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些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被社会疏离或者孤立,缺乏归属感,如何引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07:38: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些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被社会疏离或者孤立,缺乏归属感,如何引导他们走出这样的情绪,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                                                                                2025-02-19 10:27                                                                来源:                                                    吉林卫生计生                                                    发布于:北京市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角色的转变和身边亲友的减少,有一些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被社会疏离或者孤立,缺乏归属感,甚至会影响睡眠或者产生一些身体上的不适。请问如何引导他们走出这样的情绪,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张庆娥

我们知道,人进入老年期以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诸多变化。在生理上,一方面我们身体的机能包括大脑功能都会逐渐减退,认知功能下降,我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也会减弱。另一方面,进入老年期以后,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家庭结构也会有一些改变,包括罹患各种躯体疾病,这都会导致老年群体容易出现悲伤、孤独、失落、无价值感等等,严重的会引发焦虑、抑郁、失眠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人的性格特点,包括身体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我们对老年人的心理支持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社会需求,对于精神心理健康问题重在预防。
一方面,对于老年人自己来说,我们要从自身出发,建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我们要理解并接纳自身衰老的过程,积极接受环境、社会角色的转变。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感受,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关注自身身心健康。研究发现,其实许多慢性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健康都是密切相关的。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罹患焦虑、抑郁的风险比健康人要显著增加。反之,焦虑、抑郁、失眠同样会影响慢性病预后。另外,老年朋友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扩展社交圈,避免社交的孤立,保持思维的活跃度,增加自我认同感。比如,积极参与村委会、社区组织的健康科普讲座、兴趣小组、合唱团等等。同时,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发挥自己的“余热”,比如有一些老人就会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包括传授、制作特色的手工艺品等等。
另外一个方面,对于子女和家属来说,建议我们要加强家庭的情感支持,增进情感的联系互动。作为子女和家属,我们要关心关爱老年人,有意识的与老年人建立情感联系。比如,定期电话、视频,最好常常看望老人,增加见面的频率和交流时间。我们的交流也不仅仅限于日常生活的分享,更多的可以培养共同的话题,深入拓展交流内容和交流范围,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需求,增加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比如,邀请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我们在接诊的一位老年抑郁症患者,他就是经过医院系统的治疗以后,情绪、精神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老年人自己对于自己的精神心理状况一直不是特别的满意,情绪和睡眠还是有一些波动。这个时候正好家庭需要装修,子女就尝试让老人参与家庭装修的沟通联络工作。非常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年人一方面将协调工作完成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他的情绪和睡眠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总之,我们要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
来源:健康中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3-18 05:46:56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
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13:27 , Processed in 0.00780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