了笑,便答应了廖承志的请求,但他却提出一个要求,自己可以给他代笔,但是要给润笔费。廖承志知道毛主席是在开玩笑,所以也笑着答应:
“等发了饷,我请你吃花生米。”
廖承志的一句话逗得毛主席哈哈大笑。就这样,毛主席大手一挥,不一会儿洋洋洒洒就写下了一封信。
香凝先生:
承赠笔,承赠画集,及《双清词草》,都收到了,十分感谢。没有什么奉答先生,唯有多做点工作,作为答谢厚意之物。先生的画,充满斗争之意,我虽不知画,也觉得好。今日之事,唯有斗争乃能胜利。先生一流人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景仰奋兴者有全国民众,不独泽东等少数人而已。承志在此甚好,大家都觉得他好,望勿挂念。十年不见先生,知比较老了些,然心则更年轻,这是大家觉得的......
敬祝
健康!
毛泽东上
六月二十五日
廖承志子承父业,尝试开启两岸合作大门
建国后,廖承志长期负责港澳台及侨务工作,为了继续推动两岸友好关系廖承志力排众议,决定提请中央重新修复蒋家祖墓。尽管很多人并不同意廖承志的决定,但他还是认为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他认为如今一切都应该以民族利益为重,要以祖国统一为重,所以,在廖承志的安排下,当地部门很快就将蒋家坟墓修缮一新。

1981年,廖承志外甥女陈香梅带着里根的亲笔信准备交给邓小平,当天,邓小平和梁成志夫妇一起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陈香梅。就在临走前,廖承志对外甥女说道:
给蒋经国捎个话,蒋家祖墓已经修缮一新,如果他想回来扫墓的话我们是非常欢迎的。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在《人民日报》上给蒋经国发出了一封公开信,一时间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其实,廖承志的这封公开信并不突然,这不仅是出于廖承志本人的意愿发表的,而且这也是邓颖超对台工作的一个安排。
其实就在公开信发表的前一年,我国就对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文化等情况制定了对策,并且拟定了实现和平统一的对台方针。因此在1981年10月9日,胡耀邦作为中共代表邀请蒋经国等人回到家乡看一看。
邓颖超在一篇悼念父亲的文章中感知到蒋经国浓浓的思乡之情。为此,她立即开会决定由廖承志给蒋经国写公开信。

在当时看来,廖承志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蒋经国和廖承志不仅仅是儿时好友,也是当初留学莫斯科的同学。而且当初廖承志的父母也都是国民党的元首,在后来的革命中,蒋介石和廖仲恺同为孙中山的心腹,因此,
廖承志和蒋经国不仅仅是同窗也是世交。
虽然两人同为国民党公子,但在之后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时隔58年之后,廖承志子承父业,再次担起了统一两岸的重任,准备尝试再次开启国共合作的大门。
因此,廖承志便在人民日报上,对蒋经国隔空喊话,希望能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祖国统一。虽然当时这封信是以廖承志个人名义发表的,但实际上也代表着中共中央对蒋经国回乡的欢迎。
廖承志的这封信情真意切,不仅复述了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也在其中上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劝蒋经国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与祖国和平谈判达成统一。
对于廖承志的公开信,蒋经国不可能不回应,于是他邀请宋美龄代表给廖承志写了回信,说明了自己对祖国统一的态度。

尽管在回信中,蒋经国态度强硬,但私下里,却已经在考虑两岸的统一问题。
为此,沈诚作为蒋介石的密使,多次奔走于两岸传递信息。
1985年,蒋经国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于和大陆的联系更加紧迫,因此在这之后他明确指示沈诚要加强和大陆最高领导的联系,所以后来,沈城代表蒋经国有了和邓小平、邓颖超、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会面的机会。
后来,蒋经国也收到了杨尚昆的亲笔信,而这封信也打开了蒋经国的心防,决定与大陆进行谈判。为此,
蒋经国决定放弃“三不”政策,并开放了对大陆的探亲,打开了海峡两岸的隔绝之门,迈出了两岸交流合作的第一步。
而这一切,也都应归功于廖承志的工作,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两岸关系才能再次开启对话。

从何香凝为国共三次合作奔走,到廖承志子承父业重新开启两岸对话,这对母子为国共关系作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为祖国的建设和统一而殚精竭虑。尽管在多年以后,他们已然逝去,但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他们的贡献和付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7 07:43 , Processed in 0.00836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