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38年,蒋介石设鸿门宴诱韩复榘入局,老韩为啥颠颠的跑去送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1 06:10: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38年,蒋介石设鸿门宴诱韩复榘入局,老韩为啥颠颠的跑去送死?                                                                    2025-03-10 16:57                                        发布于:甘肃省
   
        1938年1月下旬,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华夏大地:山东军阀韩复榘,在蒋介石召开的会议上,以“消极避战”的名义被执行枪决。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人们对此反应不一。
有人拍手称快,认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的职责就是守土卫国。在日军兵临城下之时,韩复榘却畏敌如虎,一路狂奔逃出济南,这样的行为简直是对军人荣誉的践踏。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那抗战还如何进行下去?国家迟早要亡。
然而,也有人为韩复榘鸣冤叫屈。他们认为,韩将军治理山东有方,政绩斐然,总体上说来是个好人。蒋介石杀他,不过是因为在1936年韩复榘站错了队,蒋介石要找借口清除异己而已。

韩复榘究竟是守土军阀,还是民族罪人?蒋介石杀他是公报私仇,还是为抗战着想?这些问题暂且不下结论。今天,我们只来探讨两个问题:蒋介石通知开会的时候,韩复榘有没有意识到危险?如果意识到了危险,那他为什么还要颠颠地跑去送死?要知道,当时韩复榘并没有被剥夺兵权,手握十几万重兵,前去开会并不是他的唯一选项。
先说第一个问题,韩复榘有没有意识到蒋介石会对自己不利?
韩复榘,1891年出生于河北霸州,曾经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冯玉祥外表看起来是个厚道人,但其实脾气并不怎么好,不尊重下属,甚至曾经当众给过韩复榘耳光。到了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手下的高级将领,包括十三太保全部倒戈,被蒋介石收买。这一点,冯玉祥远不如阎锡山。阎锡山很会笼络人心,他手下的将领始终追随他,几乎没有一个被蒋介石挖走。
西北军一众将领摇身一变,成为了蒋介石的干将,韩复榘也在其中。平心而论,老蒋一度对韩复榘不薄。当时西北军将领一窝蜂地投靠了蒋介石,但是能成为封疆大吏的并不多。彼时军阀割据,东三省是张学良的地盘,西北在马家军的控制下,云贵、两广和四川也被军阀控制。蒋介石手中掌控的核心地盘只有长江中下游几个省。
在西北军高级将领中,孙良诚、刘汝明投蒋后继续当军长、副军长,孙连仲和石友三分别担任十三路和二路军总指挥,佟麟阁担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张维玺只得到了一张“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的任命状。只有宋哲元和韩复榘成为了地方大员,前者成为察哈尔省主席,后者成为山东省主席。察哈尔是不毛之地,而山东是人口和经济大省,两者待遇相比,足见蒋介石对韩复榘的器重。
如果韩复榘老老实实,从此效忠委员长,别再玩心眼,也许能得到善终。但是韩复榘不是老实人,老实人能混成军阀吗?再说,他作为叛将,性格多疑的蒋介石对他肯定是提防的。而韩复榘自己也有危机感,唯恐老蒋削弱自己的势力,最终找机会把自己搞掉。
有了这种危机感,韩复榘势必要把山东打造成自己的独立王国,让蒋介石水泼不进。而蒋介石是国民政府首脑,本来就缺乏肚量,也不会养虎遗患,看着韩复榘在自己眼皮底下做大,将来翅膀硬了跟自己作对。要知道,济南与南京虽然不算近在咫尺,但沿津浦路很快便可抵达,基本属于天子脚下,这样的事情万万不能发生。
由此,蒋介石和韩复榘之间一场渗透和反渗透的无声战斗徐徐拉开帷幕。别的不说,山东是经济大省,税赋总是要交的吧?不然国民政府岂不是要拉棍要饭?别忘了,蒋介石事实上就控制那几个省而已。
对蒋介石来说,人事权我可以给你,但是税赋必须按规定向中央上交。然而韩复榘却很贪,偏偏要截留税赋。平心而论,贪来的钱并不是韩复榘自己花了,大部分是用作军费和行政费用。最初,蒋介石只允许他有三万军队,但入主山东之后,韩复榘将蒋介石安排在山东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刘珍年赶走,然后疯狂扩军。短短四年,韩家军兵力扩大了五倍。
这么多军人,是违法招收的,蒋介石肯定不管军费,韩复榘只能截留税收。蒋介石一看山东这么大的省,一年只收那么点税,心中起疑,便自己亲自派人去管理税收,防止韩复榘搞小动作。
韩复榘心下火起,直接派兵去,硬是把盐运使、烟酒印花税局长、税警局长及中央财政部特派员换成了自己人。不光如此,在1935年,韩复榘还直接派人将钦差大臣——国民党驻山东党务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苇村暗杀。
案发之后,蒋介石简直快要气疯,下令韩复榘限期破案,交出凶手。没想到韩复榘接下来的一个举动,更是把蒋介石差点气死。他将蒋介石的另一个在济南的亲信谌峻岑捉了起来,对南京汇报说:“你不是要凶手吗?我抓住了,请问然后该怎么处理?”蒋介石说:“你将他弄到南京,公开审理。”韩复榘挂了电话,冷笑一声。当晚,谌峻岑就被人用一根电线勒死在监狱。
蒋介石闻讯,气得咬牙切齿。但是他最后还是忍了下来,因为日本人对华北虎视眈眈,他只能咽下这口气。之后又发生了两件事,加深了蒋、韩之间的矛盾。
1936年,“两广事变”发生,桂系和粤系军阀向蒋介石施压,要求他停止内战,开始抗战。不甘寂寞的韩复榘积极跟桂系的李宗仁、川系刘湘联系,商定一起反蒋。可是还没有动手,事变便平息了。当年12月,张学良在西安捉拿蒋介石之后,韩复榘秘密去电,对张学良表示坚决支持,哪怕是把老蒋处理掉。该电文被戴笠截获。
你既然玩到这个程度,使得蒋介石不得不对韩复榘动了杀机。全面抗战爆发后,韩复榘作为“山东王”,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面对攻进家门的日寇,理应死战不退。但是他怕军队损失太大,蒋介石会顺势取消番号。因此在关键的时刻,他未作大规模抵抗,将山东拱手送给了日本人。
蒋介石闻讯大怒,意识到杀掉韩复榘一事必须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1938年1月上旬,韩复榘接到去开封开会的通知,于11日前往,很快就被抓,24日又被迅速处决。
会议期间,蒋介石果然以丢掉山东为口实向他问罪,韩复榘口不择言,梗着脖子回答说:“山东丢了我该负责,南京丢了,谁来担责?”这句话没经过大脑,等于是给自己挖坑。守南京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作出的集体决策,而且南京是在浴血奋战之后失守的,跟山东的情况完全不同。你哪壶不开提哪壶,说南京丢失,得罪的不仅是蒋介石,还有所有军队巨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再说了,当时负责守卫南京的,不是老蒋,是唐生智将军,这也使得唐将军对韩复榘的好感荡然无存。
既然韩复榘跟蒋介石有这么大的矛盾,明知道蒋介石不会给自己好看,为何他还要冒险去开会?韩复榘肯定是认为,蒋介石不会因为自己丢了山东而在会场发飙,要自己的脑袋。
几年前,张少帅丢了东北,没有被问责,还担任华北军政长官。1937年,宋哲元丢华北之后,也没有被问责,还出任了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张少帅是东北军的,宋哲元是西北军的,他们都啥事没有,自己是西北军的将领,应该也不会有事吧。
还有那杨虎城,竟然捉拿了蒋介石,犯了这么大的事,后来也只是被勒令出国考察,没有取他性命。韩复榘据此认为,大不了蒋介石让自己下野,剥夺自己的军权。到时候,他韩复榘最多跟段祺瑞那样,下野之后带着金银细软和小妾到租界当寓公,在那里安度晚年。
总之,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韩复榘认为,蒋介石不会对自己大开杀戒。这样的话,他部队内的心腹也不答应,很可能酿成兵变。韩复榘临出发的时候,做了精心安排,说:“如果我回不去,你们就通电全国,向蒋介石发难。”
基于这些考虑,韩复榘才大胆前去开会。没想到蒋介石是个狠角色,断然将他处死。一代枭雄黯然落幕,临死还背了个“畏敌如虎”的黑锅。现在看来,蒋介石杀韩复榘对抗战来说,百益无一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16:44 , Processed in 0.00719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