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9年国庆庆典,一老妇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毛主席是我干儿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07:38: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9年国庆庆典,一老妇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毛主席是我干儿子                                                                     2025-01-10 09:00                                        

发布于:天津市
   
1959年10月1日,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登上了天安门,老妇人坐好后,工作人员一直呆在她身边。突然老妇人开口指着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我干儿子……”
工作人员听到后有些震惊,开口道:“老人家,您可不要随便认干儿子啊,那可是毛主席呢!”老妇人笑着回答道:“我可没有开玩笑,毛主席真是我的干儿子,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润之。”
工作人员肯定不会为了确认老妇人的身份打扰毛主席,疑惑地问道:“您是谁呀?我听你的口音也不是湖南人呀?不会是蒙我,想乱认亲戚吧?”老妇人着急地说:“我没有骗你,我叫黄菊妈,我5个孩子都为革命事业牺牲了。你如果不信,去问问罗荣桓也行!”

其实,这位老妇人的确没撒谎,她真是毛主席的干妈。事情的缘由,还得从1927年说起: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妇人的身世。老妇名叫黄菊妈,原名黄菊喜,1882年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一个小山村。家境不好,生活十分艰难,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身体就不好,早早离开了黄菊妈。母亲也在父亲去世后不久,便改嫁了。
母亲没有能力抚养黄菊妈,把她卖给别人做童养媳。童养媳是以前的陋习,当时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老百姓生活困难,自己都吃不饱饭,哪里还有钱去娶媳妇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从其他地方花点钱,抱养一个女孩子做童养媳,黄菊妈就是被人抱养去做童养媳了。
长大后,黄菊妈和吴立成结婚,生育了3个男孩,2个女孩。虽然生活过得很清贫,但黄菊妈和吴立成也算是恩爱和睦。吴立成在田里耕作,黄菊妈则在家里相夫教子,做家务,带小孩。
黄菊妈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她会教育孩子为人诚恳,人穷志不穷,要做一个有志气的人;别人有困难,自己能帮就尽量帮。在黄菊妈的教导下,5个孩子都为人正直,明是非、懂善恶、知廉耻。

1916年,黄菊妈的大儿子还不满十岁,丈夫得了严重的疾病。因为家里穷,没有钱送丈夫看病,没多久丈夫便因病去世了。丈夫去世,黄菊妈并没有选择改嫁,而是独自一人抚养5个小孩。生活的重担压得黄菊妈喘不过气来,没有办法,她只好带着孩子过上乞讨的生活。
当时,大家的生活都困难,自己都养不活,哪里有能力去施舍别人呢?就这样,黄菊妈和孩子有一餐没一餐地活着。村民也都十分心疼黄菊妈,可自身能力有限,没能帮上什么忙。
黄菊妈也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她带着孩子去乞讨时,也会捡一些破烂去换钱。每当捡到一些破旧、没人要的书籍,黄菊妈总是如获至宝,拿去给孩子翻阅。虽然孩子没有上过学堂,但一位教书先生见她的孩子可怜,空闲时间会教他们识字背书。
其实,这也得益于黄菊妈的大儿子吴朝义和二儿子吴朝炳,他们在村子里捡破烂,一位先生急匆匆走过,腰间的钱袋子不慎掉落。因为秋天落叶堆得很厚实,那位先生没有发现,继续阔步离开了。
没一会儿,吴朝义也走到先生掉钱的位置,他感觉脚底下好像踩了什么东西,便把树叶扒开查找,吴朝炳看到后帮忙一起寻找。二人看到一个藏蓝色、周围有一圈银色花纹的小布袋,打开一看,里面有12块银元!

兄弟二人十分惊讶,吴朝义想是不是刚才那位先生掉的呢?看他急匆匆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急事,以至于钱袋子掉了都没有察觉到。于是,吴朝义对弟弟说道:“这袋钱应该是刚才那位先生掉的,我们一起去把它还给先生吧!”
吴朝炳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小声说:“哥哥,这么多钱,我们偷偷拿几块走也没事吧?这一块大洋够家里人吃好多天了,我们……”
吴朝义义正言辞道:“弟弟,你在想什么?你忘了母亲的教导吗?从小母亲就教我们人穷志不穷。母亲常说拾金不昧,你都忘了吗?你看那位先生走得那么急,一定是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尽快把钱给他送回去!”
吴朝炳羞愧地垂下头,说道:“是我见钱眼开,我们这就一起去把钱还给先生!”兄弟二人因为经常跟母亲一起乞讨,对这一块了如指掌。他们正在去先生家的路上时,正好看见先生一路埋头寻找什么。
吴朝义向先生问道:“先生,你在找什么?”先生急切地说道:“我在找一个藏蓝色周围有圈银色花纹的小布袋,你们有看到吗?”吴朝义立马问道:“那你说说里面有几块银元?”
先生眼前一亮,急忙问道:“是不是你们捡到了?这里面的钱对我很重要,快给我!”吴朝义慎重地说道:“你先说说里面有多少块银元,我得确认是你的,才可以还给你。如果你不知道这布袋子里有多少钱,那就不能证明是你的东西。”

先生没想到吴朝义考虑得那么周全,微笑地答道:“这布袋子里有12块银元,是我要拿去给妻子看病的救命钱。布袋子内侧绣了几片竹叶子,你们可以看一下。”吴朝义随后将布袋子打开,里面确实绣了几片翠绿的竹叶。
吴朝义毕恭毕敬将钱袋子送到先生手中,先生清点了一下,确实是12块银元,决定拿一块银元作为对兄弟二人拾金不昧的奖励,二人坚持不肯要,吴朝义说道:“先生,我们母亲从小就教导我们拾金不昧,我们不要什么奖励。”
先生继续说道:“你们这次可帮了我大忙,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有什么想要的吗?只要我能做到。”吴朝义有点腼腆地说:“先生,那您……能不能在空闲时间,教我们兄弟姐妹读书写字?母亲说要让我们做一个有文化、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希望可以学一些知识。”
先生听到这个要求后有点惊讶,他没想到眼前的小孩子有这样的思想境界,便同意在空余时间教他们读书写字。兄弟二人跑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黄菊妈,黄菊妈知道孩子拾金不昧,也很开心,嘱咐他们先生教书时,要认真听讲,不能给先生添乱,5个孩子答应了。
1927年7月,黄菊妈在这碰到了干儿子——毛泽东。毛泽东来到黄袍,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便以C-1为代号。与毛泽东一起来的还有罗荣桓,他们这次来到黄袍主要是为了在当地组建一支工农自卫军。

但毛泽东等人突然到来,一时间没有准备好住处。村长将大家喊到广场上集合,向大家询问道:“谁家里有空余的房间,可以提供给他们住呀?他们这次过来,主要是……”
大家听后一言不发,因为谁都不想家里突然住进几个人,这多少会有些不方便。看大家都不说话,黄菊妈说道:“我家有房子,可以让他们住我家,只要不嫌弃我们家的房子破旧就行,他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当晚,毛泽东和罗荣桓便来到了黄菊妈家,二人短暂整理了一下房间后,毛泽东发现黄菊妈一直盯着自己,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过了一会儿,黄菊妈忍不住开口对毛泽东说:“同志呀,我觉得你和我大儿子有几分相似,真是越看越像。”
说完,黄菊妈便把大儿子吴朝义喊来毛泽东住的房间,罗荣桓一看感到十分惊讶,不禁脱口而出:“哇!还真的是,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真像亲兄弟!”毛泽东看到吴朝义后,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二人确实长得像。
黄菊妈笑着说:“我看你越看越亲切,和我大儿子长得又一样,要不你当我干儿子吧!”虽然黄菊妈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毛泽东却毫不犹豫说道:“好,只要大娘您不嫌弃我这个干儿子就行,那我就叫您黄菊妈可以吗?”
黄菊妈笑着说:“可以可以,我以后又多了一个儿子!”因为毛泽东喊她黄菊妈,所以村里人也不再喊她黄菊喜,而是开始喊她黄菊妈。

毛泽东和罗荣桓在黄袍待了一段时间便离开了,黄菊妈依依不舍带着孩子向毛泽东告别,并叮嘱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毛泽东笑着答应了,走之前向黄菊妈的5个孩子叮嘱道:“我不在黄袍的时候,你们要听黄菊妈的话,要好好学习,勤于锻炼身体。”
1929年,毛泽东为了能在通城建立革命根据地,再次来到黄袍,但和黄菊妈所在的村子离得较远。这次建立革命根据地任务比较重,毛泽东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望黄菊妈,黄菊妈也不知道毛泽东来黄袍了,不然她肯定会去通城看望毛泽东。在通城待了一个多月,毛泽东便回到了井冈山。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16军驻扎到黄菊妈所在的村子,这次毛泽东和黄菊妈见面了。黄菊妈看到毛泽东后,非常激动,摸着毛泽东的脸说道:“都说了让你照顾好自己,你看,怎么还瘦了呢!”二人聊了会家常后,黄菊妈突然说:“润之,我有5个孩子,让他们参加革命吧!”
毛泽东听后很惊讶,问道:“黄菊妈,这是为什么?他们现在还小,你舍得将他们送来参军?参军很苦的!”黄菊妈笑了笑,说:“这有什么舍不得,我干儿子都能吃这个苦,他们怎么就会受不住呢?再说了,参军也是为了老百姓造福,我当然支持他们去参军!”
二人因为参军的事情聊了许久,最终决定让大儿子吴朝义先去参军。他的年龄大些,可以照顾好自己,其他四个孩子年龄还小,可以之后陆陆续续加入红军队伍,不急这一时。就这样,黄菊妈将吴朝义送到了红军的队伍。
同年冬天,红16军突破天岳关,进攻通城县。吴朝义作为赤卫队一员,积极报名攻打通城的“爆破组”。爆破组成员披着湿棉被,顶着熊熊炮火前进,经红16军的一致努力,最终攻占通城。
在战火的洗礼下,吴朝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其跟随部队进攻平江县,之后转战江西万载。在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黄菊妈知道后也非常高兴,经常会和村民分享儿子的事迹。

看到大儿子吴朝义有所作为,黄菊妈毫不犹豫将其余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送入红军队伍,并鼓励他们一定要加油干,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做一个有用的人。
却没有想到,大女儿吴凤桂参加革命没多久,在修水附近一次战役中,不幸被敌人抓捕并残忍杀害,遗体被直接丢弃在一旁。黄菊妈得知消息后,顿时悲痛万分。
1933年9月,毛泽东再次来到黄袍,得知黄菊妈的长女为革命牺牲后,在李海连的陪同下,一同前往黄菊妈家。却不想有人向国民党反动派何亚军告密,何亚军立即包围了整个村庄。
何亚军随即将所有村民聚集在一起,声称:“刚才有一个共产党人混进了村子,你们最好赶紧将他交出来,不然我就带兵进攻血洗村子。”村民人心惶惶,黄菊妈知道一定是毛泽东过来时被人发现,他们这次过来是来抓毛泽东的。
黄菊妈知道毛泽东对共产党的的重要性,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他交出去。但现在国民党肯定要揪出一个人不可,黄菊妈内心十分纠结。最终狠下心来,将前段时间刚回来的二儿子推出去了,指着他说:“他就是那个刚进村的人,我们都不认识他,你要找的就是他吧?”

村民对黄菊妈的指认非常惊讶,但也没说什么。吴朝炳知道母亲的用意,挺直腰杆,大声说道:“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共产党,你们想要怎么样!”随后,他什么都没有说,任凭何亚军将自己带走。
次日,黄菊妈听村民说,看到自己儿子的尸体被丢在野草堆里。黄菊妈急忙赶过去,只见二儿子身体僵硬躺在野草里。黄菊妈忍着悲伤,将二儿子的后事处理好。
黄菊妈对小儿子和小女儿说道:“革命免不了会有牺牲,你们参加革命后,一定要像哥哥姐姐一样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可以牺牲小我,成就革命胜利的大我。”
黄菊妈收拾好自己的状态,给大儿子写信,信中叮嘱他一定要英勇杀敌,化悲愤为力量。吴朝义收到信件后,得知了弟弟妹妹去世的消息,听从母亲的教诲,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1934年,红16军在反“围剿”时损伤惨重。在铜鼓突围时,遭到国民党军的伏击,经过缜密的战略部署后,决定由吴朝义率领所在连队进行阻击。双方激战中,吴朝义不幸中弹身亡,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当噩耗传来时,黄菊妈担心影响小儿子和小女儿的情绪,独自一人默默忍受丧子之痛。她叮嘱自己仅剩的一双儿女,要照顾好自己,随后继续投入为红军洗衣做饭的生活中。
1936年12月,小儿子吴朝福跟随部队一起从修水返回望湖洞休整。行军途中,由于叛徒告密,导致行踪暴露,遭到国民党军的偷袭。寡不敌众,吴朝福最终双腿中弹数枪昏迷。敌人见吴朝福等人都已倒下,急忙招呼人一起过去查看。

此时吴朝福已经醒了,当五六个敌人冲过来时,吴朝福毫不犹豫拉开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黄菊妈最后一个儿子也牺牲了,她将对5个孩子的爱都倾注在小女儿身上。
黄菊妈面对四个孩子接连为革命牺牲,她真的很害怕小女儿吴满桂也会离自己而去,常常盯着她发呆。吴满桂知道哥哥姐姐相继走了,母亲担心自己的安危。
1937年4月,吴满桂再次踏上革命的征途,面对黄菊妈满眼不舍,吴满桂说:“母亲,你不用太担心我,为了给哥哥姐姐报仇,为了让穷人的生活可以更好,我必须接过这把枪,继续向革命事业出发。”黄菊妈知道儿女都是明事理、懂大义的人,抹着眼泪让女儿保重身体。
可黄菊妈没想到小女儿这一走,就遇到了危险,吴满桂走到黄土坪时,落入了国民党的手中。国民党对吴满桂严刑拷打,逼问她红军部队的下落,吴满桂誓死不屈,国民党气急败坏,将吴满桂枪杀,并将尸体悬挂在广场中央,不许黄菊妈埋葬。
国民党人看到黄菊妈后,恶狠狠地说:“你这个老婆子真厉害啊,居然培养出5个红军子女。我看你现在无儿无女,以后还怎么活?先留你一条老命,慢慢折磨你,让大家都看看培养红军的人都是什么下场!”
黄菊妈知道自己肯定在村子里待不下去,万般无奈下,只好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生活。由于时不时受到国民党骚扰,黄菊妈居无定所,辗转多个地方,过着流浪的生活。虽然生活很苦,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让自己5个孩子参加红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黄菊妈回到家乡,开始新生活。虽没有子女在身边,但黄菊妈依旧乐观面对生活,她也会经常关注毛泽东的消息,知道毛泽东成为国家主席,她感到十分欣慰。
黄菊妈在村子里积极响应号召,动员大家一起投身到土地革命等运动中去,将自己做的衣服、草鞋免费送给战士。村民看到后也十分感动,因为黄菊妈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却还在尽自己的能力,积极为国家做贡献。
村民经常会和黄菊妈打趣道:“黄菊妈,你干儿子是国家领导人,怎么没见他接你去北京过好日子呀?”黄菊妈听后只是笑笑,道:“这怎么行,我干儿子日理万机,我怎么能给他添麻烦?再说我本就是一个乡下人,也过不习惯城里的日子。”
毛泽东也没有忘记黄菊妈,在国家工作已经进展有序时,他打算将黄菊妈接到北京住几天。正好赶上快国庆节了,毛泽东便写信邀请黄菊妈来北京,参加国庆庆典,让她看看自己儿女为之奋斗的新中国。
1959年9月,正在家里做草鞋的黄菊妈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黄菊妈看完后,知道是干儿子要接自己去北京参加国庆庆典,粗略收拾了一下行李便踏上了去北京的路。

在国庆庆典上,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黄菊妈来到北京后,不仅受到了毛泽东的热情招待,还受到了周总理、朱老总等其他领导人的接见。
1971年,黄菊妈与世长辞。村民都自发为她建造了一个纪念碑,并为其5个子女建造了烈士墓,用来缅怀革命先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3:43 , Processed in 0.0077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