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等功臣张良荣:隐姓埋名60年,95岁掏出勋章后,大家什么反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08:40: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特等功臣张良荣:隐姓埋名60年,95岁掏出勋章后,大家什么反应?                                                                2025-01-22 09:30                                        

发布于:天津市
   
      2019年的一天,天气很晴朗,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95岁的老人像平常一样在和其他的老人聊天,老人的性格十分的开朗,以往他们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老人总是很积极,滔滔不绝,这个老人便是我们今天的故事主人公特等功臣张良荣。

张良荣在家门前的照片
村里的其他老人都知道张良荣以前当过兵,对他的那件往事十分感兴趣,于是便笑着对张良荣说:“老张啊,听说你以前当过兵,打过仗,是真的吗?和大伙讲讲呗。”这个时候原本滔滔不绝的张良荣却沉默了,低着头看着地面,好像在回想着以前。
见张良荣不说话,其他老人便打趣地说:“怎么不说话了,不会是骗我们的吧。”张良荣什么也没说,站起身,离开了这次聊天。
不久后的几天,张良荣还是和往常一样的在村里和大伙聊天,这天,四川资阳退伍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孙涛来到了这个小山村,他这次的任务是下到各个乡村,去调查和登记各地的退伍军人。
孙涛走进小山村,看见那边有一群老人正在聊天,便好奇他们在聊些什么。我们都知道,一般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的话题,大多都是一些关于他们以前的事情,也许通过他们的谈话,能找到一些退伍军人。

张良荣
孙涛这样想着,径直的走向了那群老人,笑着问道:“老同志,你们在聊些什么啊?这么开心,我是来寻找退伍老兵的,不知道你们还知道哪里有退伍老兵吗?”这时,老人们都望向了同一个人,这个老人就是张良荣,其中一位老人笑着说:“老张啊,人家现在正在四处寻找退伍老兵,你不是也当过兵吗?给大伙看看吧。”
张良荣这次没有选择继续隐瞒下去,他连忙赶回家中,直直的走向那个带着锁的抽屉,打开后,里面放着一个小盒子,从外观可以看出这个小盒子已经十分老旧了,但是却没有一点点的损伤,足以见得盒子主人对它的爱护。
张良荣带着盒子回到众人身边,身上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他紧紧地端着这个盒子,仿佛这里面装的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大家看着老人的举动,也十分好奇,催促着张良荣快点打开盒子。“老张,这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看你这么宝贝。”
张良荣把小盒子缓缓地放在面前的石桌上,把手按在盒子的锁扣上,只听见“吧嗒”一声,盒子打开了。
那么,大家有什么反应呢?
大家都十分激动,好像是在观看某件宝物的诞生,生怕错过一个画面。张良荣慢慢抬起小盒的盖子,这时大家都惊呆了,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住了。

只见盒子里面躺着一枚枚勋章,阳光照在那些勋章上,光芒映在人们的眼中,好像所有的勋章都在发着神圣的光芒,这真的是一件无价之宝。旁边的人都惊呆了,过来一会儿,回过神来的众人们望着张良荣,眼睛里面还是透露出不可思议,同时更多的是对张良荣的敬佩。

“老张啊,你还真当过兵啊,真了不起啊,快和我们讲讲吧,我们都特别好奇哩。”看着一旁的众人,张良荣眼神渐渐飘忽,思绪慢慢地回到了那个时候。
张良荣,1924年8月3日出生在四川资阳雁江区丹山镇,小时候的张良荣就十分的聪明,当时很多人都喜欢他,他勤奋好学,经常帮助家里干活,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干起活来却从不马虎,在田间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被当时很多大人所称赞。
1948年,24岁的张良荣来到了河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当时在河南的解放军,也是这一次,让张良荣颠覆以往对军人的印象,并且在这之后加入了他们。张良荣发现解放军和其他的军人不一样,他们不像过去的军阀那样,解放军是一个为人民,解救人民于苦海的正义之师。
这样一支队伍,让张良荣心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看到太多的百姓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看到了太多的分别,以前他虽然看到这些,却也是无能为力,现在这样一支队伍来到了他的面前,他感觉中国有了希望,知道这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路,便毫不犹豫的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

当时张良荣加入的是晋冀鲁豫野战军部队,这支队伍是由刘伯承带领的,所以,张良荣也就成了刘伯承手底下的一名战士,军队的生活十分的艰苦,刚刚加入的张良荣还有些不太适应部队的生活,看着旁边那群为了人民而受伤,甚至是牺牲的战士,战友,张良荣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决定永远追随这样一支队伍。
在部队张良荣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作战经验,在战场上他英勇善战,痛击敌人部队,经过几场战争后,张良荣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在短短的八个月后成为了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兵。
1948年11月份,淮海战役爆发,这个时候的张良荣已经是一个班长,手下也有一些兵,他所指挥的班是负责埋地雷,淮海战役中,敌人的兵团当时向着张良荣所在部队进攻,这次的进攻,敌人还出动了大量的坦克,情况十分的紧急。

张良荣所在的部队当时没有反坦克武器,有的只是手榴弹和炸药包,这些对于当时的坦克大军来说,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仗着那些坦克,敌人的攻势十分猛烈,有好几次我军伤亡惨重,看着眼前牺牲的战士们,张良荣心里十分的难过,发誓要为这些战士们报仇。
身边朝夕相处的战友相继牺牲,张良荣更加难过,虽然当时敌人的坦克占了优势,但是张良荣和他的战友却不怕,毫不退缩。战士们打算在身上绑炸药包和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但是却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看着队友们一个个牺牲,张良荣心如刀绞,直到后来张良荣回忆起这段经历,心里也还会隐隐作痛。

战争持续进行,张良荣所在的队伍弹药就快要耗尽了,可是敌人的坦克依旧还在不停地攻击,却拿这个“铁王八”一点办法也没有。直到中央反坦克武器下来,才看到了新的希望。
晚上,张良荣带领着队友来到战场,事先把这些炸药包埋伏在战场上,“班长,这次我们终于可以可以出口恶气了,敌人实在是太嚣张了。”其中一个队友来到张良荣面前说。看着眼前这个队友,他的身上还带着伤,张良荣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是啊,这次我们一定要把那些“铁王八”统统消灭。”

第二天的凌晨,战争就开始打响了,张良荣又听到了那让他愤怒的机器声。敌人的坦克慢慢地开向他们事先埋伏好的地点,张良荣内心十分的激动,目不转睛地望着眼前的坦克,等到敌人的坦克开向埋伏点时,张良荣拉动绳子,但是炸药包却没有爆炸,情急之下,张良荣赶忙又拉动绳子,这次炸弹爆炸了,但是由于前前后后耽误了太多的时间,炸弹只炸到了坦克的后面,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这次爆炸,也使得张良荣的位置暴露,敌人开着坦克向他这边猛烈的射击,还好事先他们准备了工事,便赶紧钻了进去,敌人继续猛烈攻击,很快,准备好的工事被打破了,张良荣也被炸晕了过去。

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看到旁边的战友全部牺牲,他走到一个年轻战士的身边,为他拂去脸上的泥土,往事一幕幕的出现在张良荣的脑海中:“班长,你的愿望是什么啊?”“我的愿望是希望有一天,咱们中国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也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愿望是战争结束后,和她结婚。”看着这个曾经和他谈论理想的年轻战士,张良荣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痛哭了起来,这次的伤亡十分惨重。
通过一次次的战争,张良荣也积累了很多和坦克战争的经验,并总结了一套反坦克战略,成为了反坦克战斗的骨干,从那之后,他知道坦克分为烧柴油和烧汽油两种,两种不同的坦克有着不同应对策略。
比如,要是柴油坦克过来进攻,需要先压制住他们的步兵,然后用炸弹攻击坦克的下面,如果是汽油的坦克,则需要准备一个个草堆,等到敌人的坦克开进草堆时,迅速点燃草堆,这样,汽油型的坦克也就不攻自破了。

之后,我军部队知道敌人在不久之后会经过小葛庄阵地,了解到当时敌人的坦克也会经过这个地方,所以决定由张良荣的队伍阻击敌人的坦克部队,接到任务的张良荣立刻和战友们来到小葛庄阵地。

看着眼前的小葛庄阵地,张良荣和战友们开始了他们的防御工事。其中一个战友望着小葛庄阵地,转头对着张良荣说:“班长,这次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张良荣看着这个一脸激动的战友,想起了之前跟在他身边,现在却已经牺牲的战友,对着他说:“是啊,大伙赶紧动起来吧,敌人马上要来了。”
于是张良荣和战友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条防御工事终于筑起来了,在这里,有专门为敌人坦克准备的炸弹,已经静静地躺在地底,随时准备给予敌人痛击,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战士们心里也越来越紧张,终于在经过漫长时间等待后,看见敌人的坦克缓缓地驶了过来。

敌人坦克的照片
战争一触即发,只听见远方“轰轰”的几声,敌人的坦克被炸毁了几辆,队伍里传来了阵阵高呼,敌人马上发现事态紧急,赶紧让步兵上前掩护坦克,这时,张良荣带着几名士兵绕道敌人坦克的后方,随手几个手榴弹,就让敌人的步兵溃不成军,仓皇逃窜。
敌人的坦克发现情况不妙,赶忙对着前方发起射击,但是经过刚才的事情,敌人已经乱了阵脚,在那边胡乱射击。张良荣躲在工事里,望着那辆前进的坦克,“三,二,一。”又听见“轰”的一声,那辆坦克被炸毁。

余下的坦克已经不多了,只见张良荣和几个士兵拿起枪上前,对准敌人坦克的观察口就是几枪,敌人吓得魂不守舍,只好缴械投降。
1949年,解放军队伍横渡长江,但是当时国民党队伍强烈拦截,使得解放军队伍过长江变得十分的艰难,张良荣接到任务,突破敌人据点。那天,张良荣跟着队伍来到敌人据点前,望着面前大片大片的敌人,张良荣却一点也不害怕,他知道这次的任务十分的重要,一点也容不得马虎。

随着枪声响起,战士们不顾自己的危险,奋勇杀敌,枪声,炮声充满了所有人的耳朵,张良荣在战争中临危不惧,发挥自己以往的经验,痛击敌人,一颗颗手榴弹的响起,敌方一处处被炸毁的帐篷,张良荣知道,解放军过长江,会更加的顺利。
战争持续了很久,当时敌人在那的据点已经严重的破坏,剩余的敌人也没有能力再反抗下去,只好撤退防止更多的损失。解放军抓住机会,横渡长江。战争胜利了。
1949年11月,西南战役响起,当时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在西南地区埋放了很多地雷,使得那边大片地区成为了地雷区,解放军想要过去的话,就会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张良荣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请缨前去排雷,为解放军队伍开辟出一条没有地雷的路

张良荣带领着队伍来到敌人设好的地雷区前,望着前面的一片雷区,战士们眼中没有丝毫畏惧,排雷的工作十分危险,一不下心就有可能会牺牲,战士们小心翼翼,大汗不敢出,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轰”一颗地雷被引爆,望着满地的鲜血,张良荣强忍着眼中的泪水,继续进行排雷的工作,西南地区因为放了太多的地雷,整个土地被破坏的十分严重,于是张良荣又帮助恢复土地,使得土地可以继续种庄稼。为后代人做了一件好事。
排雷的事情顺利进行,使得我军队伍的损失大大降低,确保我军队伍可以安全的进军,
1954年,我国的现役军人实在是太多了,加上又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国家鼓励军人回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张良荣积极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打算回家建设国家,起初,张良荣被分配到酒厂上班,这个工作在当时算是很好的工作了,但是张良荣却离开了这样一份工作,带着他的功勋回到了家,做起了农民。

回到家中的张良荣很是低调,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自己当过兵和当兵时候的事,时间一久,村民们也就没人提起了。之后,张良荣认识了一个好女孩,并和他结为了夫妻。结婚之后,有些事情便瞒不住了。
结婚不久的一天晚上,张良荣妻子看见自己身上的伤疤,觉得很吃惊,于是问张良荣:“你身上怎么这么多的伤疤啊,看着怎么这么像枪伤和弹伤啊。”知道事情瞒不住的张良荣便和妻子说起了实情,并希望妻子不要告诉任何人。
“这些其实就是枪伤和弹伤,我以前当过兵打过仗,这些就是在那个时候留下来的,现在还有印记在这里。”张良荣对着妻子说。妻子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身上的伤痕,十分的心疼,流着泪对张良荣说:“现在还疼吗?”张良荣看了看妻子说:“早就不疼了,放心吧,不过你得替我保密,不要告诉其他人哦。”妻子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几年后,张良荣便有了孩子,又过了好几年,孩子也慢慢长大了,有一天,孩子在房间里面玩耍,看到那个上锁的柜子,很是好奇,以前在很小的时候,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动里面的勋章,就骗他说柜子里面锁着妖怪,不能打开。
当再次看到这个柜子的时候,小孩子也是特别的好奇,在房间找到钥匙,打开了这个他一直想打开的柜子,看到里面静静地放着一个小盒子,他想打开盒子,却不知道要怎么打开,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抱起盒子找到父亲张良荣,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张良荣打开了这个盒子。
盒子里面放着的,正是那几枚勋章,妻子看到勋章后,不解地问张良荣:“为什么要这么低调?什么也不说啊。”张良荣摸着那一枚枚勋章,说:“这些勋章不是我一个人的,它属于当时的很多兄弟,我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就已经十分幸运了,如果拿着这些勋章去享福,良心上也过不去的。”

听了张良荣的话,妻子很理解张良荣,她知道这是这个男人的坚守,同时,她也十分的感动,感动有这样一位丈夫,于是对着张良荣说:“放心,我会为你保守秘密的。”就这样,一直隐姓埋名60年,他还是这样低调地生活着。
直到故事的刚开始,这件事才被人们所知道,同时也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钦佩他的过往,敬佩他的品质。
在那些老兵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岁月留下来的痕迹,也能看到他们身上散发的光芒,他们身上总是有那么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中国最为危难的时刻,是他们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血泪汗,打开了我们生活的新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用自己的方式,让祖国变得越来越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3-12 06:25:59 |只看该作者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6:53 , Processed in 0.0087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