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哪些鱼最珍贵?盘点那些古代平民百姓吃不起的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代哪些鱼最珍贵?盘点那些古代平民百姓吃不起的鱼                                                                                2025-02-21 13:30                                        发布于:浙江省
   
                                    你喜欢吃鱼吗?你吃过最贵的鱼是什么鱼?

那你知道古代什么鱼最贵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平民百姓吃不起的那些鱼吧!
黄河鲤鱼如果一定要有个榜单的话,黄河鲤鱼绝对排在前列。

黄河鲤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古代文献中就经常提到其“甘鲜肥美,可称珍品”,并被列为“四大名鱼”之一。

它主要生长在黄河中上游的峡谷地带,这些区域水流湍急、河床多变,自然环境复杂,使得黄河鲤鱼的产量有限。此外,黄河下游地区河道变迁频繁,不利于大规模养殖,导致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明清时期,黄河鲤鱼成为皇家特供的贡品,地方官员对黄河鲤鱼的管理愈加严格,进一步限制了市场流通。

因为名声大和稀缺性,黄河鲤鱼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鲈鱼鲈鱼肉质鲜美,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成为了高档宴席上的珍馐,价格自然不菲。

鲈鱼多生活在清澈的河流或湖泊中,且对水质要求较高,数量也很有限。在古代,由于捕捞技术和运输条件的限制,能够捕获并运输到其他地区的新鲜鲈鱼数量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其价格。

古代文人墨客对鲈鱼也是赞誉有加,很多诗词歌赋里都提到了鲈鱼的美味。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食鲈鱼》里就有一句“鲈鱼无骨恰如酥”,这些文学作品无疑增加了鲈鱼的文化附加值。

更别说,古代皇室和贵族也喜爱鲈鱼,鲈鱼被打上了“上层人士”的标签,需求量增加,供应量又有限,自然导致价格上涨。

        鲥鱼首先,鲥鱼是一种洄游鱼类,只在每年春末夏初才会洄游至长江等淡水区域繁殖,洄游时间也很短暂,通常只有一个月左右,因此捕捞期非常有限,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鲥鱼对水质要求极高,且捕捞时需要特定的技术和时机,这使得鲥鱼的捕捞成本较高,从而推高了市场价格。

鲥鱼离开水后非常娇弱,保鲜难度极高。古代运输技术有限,为了将鲥鱼从产地运至京城,需要使用冰船和快马接力,沿途设立冰窖保鲜。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马不停蹄,甚至“马伤人死”。这些运输成本都会被附加到鲥鱼身上。

鲥鱼自汉代起就被视为“南方良品”,明清时期更是成为皇室贡品。每年的第一网鲥鱼必须送入皇宫,皇帝还会举行“鲥鱼盛会”,赐予文武百官品尝。鲥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了,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古代文人墨客和贵族阶层对鲥鱼也是赞不绝口,苏轼的《赤壁赋》中就有“鲈鱼美”之句,千百年流传下来,鲥鱼更是名声斐然。

张爱玲提到“人生三大憾事”,其中一件就是“鲥鱼多刺”,这种“又爱又恨”的口吻让人对鲥鱼之美味更加向往。

        鳜鱼鳜鱼肉质肥厚,口感细腻,几乎没有肌间刺,食用体验极佳。

它生长缓慢,一般需要5-6年才能达到成熟期。同时,它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通常生活在清澈的河流或湖泊中,且分布不广。

鳜鱼与“贵”谐音,常与富贵、吉祥等正面寓意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节日庆典或重要场合中,鳜鱼常被作为吉祥的象征出现在餐桌上。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能看到对鳜鱼的赞美,比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之句。

在古代医学中,鳜鱼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这也使得鳜鱼更加珍贵。

        鲟鱼鲟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它的资源也很稀少,加之捕捞困难、运输和保鲜难度高,这些成本都增加了它的价值。

在古代,鲟鱼有多种称呼,如“鳣鱼”“鲔鱼”“黄鱼”“大腊子”等。其中,“千斤腊子”指中华鲟,“万斤象”指白鲟。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周颂》中就提到“有鳣有鲔”,其中“鲔”指的就是鲟鱼。《礼记》中也记载了“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说明鲟鱼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祭祀用品。

三国时期的陆机提到鲟鱼的食用方法:“可蒸可臛,又可为鲊,子可为酱”,说明古人对鲟鱼的食用方式已经非常多样。

苏轼在《渼陂鱼》中提到“黄鱼屡食沙头店”,这里的“黄鱼”指的就是中华鲟。苏轼还详细描述了鲟鱼的美味,说明当时鲟鱼虽然常见,但已是非常珍贵的食材。

陆游在《入蜀记》中多次提到长江中的鲟鱼,他描述了鲟鱼的体型和捕捞场景,并提到当地人以制作鱼子酱为业。

在古代医学中,鲟鱼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等功效,这也使得鲟鱼更加珍贵。

鲟鱼的资源也很稀少,加之捕捞困难、运输和保鲜难度高,这些成本都增加了它的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珍贵鱼类的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9:37 |只看该作者
长江“十年禁渔期”过半,刀鱼形成鱼汛,消失的鲥鱼还会回归吗?                                                                                2025-01-08 14:20                                        发布于:河南省
   

长江“十年禁渔期”已过半,刀鱼已经形成鱼汛,消失已久的鲥鱼还会回归吗?
截至2025年,长江“十年禁渔期”已过去一半。

在5年之前,那时候的长江,渔业资源迅速衰退,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曾经随处可见的江豚踪迹难觅,“长江三鲜” 之一的刀鱼数量锐减陷入濒危的境地,鲥鱼更是消失多年,长江甚至被宣告成为 “无鱼” 级别。
于是,十年禁渔的计划便拉开序幕,至今“十年禁渔期”已经过半。鱼类资源得到初步恢复,长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 193 种,比 2020 年增加 25 种;长江干流科研监测的单位捕捞量,也增加了20%。
濒危的刀鱼,已形成鱼汛
刀鱼,作为 “长江三鲜” 之首,曾是长江渔业的标志性物种。之前由于过度捕捞,刀鱼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年产3745吨,快速到2003 年的50吨左右,到2020年前后整个长江的刀鱼几乎已经绝迹。

虽说当时有万元一斤的天价,但“有价无市” 成为常态。
禁渔后,在鄱阳湖庐山市火焰山至都昌县刘家山水域,作为刀鱼的重要产卵场,见证了刀鱼种群的恢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曾长期在此监测刀鱼的洄游及产量情况。数据显示,2019 年至 2021 年间,这片水域监测点平均捕获的刀鱼量,可达2014 年至 2018年间的67倍。

不仅如此,刀鱼在长江沿线的分布范围也不断扩大。
洞庭湖、赣江等十几年未现刀鱼踪迹的水域,近年来又有刀鱼现身。鄱阳湖一些水域还惊现溯河洄游型刀鱼,这表明刀鱼的洄游路线逐渐恢复,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局部区域已经形成鱼汛。
刀鱼回来了,消失的 鲥鱼仍不见踪影

和刀鱼齐名的另一种珍稀鱼类——鲥鱼,据传入口即化。在民间,更是有 “宁吃鲥鱼一口,不吃草鱼一篓”的说法。
上世纪50-80 年代,鲥鱼仍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美味,据统计,1962年前长江鲥鱼年产300-500吨,1974年达到1500 多吨,可见当时资源之丰富。
因其肉质鲜美、市场需求大,价格飙升,在利益驱使下,渔民过度捕捞,甚至不顾鱼的繁殖规律,大小通吃。上世纪 70 年代,有些渔船一网下去能捕几十甚至上百公斤鲥鱼,大量亲鱼、幼鱼被捕,种群繁殖受阻,数量锐减。

到了1986年,鲥鱼年产量仅1.2万千克,1996年,科研人员在鲥鱼常出没的水域,捞了一个月,一条鲥鱼也没有捞到。
直到如今,野生鲥鱼难觅踪迹,基本上已处于野外功能性灭绝状态。
十年禁渔,鲥鱼能否归来?
尽管鲥鱼的现状令人揪心,但人们拯救鲥鱼的努力从未停歇。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适合鲥鱼生存繁殖的区域,尝试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帮助它们延续种群。
目前,鲥鱼已经在四川泸州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试点。
2024年12月2日,据《四川日报》报道,在泸州江阳区的鲥鱼养殖项目取得进展,这里建了一个50亩的养殖场,鲥鱼年饱和产量可达15万尾。

鲥鱼人工养殖成功,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回归长江的步伐又近了一点呢?
目前,人工养殖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规模仍旧很小,主要是养殖场通过模拟鲥鱼的生存环境,人工投放鱼苗进行繁育。
这些养殖鲥鱼主要用于科研,尚未能大规模推向市场,但为鲥鱼种群的恢复带来了希望。

鲥鱼,对繁殖环境要求极高,需要特定的水温、水流、水质及产卵场条件。长江沿线大量水利工程改变了水文条件,阻断洄游通道,适宜的天然产卵场难觅踪迹。即便通过人工模拟,也难以完全还原真实的自然生态过程。
同时,鲥鱼应激反应强烈,亲鱼捕捞、运输与驯养难度大,加上野生亲鱼资源稀缺,过度捕捞使野生种群几近崩溃,寻找优质亲鱼难上加难,限制了人工繁殖规模与质量。
虽说困难重重,但目前科研人员仍在努力,或许未来某一天,鲥鱼能重回长江。
各位网友们,大家认为长江鲥鱼,还有希望回归吗?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03:49 , Processed in 0.00878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