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慷慨资助的流浪青年,分别30年再聚首,主席:有要求尽管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8:4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慷慨资助的流浪青年,分别30年再聚首,主席:有要求尽管提                                                                  2025-01-09 15:00                                        

发布于:天津市
   
      1957年,怀揣着毛主席写给自己的亲笔信,许志行踏上了进京的列车。一路上,他的心里都有些惶恐,30多年没见毛主席,不知道见面后该谈些什么。
6月22日,许志行来到中南海,在毛主席宽敞的书房中,两位老朋友终于见面了。毛主席亲切地抱着许志行的肩膀:“志行,我们终于见面了!等了你好长时间了,应该早点来嘛,我多希望早点见到你呀!”
老友久别重逢,毛主席的心情特别好,一起回忆了当初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许志行心潮澎湃,他没想到毛主席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领袖,还像当年一样,和自己这样一位曾经的流浪者,现在也不过是教书先生的普通人,促膝谈心,倾诉友情。
与毛主席萍水相逢成“家人”
许志行原本姓“潘”,母亲病逝之后,为方便照顾,父亲便带着他一起打工。店主见他聪明,想招他为女婿,因此他将姓氏改为“许”。

在镇上的小学读了几年书之后,许志行就被送到邻近的小商店“学生意”。虽说是学徒,但许志行的生活过得并不好,不但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还要经常忍受店老板的打骂。
一晃三年过去,许志行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奴隶式的生活,逃回了家中。次年家里又将他送到上海当学徒,不久,他又逃了回去。
接连被推荐出去,又连续逃回家,按照当地的说法,许志行成了“回汤豆腐干”。为了不让他再逃回来,养父母决定将他送到千里之外的湖南长沙。
本以为许志行这下总可以做长了,没想到只待了三天,许志行就不管不顾地逃了出来。那一年正值“五四”运动爆发,许志行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一心只想求学,不管不顾地沿着铁路徒步,一路走到了汉口。
1919年12月的一天,衣衫单薄的许志行,正站在汉口旅馆的门口瑟瑟发抖。当时毛主席作为驱张代表团的团长,途经武汉前往北京,恰好看到了许志行,便关切地询问起来。

许志行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自己如何逃出店铺,不愿当学徒,想要读书的情况,毛主席听完非常同情他,同时对他的志向大为称赞:
“你想读书是好的,但是年纪轻轻,在外地流浪是不好的。我可以帮助你回到浙江老家。”
“我不能回去了,您能帮助我找一个自力更生的工作吗?”许志行当即拒绝了毛主席。
毛主席一时间有些为难,说自己不过也是路过,在这里没有熟人,而且自己还要到北京去。问他能不能先回家等一段时间,自己到北京办完事,回到湖南一定帮他想办法。
许志行愉快地接受了毛主席的建议,将浙江老家的地址告诉了毛主席。
不久,毛主席前往上海,为赴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蔡畅等湖南友人送行,并带上许志行一起。送别友人之后,毛主席给许志行买了一张回乡的火车票,还将自己身上的7块银元塞进了他的手中。
就这样,毛主席和许志行在上海分手了。

许志行回到老家后,自然少不了受到家里严厉的责罚,心里十分难过。没过多久,毛主席就从北京写信给他,安慰鼓励了一番,还给他寄去了许多进步刊物,和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小册子,许志行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年之后,张敬尧被湖南人民赶走了,毛主席到北京请愿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返回长沙,做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小的主事,还自己筹款办了一个“成年失学补习班”。
想到曾经答应过许志行的事,毛主席当即写信给他,请他来长沙上这个补习班,并负担他的一切费用。
但是毛主席的两个弟弟也在补习班上课,对许志行一见如故,相处得好像亲兄弟一般。
许志行比毛主席小9岁,毛主席待他亲如兄弟,每到冬天,都先给他添置棉衣,再给自己的弟弟添置。除了生活上的关心,在学习上毛主席更加重视,经常给许志行和两个弟弟“开小灶”。

毛主席和杨开慧结婚之后,许志行继续住在学校,但他几乎每周都前往毛主席家中请教。杨开慧也很同情许志行的经历,经常鼓励他要用功读书。
有时学校放假,许志行无家可归,就和毛主席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曾经还前往毛主席韶山老家过新年,俨然和毛主席成了一家人。
三十年未见感情依旧
1921年,毛主席前往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次年,在毛主席的介绍下,许志行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从附小毕业之后,许志行本想报考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结果这所学校只招收本省学生。许志行不愿离开长沙,又没有足够的学费报考其他的中学,心里十分难过。
毛主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建议他报考浙江省的师范学校。当时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也是不错的学校,而且学费和伙食费只需要交一半,半年不到10块钱。许志行听从了毛主席的建议,决定回乡上学。
临别前,毛主席嘱咐许志行,不用担心钱的事,自己是能够接济他的。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毛主席,许志行踏上了回乡求学的火车。

毛主席听说许志行顺利考上了浙江一师,高兴地陆续给他寄去一些零用钱。在毛主席的鼓励下,许志行不但学习刻苦,还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小说,一些作品还在《小说月报》上发表。
除此之外,许志行还投身到社会活动当中。“五卅惨案”发生后,许志行积极组织学生罢课游行,还带队到外地宣传。暑假期间,许志行赶赴上海,参加工人运动,并转为共产党员。
1925年寒假,许志行被学校通知开除了学籍。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之后,毛主席前往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宣部代理部长。许志行将自己被开除的事情,写信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当即回信,邀请他到广州,并安排他进入中宣部,担任宣传部交通局助理。
由于工作的关系,许志行结识了不少浙江籍的革命作家。
国民党出师北伐,攻下武汉之后,将中央和政府迁到了武汉,许志行跟随毛主席也到了武汉。后来毛主席辞去国民党内的工作,专门办理“农民运动讲习所”,但许志行仍旧留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

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许志行开始转为地下活动,曾经在家乡策动农民暴动。后来为了避难,他遁往他处,最终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而此时的毛主席正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许志行两次前往湖南寻找,但因自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没能找到毛主席。
考虑到自己的处境,又想到毛主席对自己的谆谆教诲,许志行决定从事教育、文化工作,继续为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此和毛主席彻底失去了联系。
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毛主席到了北京,许志行才设法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由于当时上海尚未解放,毛主席就托新华社的同志,给许志行带去回信。
结果新华社的同志不慎将信件丢失,为了避免意外,许志行外出躲了一段时间,见没有意外发生,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将具体情况告诉了毛主席。此时上海已经解放,毛主席的回信可以直接寄到许志行的手中。

直到许志行进京看望毛主席,两人来来回回写过几次信,每一次毛主席都亲自给许志行写回信。
回忆完过往,毛主席邀请许志行共进晚餐,除了一些家常菜,毛主席还特地安排了红烧肉。席间毛主席嘱咐许志行多住些日子,游览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
又过了几天,毛主席再次约见许志行,向他了解一些上海文化界的情况,同时还特地将两个女儿叫来,同许志行见了面。
许志行这一次北京之行,一直到7月初,毛主席要到外地视察才结束。
临行前,毛主席问许志行,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许志行想了半天,说:“我想去韶山看看。”毛主席听完很是高兴,让人安排好许志行赴韶山的事宜,为他买了车票,还赠给他500元钱,特地说明是自己的稿费,让他务必收下。

为了安排许志行的这次韶山行,毛主席特地给韶山方面写了一封信:
韶山乡人民委员会各同志:
许志行先生是我的朋友,他现在是上海学校的教师。他在几十年前曾在湖南读书,并且到韶山住过一个暑期。他现在再到你们那里来看看,请你们以朋友的态度接待他,告诉他一些事情。问候你们!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韶山之行再忆往事
许志行一到长沙,相关的同志就帮他去找毛泽民曾经的妻子王淑兰。两人刚一见面,许志行立刻迎上去,亲切地叫了一声“四嫂”。两人寒暄了一阵后,许志行问王淑兰,杨开慧的坟远不远,自己想去祭拜一下。
王淑兰说离长沙还有一百多里,建议下次来了再去,而且她的家人已经都搬到了长沙。

第二天一早,许志行就来到清水塘,曾经毛主席和杨开慧居住的地方。对这个地方,许志行印象深刻,当年每逢假日,他就和毛泽民、毛泽覃到这里玩,听毛主席给他们上课。
怀着激动的心情,许志行走进三间新造的屋子,墙上挂满了毛主席和他家人的照片。
当看到杨开慧的遗像时,许志行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情形,忍不住伤心落泪,难过得走不动路。
既然不能祭扫杨开慧的墓,许志行决定请四嫂陪自己看望一下杨开慧的家人。当时杨开慧的母亲已经83岁,听觉、说话已经有些滞钝,听完对许志行的介绍后,杨老太太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欢迎。
从与杨开慧弟弟的交谈中,许志行了解了杨开慧牺牲的过程,以及三个孩子最终的下落。许志行深感三个孩子的不容易,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7月13日,在四嫂的陪同下,许志行从长沙来到韶山,坐车只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想到当年来韶山,他和毛家兄弟足足走了两天,许志行不禁一阵唏嘘。
一到韶山,许志行就着急地想去毛主席旧居参观,大家纷纷劝他吃了饭,休息一下再去,没想到许志行坚决不肯,一定要先去参观,再回来休息。
最后在四嫂和招待所赵所长的陪同下,许志行一行人前往毛主席旧居。

原本许志行的内心还十分平静,一路上东张西望,问这问那。当看到毛主席旧居时,他的心里猛然“突突”地跳了起来,门前还是那个熟悉的池塘,房子还是当年那个样子。
看着许志行一阵发呆,四嫂问他看见了吗?还认不认得?许志行指着对岸的屋子,兴奋地回答说:“这不是吗?一点都没有变呀!”
穿过池塘,许志行看到了门前的场子,当年他和毛泽覃一天到晚在这里踢毽子。走进屋子,里面的陈设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房子看起来新了一些。每间卧房都挂着一些照片。
在“毛泽民烈士卧室”,挂着一张放大的毛泽民的遗像。四嫂向许志行介绍,这是毛泽民在新疆时候照的。站在遗像前,许志行微微地鞠了一躬,心中默默地叫了一声“泽民哥”,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来到旧居后面的山坡上,是一个晒谷坪,也是当年许志行和毛泽覃踢毽子的运动场。看着这一片空地,许志行依稀还记得,当年踢毽子踢到谷仓的屋顶上,自己踩着梯子爬上去拾,结果不小心滑跌下来。自此再也不敢在这里踢毽子。

来到韶山的第三天,许志行在招待所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参观了四五里外的一座小型水库。在路上,招待所的同志指着远处的小山,说起反动派掘了毛主席家祖坟的事情:
“这山里有毛主席家的祖坟,反动政府派人来掘过,可是掘错了,掘了别人家的。来掘之前,先派一特务来,乔装成商人,说来调查什么的,借宿在一个农民家里,到处打听毛主席家的情况和坟墓。韶山人民热爱毛主席,警惕性高,对这特务很怀疑,都说谎话骗他。他住了一些日子走了,不久,就带来一队兵去掘坟;可是他所知道的并不是毛主席家的祖坟,掘错了。他回去时还很得意呢!”
聊着聊着,他们就来到了水库。当时水库还没有修建完工,还不能放水。这座水库是利用天然池塘扩建而成的,面积不大,蓄水量也不多。在返回招待所的路上,许志行感叹地说:“你们把韶山建设得这样好了,可惜毛主席没有时间来看看。”
“是呀,我们今年曾有同志在北京见到毛主席时,请毛主席回来看看,当时毛主席说,等水库造好了他就来洗澡,你看毛主席多有风趣!”

韶山一行结束之后,许志行对毛主席的感情更加深厚。但对于自己和毛主席的交往,他是不大多说的,他既不以此邀名,也不愿意给自己,给毛主席添麻烦,更不希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64年,许志行因中风瘫痪,不得不从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1976年毛主席去世之后,许志行悲痛不已,不断地和家人讲述自己和毛主席之间的情谊。
直到临终前,许志行仍深切怀念那个和他萍水相逢的终生朋友,毛泽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3:43 , Processed in 0.0076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