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孤身歼敌四百人,隐姓埋名三十余年,一等功身份揭晓后令人震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2 09:59: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孤身歼敌四百人,隐姓埋名三十余年,一等功身份揭晓后令人震惊                                                             2025-02-12 09:30                                        

发布于:天津市
   
  并不是所有英雄都会青史留名,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历史中的永远都只是少数人,而更多的是那些默默付出,深藏功与名的平凡英雄。在战争岁月,牺牲和奉献常见,英雄豪杰频出,我们能记住的还是太少,但值得我们敬仰的是他们全部。
1955年我国展开了大裁军,毕竟已经来到了和平年代,新中国还是要以建设为主,这些军人们也该好好休息,与家人团聚了。但是由于军队人数太多,裁军只能分批进行,先让那些劳苦功高的解放军战士们享受复员待遇,普通战士们只能先稍作等待,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老兵蒋诚,就是后几批复员的战士之一。

由于新中国的物资太过匮乏,到最后几批战士们复员的时候,能分到的福利待遇就已经很少了。根据档案记载,蒋诚临走的时候分到了一身衣服,还有16尺的布票和一些生活用品,虽然组织对这些老兵们多有愧疚,但蒋诚却不觉得有什么,本来自己就是来为国家做贡献的,组织要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自己也要成为群众了,组织的一针一线自然也不能白拿。
蒋诚回到家乡后,镇政府向他遗憾地表示,根据上头的政策,只能先安排特殊军人。那些适合军人们担当的职位都已经留给因为战争而身体残疾,或者立下大功的复员军人们了,蒋诚只能暂且搁置。蒋诚自然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他选择了回到家中去当一个农民,没过多久就拿起锄头和村民一样下地干活了。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蒋诚有一件事一直没有告诉别人,那就是自己既不是没有负伤、也不是没有功劳,他在战场上究竟都做了什么就连他的家人们都不太清楚。蒋诚在1949年参军,正好赶上新中国成立,本来他以为自己没有了上阵杀敌的机会,结果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立刻自告奋勇走上了前线。
蒋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亲身经历了上甘岭之战,我们都知道那是一场世界战争史上空前残酷的战役,能活下来的人基本上都在鬼门关转了一圈。蒋诚在战斗过程中腹部被炸穿,甚至肠子都露了出来,直到后来右腹部还会经常疼痛,那处伤疤也一直在伴随着他。

而蒋诚身负重伤后,只是草草包扎完就立刻拿起机枪,面对不断冲向我军阵地的敌军。上甘岭战役中,蒋诚在身边战友几乎全部牺牲的情况下,硬生生地歼灭了400多名敌人,甚至还击落了一架飞机,摧毁了敌军的一个重机枪火力点。这样的战绩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英雄行为。
很多人看到这可能就会感到疑惑了,明明蒋诚立下了如此功劳,为何回国后他却依然被当作一个普通军人对待呢?其实国家并不是没有授予他荣誉,蒋诚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就立刻被授予一等功荣誉,奖励他堪称奇迹的战果。后来他又被追授了一次三等功,用来肯定他在战斗中的优秀表现。

当时那枚一等功勋章是蒋诚的手掌亲手交到他的手中的,蒋诚一直把它珍藏在自己家中,锁进了铁盒子里。就连他的儿子蒋明辉也没有见过,只是知道父亲有一个参军时留下的纪念章,或许对于蒋诚来说,上甘岭战役不只是自己的荣誉之战,也是无数战友的牺牲之战,这枚勋章对他来说代价实在太过惨重,所以他不想在看见徽章回想起当年的战事。
而政府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上级部队寄给蒋诚的立功喜报寄错了地方。1988年,蒋诚家乡所在的合川市政府在修订县志的时候,发现了一封无人领取的信件,而收信人正是陈诚。原来当时邮寄员写错了地址,让这封信没能寄到蒋诚手中。

修订县志的人员觉得这封信意义重大,他仔细比对了地址,发现有一个和填错的地址非常近的地方,于是他按着找到的那个地址送了过去,还真就顺利的找到了蒋诚。
蒋诚的身份直到这个时候才被大家所得知,当知道他在战场上的战绩之后,他的家人、乡亲无不为之震惊。蒋诚深藏功与名,从未向别人提起过自己的功劳,因为他知道这不是应当拿来炫耀的东西,而是自己身为中国人为国家应尽的贡献。

蒋诚这些年来种过地、养过蚕,甚至还自己贷款给村里修过路,把自己的每一份余热都奉献给了和平年代的建设工作,这样一位可敬的英雄老兵,他的名字没有被人们广而熟知,但他的事迹却注定要和那些由他一般的无名英雄们一样,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6:53 , Processed in 0.0073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