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期再忙碌,也要留一天给大闸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15:09: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闸蟹原名中华绒螯蟹,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极其鲜美。早年间,中华绒螯蟹还未大面积人工养殖,蟹农每晚将竹子编成的闸筐置入水中,佐一抹灯火,次日便是慢慢一笼河蟹,故赐名闸蟹。
蟹、菊、酒在中国人眼中堪称仲秋三友,是最具中国式审美的秋日意象。这个季节食蟹,与食疗、养生、进补统统无关,只是“美味”两个字足以。
老人家常说——九雌十雄,大概意思是农历9月吃雌蟹最佳,而农历十月是吃雄蟹的季节,十一假期恰逢“九”与“十”衔合之际,故对于食蟹来说,雌雄总相宜。
虽说食材无分贵贱,但说起闸蟹,阳澄湖3个字给食材与食客带来的优越感是其它湖蟹与河蟹所无法比拟的。之所以精贵,是缘于阳澄湖独特的水质,这里出产的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强壮厚实,烹煮后呈亮橘红色,口味鲜甜;同时,阳澄湖9月下旬开湖,最佳的食用周期不过短短一个月,慵懒的十一假期,无论你在哪里,都没有理由错过这秋季餐桌的绝对主角。
相比名扬四海的阳澄湖大闸蟹,苏州本地人其实更加中意太湖出产的闸蟹,当地人曾“悄悄地”告诉小编,随着阳澄湖闸蟹产量的逐年累加,湖水的污化速度加快与水下养分争夺的激化都不断影响着闸蟹出产的品质,而水质几乎无差的太湖同样养殖着品质上乘的闸蟹,轮鲜甜,甚至更优于阳澄湖闸蟹。
这样的说法是否准确,就要留给各位食客自己去斟品了。
闸蟹的食用方法很多,南方的黄酒醉蟹、清炒蟹粉;北方的麻辣闸蟹、葱姜闸蟹;西方的碳烤闸蟹、芝士焗闸蟹,等等。然而,对于上好的应季闸蟹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料理都抵不过清蒸来的鲜美。
清蒸闸蟹其实并不像字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闸蟹烹煮前请先将其置于清水中吐沙,无需在水中添加食用盐等任何佐料,上锅前先用牙刷轻轻刷去周身的余泥,然后用草绳将其绑紧置于锅中,这样可以避免闸蟹在挣扎中肢解。
由于蟹类属寒,清蒸时需在锅中加入生姜与新鲜的紫苏叶,紫苏不但可以在闸蟹周身附着一缕淡淡的清香,还可以起到“去蟹腥、解蟹毒、减蟹寒”的功效,实则是清蒸闸蟹的完美辅料,如果没有买到新鲜的紫苏,可以在超市中选购独立包装的干紫苏叶包,一屉闸蟹放一小包即可。
除了生姜与紫苏叶,清蒸闸蟹时请在蒸锅中添加适量花雕酒,醇厚的花雕香气可以增添闸蟹的复合口感,使其入口后更有层次,同时也可以起到去腥寒的功效。
此外,蒸锅上汽后,闸蟹的烹煮时间最好控制在10至12分钟左右,如果选用蒸笼,时间请控制在8至10分钟,这样既可以保证肉质的成熟,也可以保留鲜嫩的口感。
最后,要提醒各位食客的是,一些食材最好不要与闸蟹一同食用。
1.柿子:柿子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二者相遇,可凝固为鞣酸蛋白,不易消化,食物容易滞留在肠内发酵,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茶水:茶水可使蟹肉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故吃蟹时和吃蟹后一小时内忌饮茶水。
3.花生:花生性味甘平,脂肪含量达45%,油腻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泻,故蟹不宜与花生同食,肠胃虚弱者尤应忌之。
4.冷饮:冷饮冰水、冰激凌等冷饮属寒凉之物,故不能与蟹同食,食蟹后也不能即食冷饮。
5.泥鳅:据《本草纲目》记载:“泥鳅甘平无毒,能暖中意气,治消咳利水,阳事不起。”可见其性温补。而蟹性冷利,功能与此相反故二者不宜同吃。
6.梨:梨味甘性寒,蟹也性寒,二者同食,易伤人肠胃。
最后,小编祝大家中秋、十一双节快乐,阖家美满,同时也祝各位食客能在假期中享受一段美妙的“食蟹之旅”。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4 15:14:18 |只看该作者

如何在旅游景点吃到虾之外的美好食物 转载哥 2015-10-12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10-14 15:16 编辑

如何在旅游景点吃到虾之外的美好食物


在旅游景点真的很难逃掉食物的恶梦,越是出名的地方越是如此。很多年前在三亚的海滩上漫步,那时候亚龙湾还没有现在这么规训严格,还有几个摆摊小贩,我和朋友去夜间的沙滩上游荡,本来就该晒晒月亮算了,海风吹的人闲情懒散,多嘴去问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样的东西是什么,就被摆摊的东北大叔把那大块岩石上的活鲍鱼给摔死了,要连石块一起卖给我们。



我都不太记得怎么脱身的了。似乎朋友有上海人的油嘴滑舌气质,告诉他说我们有大批同事都在酒店居住,一队人马马上来吃你的海鲜大餐云云,这块硕大的鲍鱼就别卖给我们算了。反正颇有唐僧的气质,那东北大叔虽然久经沙场,可是本性没那么凶残,他只是在遵守旅游区的餐饮宰客规则而已,越说大约他越良心发现,最后大喊一声,算了,不卖给你们了。

深刻而惨痛的旅游景点吃饭记忆。



后来学聪明了。宁愿多走路,走到远离景点的地方,哪怕花钱打车也要走远些,这样就能保证逃离旅游点餐厅系统,那些可怕的系统其实长得很相似:廉价的装修,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厨师,穿着花哨的胖阿姨在挥舞着塑料薄膜封套的菜单招徕客人,上面写着西红柿炒蛋和清炒土豆丝的价格,当然陷阱不在这两个菜里面,全国都类似,大前门和遥远的丽江,漂亮的青岛,外加游客如云的外滩附近,它们都流露出同样的气质,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中年市侩虎视眈眈的气息,闻到了,尽快走远才是。




往往走上一段路,就能找到本地人吃饭的餐馆,这个不难。尤其是有一定的社会观察能力,本地人餐厅是朴素的,少人招徕的,气质疏松,但是进去之后往往有惊喜。夏天在峨眉山半山的小镇度假,山下是酷暑世界,山上很是清凉,代价是方圆几里内全是小镇开发者招徕的餐厅,其实在四川这种地方,即使是开发者组织的餐厅,也不会太难吃,我们每天早上,要上一碗黄澄澄的卤肉面,再加一碗散发着甜蜜香气的甜酒醪糟,所费不过十几元,可我还是不满足,一定要走远,往山脚下走,那里有当地人爱吃的洒满了花椒末和大红海椒油的凉面,有用老面发酵的馒头,还有热腾腾放大量红油的抄手,一点不因为你是游客就给你少放辣椒。最重要的,是和当地人一起吃,看他们生动的面容和傻楞着提防你的样子,你会觉得,和游客们在宾馆大堂挤着吃饭,或者去那种挂着地方特色卤肉面的招牌的所谓特色餐馆,是一种对生命的辜负。




只要有脚,总能逃离游客区,当然,前提是你还要有发现美食的能力。有时侯,同在游客区域,可是给游客吃的餐厅和给本地美食家吃的餐厅比邻。比如苏州的太监弄,闹哄哄的有钱人去到松鹤楼,去吃一天几百盘的松鼠桂鱼,那鱼是提前片花,小学徒的手艺,然后进油锅炸好,全部摆在后厨,就像一排士兵,等待食客们进门,迅速回锅,挂酸甜汁,有何好吃可言?
可是只要你耐心,在太监弄上走一圈,就能找到真正值得吃的餐厅的奥妙,比如开在二楼的新聚丰,老板朱先生是个粗糙的中年人,热爱麻将,整天在店里和伙计们闹着打牌,可是说到餐厅的好菜,他就一点不粗了,秋天别人都吃螃蟹,简单清蒸,他不,耐心把螃蟹腿挑出来,和姜丝热烈地炒一盘子;或者把西红柿掏空,热气喧腾的蟹粉放进去,酸汁中和了蟹的微腥,上面再盖上鸡蛋清做的雪花盖子,吃的时候才发现,蟹粉里面还放了大量猪油,越发的润。谁要是老吃客,知道这里有几道需要提前预定的菜,并且做到了提前预定,那来这里,一定会受到礼遇,因为老板爱吃,所以也喜欢爱吃的人,餐厅里的高山流水的翻版——他这里有道三件子,用母鸡,老鸭和一只猪蹄膀耐心地炖五个小时,用得是特制的大砂锅,非预定无法吃到,可是只要能预定到,来吃的时候,老板一定兴高采烈,要自己给你上菜,那菜光喝汤就足够,肉都是多余,喝一半里面下细面条,味道殊胜。我是被苏州的老朋友叶放带去吃过一次,从此后,只要去苏州,一定是提前预定这家,软磨硬泡,也要吃上这道菜,馋,总有馋的章法,不能把热量指标浪费在不好的食物上。



有眼力,能走路,总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食物,而不至于误入旅游餐厅的歧途,不过这招在那种更厉害的旅游区往往不好用。比如威尼斯,整个威尼斯是个大游客集散地,能搬走的本地人基本上走了,走哪里都是同样的餐厅,挂的菜单招牌也无审美,无想象,走得半死不活,往往只能进去吃一盘同样半死的意面,非常让人扫兴。还不如在超市里买个羊角面包和大瓶果汁算了,我是呆了两三天后,才突然发现,啊,还是我没有走到真正的本地人区,往游客最稀少的地方走,风景不好,都是最普通的房子,一面面惨淡的窗户,爬满了树叶,酷似无人区,外面是几千年不变的泻湖的海水,可是人们的面目自然,在街边的餐厅里挤满了快递工人和码头上的运输工,最壮实的劳工阶级,和他们坐下来,一盘黑乎乎的墨鱼汁面,外加一条半焦的海鱼,并不是特殊的美味,也没有拿威尼斯来做招牌,可是已经好吃惨了,尤其是墨鱼面,吃完嘴唇发黑,像中毒,也像施展魔法的坏人——是食物施展的魔术,我们是心甘情愿的中了蛊。




也有实际无计可施的时候。在法国第一大旅游景点圣米歇尔山,风景是让人丧失警惕性的美,尤其是夜晚,海潮上涨,城堡被包围在海水中,简直让人觉得自己回到了中世纪,可是食品系统非常冷酷,只有著名的鸡蛋饼,就是用某种奇怪的手法让鸡蛋膨胀,再膨胀,只到成为布满盘子的一只,盛惠15欧元,全岛统一价格,吃不吃随你,陡然让我怀念幼年时候的春游岁月,自己带食物,饼干,茶叶蛋,各种廉价的小点心,是母亲昨晚细心准备好放在包里的。成年之后没有春游系统了,这种自带食物的事情已经好久没有了。那种细密的想念,却撞得心脏剧烈地跳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16:25 , Processed in 0.0079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