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是智者,生活多半过得一团糟 2025-01-05 14:35
发布于:湖南省
有一个问题:人为什么生气? 作家莫言回答:“你细心观察一下你的身边人,凡是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是智者,生活多半过得一团糟糕。” 确实是这样的,活得不好的人,生气不断;生活幸福的人,气定神宁。 ![]() 01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最喜欢生气。 明代的解缙,从小就聪明,读书多。 到了过年,他写下对联,贴在门口:“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 他家对面的一个财主,看到对联就生气了。毕竟,这竹林,是财主家的,凭什么就变成了解缙家的风景呢? 财主解读对联,认为解缙嘲讽自己:“有万贯家财,不如人家有万卷书。” 财主一气之下,派人把竹林砍了。这样,门对千根竹,就不成立了。 解缙看了财主的做法,不慌不忙地修改对联:“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又派人把竹根都挖掉。 解缙再次修改对联:“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财主气得过年都没有快乐。 过了多年,解缙成为了明朝权臣,财主还是老样子。人与人的层次,一目了然。 通常,低层次的人存在这样的毛病:“忍不住,看不透,放不下,拿着鸡毛当令箭......” 职场中,底层的员工,看不到单位的大局,而是看到自己的利益。因此工作多一点点,就牢骚满腹;收入少一点,就怨声载道。 小员工,还喜欢为难他人。比方说,门卫就喜欢为难外卖员。 社会中,读书不多,赚钱不多的人,把自家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也无法改变状况,那就只能生气。今天怪家人不配合,明天怪老天不长眼睛。 群体中,喜欢生气的人,怪大家不配合,而不是看自己如何做得不到位。因为有一个被他不喜欢的人,就拂袖而去,也不会考虑后果。 有一句话说得好:“从一楼往下看,都是垃圾;从十楼往下看,才是风景。” 同样的一件事,一个地方,不同的层次去看,大不一样。可惜很多人,就是一楼的格局。 ![]() 02
生气,除了害自己,别无用处。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叫夏婆子的女仆。 有一次,她看到藕官为了纪念逝去的菂官,烧了一些纸钱。 按照大观园的规矩,这纸钱是不能乱烧的。夏婆子顿时就生气地指责。 宝玉闻讯而来,袒护藕官,说这些都是林黛玉写坏的纸张。 夏婆子不依不饶,说:“你还嘴硬,我和你到厅上讲去。” 接着,夏婆子找到赵姨娘,添油加醋地说:“我的奶奶,连昨日这个地方他们私自烧纸钱,宝玉还拦到头里。人家还没拿进个什么儿来,就说使不得,不干不净的忌讳。” 一番话,得罪了宝玉,也让林黛玉讨厌。也引起了赵姨娘的怒气。这一样好处都没有。 书里的刘姥姥就不一样了,被人别一朵花到头发上,也不气,还说“我是老风流”。被人笑话食量大,也不气,自我解嘲“食量大如牛”。 刘姥姥到大观园打秋风,取悦大家,得到了几十两银子。 但凡喜欢生气的人,其初衷是把人家气到,让对方心神不宁,生活混乱。殊不知,生气的人总是被反噬,生气是相互作用——害人之前,先要伤害自己。 “野马定律”告诉我们,马被蝙蝠咬一口,马持续生气,会气死自己。而蝙蝠,飞走了,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愿意做马,还是学习蝙蝠,一目了然。 《增广贤文》有言:“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反之,生一时之气,活百日之苦。 动不动生气的人,根本看不清生气的本质,习惯了以己度人。 谣言止于智者,生气也是如此。生气越多,代表智慧越低,道理需要早明白。 ![]() 03
做人,生气不如争气。 相传,清代大臣曾国藩在小时候,非常愚钝。 夜里他在背书,背了几十次,都没有背下来。 有一个小偷,在房梁上,准备等曾国藩睡下,就顺走一些金银财宝。 可曾国藩反反复复背书,都不成功,自然就不能睡了。小偷等啊等,耐不住性子了。 就在天即将亮的时候,小偷跳下来,说:“我背给你听。” 小偷背完书,气急败坏地离开。 但为什么小偷那么会背书,却没有考进士,改变命运?而曾国藩却逆天改命了呢?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带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处处逞强,处处针锋相对,那就失去了从容。 唯有稳住自己,凡事都有头绪,有远谋,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生气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你争气的时候,都能够解决。 比方说,夫妻总是吵架。你作为男人,不去搭理,而是努力工作,得到更多的收入。接下来,夫妻不愁吃穿,吵架少了。妻子还认为遇到了一个潜力股,要珍惜。 还比方说,工作搞砸了,你作为上司,不生气,而是重新布局,很快就扭转情况了。 ![]() 04
我们总以为,不生气,别人把你当病猫。 还以为,总是忍气吞声,是软弱无能。 其实,不生气是智慧,也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幸福指数高了,心也安定了。 人在社会上混,生气不是本事;学会不生气,再看人家生气,才是。 如何做到不生气? 送你一首《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不气不气,自己争气。 不气不气,生活喜气。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