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00多年前的一只袜子,无数文人为其作诗,老太太靠它发家致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5:1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000多年前的一只袜子,无数文人为其作诗,老太太靠它发家致富                                                                   2025-01-15 17:30                                        

发布于:天津市
   
                                    

导语:“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想必是人尽皆知了,遥想玄宗当年,为了博得贵妃一笑,不惜倾天下之力,杜牧那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最好的写照。但杨玉环既是贵妃、也是国民女神,前赴后继为其作诗者并不在少数,最著名的有李白所作的三首《清平调》和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为她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玄宗皇帝甚至为她的袜子作了一首诗叫做《妃子所遗罗袜铭》。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际,唐玄宗携杨贵妃仓皇而逃,一路由御林军保护,然而当逃至马嵬驿,这群御林军抱着对国君的失望之情发生了叛变,为了安抚军心玄宗只得丢卒保车,让贵妃背上那口“祸国殃民”的大黑锅,并令高力士将其诛之。而据史料记载:“高力士于妃子临刑,遗一袜取而怀之。”随后高力士将这只袜子交给唐玄宗,玄宗睹物思人,便写下这首诗。

传言,杨贵妃的另一只袜子被一位老太太捡走了:当年,老太太在马嵬驿的一座破庙里祈福,而这座破庙就是当年高力士勒死杨贵妃的地方,老太太在此捡到了那只袜子,将它带了回家。
在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国家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日子,直到此时百姓们才回想起曾经的大美女杨贵妃,尤其是当听闻一位老妇人捡到她穿过的袜子之后,几乎是所有人蜂拥而至,都想一睹其真容,有的人甚至想伸手去摸一摸。
这位老太太倒是非常有商业头脑,为了体现贵妃之袜的珍贵,她立了个规定:凡是前来观看者,每人每次收一百个制钱。随着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价格也是只涨不跌,不久后老太太就摇身一变为当地的富翁,从此命运大改。

随后这个故事也被记载在了《唐国史补》中,真实性还是可考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证据可以证实:比如唐代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宋代曾原一所作《赋杨妃韈》、以及元代杨维桢所作的《杨妃袜》,均是对于贵妃袜的记载。如此反复的被各朝文人不断入诗成文,只会为这只袜子添更多的可信度。
文/子言
自古评论出奇才,欢迎各位天才在评论区尽情的发表观点,让大家墙都不扶就服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7:50 , Processed in 0.0069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