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军为何守不住泸定桥?火力太弱,后路也被包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6:34: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川军为何守不住泸定桥?火力太弱,后路也被包抄                                                                                2025-02-24 17:30                                        发布于:天津市
   
      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堪称是一场奇迹,当时没有人能想到红军能够强渡大渡河,都以为红军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在1935年5月29日凌晨6点,红军现行突击队抵达泸定桥西岸。而当时的守备川军,虽然是仓促应战,但拆掉了铁索桥上的木板,使得渡桥变得十分凶险,红军方面组织了22名敢死队员,拿着手提机关枪和毛瑟手枪,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发动强攻,奇迹般夺下了桥头阵地,22人中仅有4人牺牲,敢死队突破桥头阵地后,立刻配合东岸的现行部队完全占领了泸定桥,这次战斗在红军长征史上具有战略意义,因为这场战役,红军没有成为第二个石达开,成功突出了包围圈,后来飞夺泸定桥,也成为了红军精神的象征之一。

泸定桥这个地理位置一开始没有受到国军重视,川军发现红军行进方向后,才决定要守住泸定桥阻碍红军,所以派出李全山第38团驻守,这个团的兵力只有区区几百个,他们刚把桥板拆下来,红军就到了,这样的情形是38团完全没有想到的,所以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红军后续支援部队也快要赶上来了,为了不被红军收拾,李团长赶紧带着主力部队开溜,但是这样的话国军也不可能放过他,所以为了掩盖逃兵罪行,他留下一个营的兵力与红军相抗,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

在当时,川军第24军第38团负责泸定桥守卫任务,但他们的待遇及武器都非常差。资源贫瘠的军事不只是西康的第24军甚至是成都及重庆的川军,资源也非常匮乏,队伍内的战况非常不堪,根本就说不上是一支精锐部队。不仅是后勤无法及时补给,单兵作战能力也非常弱,队内的士兵质量也层次不齐,不仅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训练,对于战争中的技战术也没有任何了解。这样的部队与具有顽强抗战精神且历经数场训练的红军相比,无疑是败寇。

在泸定桥战役中,那22位勇于踩着铁索冲向敌军的红军战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永远钦佩和缅怀他们勇往直前甘愿牺牲自己的革命精神。但是,在对英雄进行歌颂的时候,无论是有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不应该放大事实,而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客观描述整个事件。如果是为了塑造更加伟大的英雄形象而不顾事实捏造一些虚假的情节,只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种对革命英雄的不尊重。红军在泸定桥战役中的胜利,让中央红军能够顺利北上,在中国革命史上,这场战役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10:08 , Processed in 0.00715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