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屠杀档案申遗,日本否认也没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04:24: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屠杀档案申遗,日本否认也没用





       “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也成为全世界可以分享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广岛原爆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极体现,历史的事实已经无可挽回,但是历史的记忆与叙述是可以努力的,唯有完整、真实的历史记忆才能避免重蹈覆辙。选择性的记忆与遗忘,不仅切割了历史事实,也会引起当事方之间的对立,真正的和平主义根植于“换位思考”而形成的历史记忆之中。日本将广岛视为世界和平的圣地,南京何尝不是世界反思战争与人性的原点呢?


       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中国此前已经有九份文献遗产进入这一名录。通过申遗,让民族的记忆变成世界的记忆,从而让精神的世界更加多元与完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南京大屠杀档案进入世界记忆档案之列,既是对中国在二战中所遭遇的大屠杀的确认,也是全面反思世界大战的重要一步。
申遗的成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事实的承认,也结束了日本极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的狡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尤其是进入理性与工业社会之后的惨祸,人类不能再发生如此惨烈的屠戮了。在反思战争的基础上出现了和平主义的共识,战争是交战双方的终极对抗,但战争的记忆可以为彼此分享,换位思考之后的战争记忆才可能真正实现“彼此不再战”的和平愿望。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的成功,不仅让二战的历史叙述更加完整,也让中国对战争的叙述从单方面的控诉转变为世界共享的历史。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德国人和犹太人共同分享了大屠杀的记忆,无论受害者还是加害者都在人性反思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既抚平了受害者的创伤,也净化了加害者的灵魂。只有忏悔与反思,才能让人类驯服现代性带来的技术进步,避免这些先进的技术和人类的智慧变成彼此屠戮的工具。


       南京大屠杀,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样,是侵略者野蛮行径的首要象征。南京沦陷是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失败,南京大屠杀则是人性的失败。日本政府时至今日还是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一直拒绝直面过去的残暴行为。广岛核爆之后所建的和平纪念馆1996年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且将广岛“圣化”,也成为日本以受害者身份为基础的和平主义的重要象征。选择性的遗忘与记忆成为日本战后历史观的重要特征,日本不仅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也掩盖了广岛的真相,广岛在二战期间是日本军队的第二大本营(东京是第一大本营),广岛附近还有日本的生化武器基地,广岛地下埋着1.5万吨化学武器。


       这种选择性的记忆只是塑造日本在战争中所遭受的伤害,而日本作为“加害者”的历史事实就这样被掩盖了。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的谈话中,还在美化日本作为亚洲解放者的形象,这种基于切割事实之上的记忆与叙述,不可能让日本真诚面对历史,也不可能化解战争的仇恨,实现地区的永久和平。


       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遗至少说明国际社会对这一历史事实是承认的,可以结束中日之间在“历史事实”层面的分歧,如果日本政府还在否认这一事实,那就是在挑战国际共识。中国对于二战的反思和叙述更应该集中于事实的辨识,而不需要以娱乐化的手法去演绎“抗日神剧”。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记忆也是严肃的。南京大屠杀档案的申遗是对死难者最好的缅怀,也是对他们的生命与尊严的尊重。南京大屠杀档案的申遗何尝不是帮助日本人直面历史呢?


       日本政府可以将明治维新申遗,高扬日本的工业文明成果,但是南京大屠杀何尝不是日本工业成果的滥用,不能遏制人性中的残忍,文明与野蛮只在一念之间。无论日本是否承认南京大屠杀,世界已经在反思这一历史的教训,申遗成功是重建关于大屠杀世界记忆的新阶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19 02:02 , Processed in 0.00756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