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时代变迁来看南宋词和北宋词的“格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7:4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时代变迁来看南宋词和北宋词的“格局”                        

2024-12-28 13:50                                        

发布于:天津市
   
      东京梦华,素手揽月摘桂花;钱塘烟歌,露重迎风踏新荷。春日婉约,自在飞花,无边丝雨,如愁又似梦;夏日豪放,夜醉晚归,倚杖听江,此生归何有?秋日苍凉,挑灯看剑,气吞万里,沙场秋点兵;冬日缱绻,浮玉飞穹,明月梅花,谁能挽酥手。

宋代是中华东方美学的一个至高点,宋词音乐性之高,起于乐府,与诗异流尤更高。书法更有名家众多,画作更是瑰宝无数,建筑、园林、奇花异石亦是极显东方的精致美。当然这其中以宋词美为最,宋词之美,不仅仅在于文字美,更在于音律美。宋之前,乐府诗无外乎四五七言,而宋词独辟长短句,使得音律更为随意,更为婉转,更为多样。在元曲之前,便达到了中华古典音乐和文字的集大成。

宋词的美,不言而喻,满园春色宫墙柳,百花争艳,彩蝶争芳。但是我们细细回味,不难发现,我们所熟悉的宋词名片极大多数都是北宋词,而南宋词很少不说,而且大量集中在南宋前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南宋靖康之难之后文学凋零,词人少了?其实不然,南宋词并不比北宋少,相反宋词真正的成熟是在南宋时期,南宋留存的中规中矩的词更多,而是因为没有太多名篇,值得参考的不多,造成了南宋后期无词人的假象而已。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状况呢?我们先从宋词的发展史来讨论以上问题。
宋词在发展历史上,总共分为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色,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宋词的发展史。

第一个阶段:承袭“花间”词,融入古风,对词进行革新,开创属于宋代的宋词。这一时代的代表以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几位为代表,这一时代的宋词风格华丽,写法飘逸,还没有完全从晚唐诗词风格中脱颖而出。欧阳修加入了汉代古风的因素,对词意进行了升华,而真正的改变是从张先开始的,张先率先将词从小令升格为慢词,从而也开创了继唐诗之后,我国有一个文学巅峰。

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是宋词蓬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名家最多的阶段,以苏轼、柳永为代表,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继往开来,使得宋词在这一时期名篇无数,艺术成就为最高。这一阶段,开始于郁郁不得志的柳永创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改花间词华丽的风气,注重自然情感的流露,写法不拘于形,极为打动人心。苏轼作为宋代大家,更是领导文坛,改变文学风气,大大提高了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各有风格,都留下无数名篇。这一时期,宋词发展速度极快,创作也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神作。

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延续时间很长,主要是宋词的一个集大成阶段,从北宋晚期到北宋末年,基本就属于这一阶段,北宋以周邦彦为代表,他的作用就相当于杜甫在唐诗中的作用,宋词在格律,技巧等因素在此便成熟起来,以后的宋词就几乎没有超出这一时期的范畴,自此宋词的创作领域基本就定型了。

第四个阶段:南渡之后,由于北宋词音乐主要集中在东京一带,而南渡之后,大量音乐谱曲遗失,南宋词另辟蹊径,几乎不再创作小令,而专工慢词,慢词在这一时期便更加工整。南宋词以辛弃疾和姜夔为代表,词创作不再清新飘逸,而是更多的蕴含了时代风云之际会,词人极尽安排之能事,词旨若隐若现,别有寄托。词也显得功利化,包含了政治理想,也包含了国家情怀。周邦彦虽然给宋词定了调子,而姜夔才是真正给宋词注入了灵魂,后人评价“词家有姜白石,犹诗家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宋词在这一时期,才达到了真正的成熟阶段。

综上所述,宋词真正的完全成熟,是在南宋时期。那又是为何南宋词没有北宋词那么著名呢?名片更是不及北宋词之多呢?根据后世评价,宋词中艺术造诣极高者基本集中在北宋,而抛开艺术造诣,单论好词,则南宋词更多。由此可见,北宋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高者极高,低者也极低。而南宋词则是整体水平很高。
至于原因,大概是时代的原因,没有在南宋那个时代,感同身受,所以后世无法完全理解南宋词中的情怀。而单论艺术性,宋词在南宋各方面的成熟性严重压抑了创作空间,再也没有了天马行空。词作为文学作品,在加载了创作者本身的寄托之后便会显得沉重,而有失作品的飘逸,本身就不讨喜。而在固定了创作形式之后,似乎更加禁锢了词的创作宽广度。

然后,宋词在南宋时期变成了一种具有政治倾向的文化产品,似乎词人是为了写词而写词,几乎是写一些命题性质的作品。故而北宋词给人感觉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南宋词则让人感觉人工雕琢痕迹过分严重。其实元明清三代,不同时代对于南宋和北宋词有着不同的见解,也各自都有推崇的时代。但是到后来王国维研究北宋和南宋词的差别时,提出词当以境界为上,至此彻底给南宋和北宋词高下优劣一个判定。王国维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后世之所以会对北宋词推崇备至,大概是因为,北宋词格局更大,容易引发人的情感共鸣;而南宋词到了后期,格局太窄,意境太浅,更有种凄美之感,只能让人心生同情。毕竟不处于一个时代,便不能将当时的情感理解透彻。
其实说到底,北宋、南宋之词,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细丽密切,情感深谙,言之有情,诉之有苦,无如南宋;
而格高韵远,清新脱俗,北宋词以少胜多,往往高拔南宋之上。

北宋词和南宋词其实并无优劣之分。而北宋词之所以能流传更广,无它,格调更高,格局更大,仅此而已。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7:52 , Processed in 0.0083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