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男友送了一幅古画,姑娘声称价值千万,专家:我建议你物归原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06:39: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男友送了一幅古画,姑娘声称价值千万,专家:我建议你物归原主                                                                   2025-01-02 10:12                                        

发布于:天津市
   
         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存了许多文化遗产,有些存放在博物馆中供人瞻仰,有些成为个人珍藏,被传承至今。这些古玩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其价值也逐渐攀升,为鉴宝类型的节目带来了丰富的市场。今天,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关于一件古玩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幅古画。这幅画的主人是一位年轻女性,她在一档鉴宝节目上展示的是她前男友赠送的一幅古画,据说这幅画的原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郑板桥。据这位女士讲述,她的前男友当初表示这幅画耗资数千万。然而,分手后女士在某次节目中看到一幅郑板桥的画被估价上百万,于是她决定将这幅画拿来鉴定,如果真的是名贵之物,就归还给前男友,毕竟两人已经陌路。然而,专家在审视之后却劝告女士将画物归原主,到底是为何呢?

这位女士给人的印象是活泼可爱,容貌圆润,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她向在场的观众介绍了这幅古画的来历,原来这是她前任在几年的感情中送给她的礼物。女士看到一张郑板桥的画估值上万后,产生了想鉴别一下自己手中画作真伪的念头。这种想法得到了主持人的肯定,并迅速推进了鉴定程序。专家对女士的决定表示认同,但真伪还需要仔细鉴别。专家指出,要判断画作真伪,可以从郑板桥的签名笔迹和他常绘制的题材——竹子——两个方面着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专家在第一点上告诉女士,这个签名并不像郑板桥常用的笔法。接下来,专家将观察点集中在画作的内容上。由于画上写着郑板桥的名字,因此内容应该是他最常用的题材——竹子。专家根据他对郑板桥的了解,认为郑板桥的画风应该是潇洒自如,甚至可以一笔成叶。然而,在这位女士的画作中,并未体现出这种潇洒,反而显得有些稚嫩。专家综合各种迹象,初步推断这可能是清朝时期人为模仿郑板桥风格的作品。从笔法和气势上看,与真迹相去甚远,最多价值几万元,因此专家建议女士:“我建议你还是将画物归原主吧,留在你手上也无益。”

想象一下,如果这位女士的前男友真的花了数千万购得这件物品,他得知真相后又会作何感想呢?这个故事不禁让人思考古玩背后的故事,也引发了对真实与虚假的深刻思考。在鉴宝的道路上,小心谨慎或许是最好的态度。(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 18:07 , Processed in 0.00763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