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豫湘桂战役,百万国军为什么会一溃千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12:47: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豫湘桂战役,百万国军为什么会一溃千里?                   

2025-03-15 11:30                                        发布于:天津市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东南亚已经节节败退。所谓大日本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然而,就在这一年,中国正面战场,却发生了一场耻辱的失败!
当日本发起大规模攻势时,国民党军一溃千里。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损兵5、60万,丢掉了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余万平方公里!
老蒋感叹,“从事革命以来,从来没有受到郭现在这样的耻辱”,“我今年58岁了,自省我平生所受的耻辱,以今年为最大”!
都到这个时候了,怎么还会遭到如此屈辱的失败呢?
正面战场,何至于此?
借口
仗打得这么垃圾,国民党自然要给自己找借口了。
他们找的第一个借口是:精锐用于滇缅作战啦!

美国人赫尔利在延安与我方会谈时,要求八路军、新四军进一步接受国民党的“改造”。
咱们的领导人当场驳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打得如此屈辱,你自己说说,到底是谁需要改造呀?
于是,赫尔利给老蒋搬出了一个借口:这个嘛,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将精锐抽调到了缅甸战场,所以,内地空虚。
这意思,仿佛是老蒋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大局”,才丧师失地的!
实话实说,国民党确实抽调了相当部队到滇缅战场,这些部队也确实是装备最精良的,抽调这些部队对正面战场确实不是没有影响。
然而,你抽调了力量去缅甸,难道是去打德国意大利的吗?打的难道不是小鬼子从中国战场抽调走的“老熟人”吗?
自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日军从中国战场的力量是国民党的数倍!
所以,拿抽调部队去缅甸作借口···也亏老蒋找得出这样的借口!
至于国民党将领,则找出了另外一套说辞作借口。
汤恩伯等人曾汇报:此战,日军大量使用了战车呀!想一想,当年世界第一陆军法国,他们不就是被坦克部队击败的吗?

这意思是:法国都打不过战车部队,何况咱们?所以呀,其实咱们也没那么丢人···
确实,日军在此战中,从欧洲战场学了一些东西,在装甲部队使用上做出一些调整。
然而···“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敌军太狡猾”,国军这套说辞不恰好是他们最后崩溃的“注解”吗?
这套说辞,似乎无需多讨论了。
那么,国军实际的败因何在呢?
腐败
自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尽管又有南昌会战、长沙会战,但总体上,双方基本处于相持阶段,日军因战线过长,不再以大幅扩大占领区为作战目标。
战事没有那么吃紧,国民党的老毛病犯了。
大量的军官,开始作生意,“创收”了。

汤恩伯在一次汇报中,得意洋洋地和老蒋介绍:我们今年搞了多少收入,明年争取再搞多少收入。
老蒋气得无语:你应该做银行行长呀,不该带兵嘛···
看起来,在这些将领看来,日本让美国人去收拾就好了,他们自己只要搞钱就够了。
军官们忙着搞钱,自然无心整顿军队,于是,不但军队系统紊乱、训练荒废,军队的纪律也坏了。
由于系统紊乱,国军的后勤系统乱七八糟。
当时,由于组织混乱,对部队缺乏必要的保障。一些部队,从应征入伍到赶到前线,已经折损大半!据当时红十字会的统计,一些部队从被拉壮丁到行军到前线,死于途中者与抵达前线的比例是11:1!
不打仗,就这样,打起仗来还得了?

由于训练荒废,国民党拉的壮丁普遍缺乏基本的军事训练。不管是射击还是拼刺刀,他们都完全无法与敌人相比!
由于军纪混乱,国民党军队鱼肉百姓,与老百姓的关系非常糟糕。
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仗?
消极抗战的恶果
而消极抗战的思想,则使国民党军更不能战了!
1、防御部署,过分注重“国际观感”。
在美国等国加入对日作战后,国民党在消极抗战思想指导下,似乎只“等待”盟国击败日本,已不把驱逐日寇视为本国军队必须完成的任务!

因此,在作战指导中,高层不立足于靠自己击败对手,过于注重所谓“国际观感”。
因此,国民党在兵力部署上,舍不得主动放弃城市,处处设防,无法形成集中!
所以,日军总结:日军在总兵力上弱于国军,但在具体作战中,每次都能形成绝对优势!
如此部署,不但击败不了对手,就连所谓的“国际观感”也守不住呀!
2、内部矛盾。
不把对外作战视为第一紧迫的事情,自然把内斗视为第一任务了!
一方面,他们加强对我军的监视、摩擦。
另一方面,他们内部矛盾还十分尖锐。
或许是为了防止战区指挥官“拥兵自重”,老蒋各个战区的高级指挥官都由各自矛盾很深的高级将领组成。

河南地区,一把手蒋鼎文和二把手汤恩伯矛盾尖锐;湖南地区,薛岳与赵子立、张德能关系紧张···
下面的各级指挥官,自然也各有各派,各有各利了!
因此,各战区军令不一,各不相下,一盘散沙!
这样的军队,怎能打仗呢?
可以说,在日军进攻之前,消极抗战、腐败的国民党军已经混乱不堪了。
而日军进攻,则使所有矛盾、问题毫无悬念的集中爆发!
豫中会战
1、消极抗战,有情报无准备。
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调兵遣将,动作很大。

国军不是瞎子,对方这么大的动作,还是看得到的。
因此,国民党情报部门已经给出,对日军的规模、路线都做出了基本准确的分析。
然而,消极抗战的思想,使国军高层还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徐永昌认为:日军要在太平洋、东南亚用兵,能力有限,最多对湖南用兵,对河南地区最多只是佯攻。
老蒋则给部队发出指示,不过,老蒋只是发出了一个“提醒”,没有做出任何实质的命令。
前面已经提到,汤恩伯和蒋鼎文关系紧张,此时又各有意见,因此,指挥系统没有任何决策效率可言。
因此,尽管国军已经得到了日军要大举进攻,但国军除了内部争吵,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调整···
2、混乱指挥,一败涂地。
日军发起进攻后,蒋鼎文和汤恩伯意见不一,你说要守这里,我说要守那里,结果部署混乱,连遭败绩!
老蒋痛斥蒋鼎文,亲自下场指挥!
老蒋的指挥风格是出了名的勤奋,他不但指挥集团军、军,甚至直接跟团、营一级发出指示!
如此,前方将领的自主指挥权几乎完全被剥夺,一个团的调动都要请示老头子···
由于指挥系统混乱,所以,下面的部队十分“谨慎”,只认“中正手启”的指示,至于其他什么军令部、军政部,甚至后勤部的命令,都不好使!

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事情纷繁复杂,委员长哪里指挥得过来呢?委员长一个人指挥不过来,下面的指挥官的话又不好使,自然乱七八糟,一败涂地了!
对面的日军,则集中兵力,或正面突击,或者迂回包抄,引发国军战线系统性崩溃!
3、军民关系糟糕,洋相出尽!
此时,原本就紧张的军民关系,集中爆发了!
当时,河南的百姓称:“水旱蝗汤,河南四灾”,早已经受不了汤恩伯军的欺压。
如今打仗还如此无能,百姓自然十分愤怒!
因此,调动中的国军,“沿途遭到民众包围袭击,甚至缴械”!
在自己的国土上,被自己的人民缴械,陷入了自己人民的汪洋大海!这是怎样垃圾的军队呀!
河南会战,37天,丢掉38座城!
丢人!
长衡会战
1、判断失误,准备不足。
仗打到这个时候了,日军必然要在湖南方向发起进攻,这几乎不需要什么情报来提示了。
因此,从上到下,都认识到,湖南必有决战了!
然而,国军混乱的决策系统,还是导致他们的准备几乎等于没有···
名将薛岳,此前在长沙三战日军,对战场形势有自己的判断。

他认识到,此次作战,日军的规模远大于此前三次长沙会战,因此,希望委员长从3、4、6、7战区调兵来援,充实兵力。
然而,委员长只从6战区调了一个师过来,再无提前调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军高层再次低估了日军的决心。
前面说到,徐永昌在河南会战前,认为日军主攻湖南,佯攻河南。现在,日军既然在河南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徐永昌遂又提出意见:以日本的实力,河南会战后,不可能再立刻以太大兵力打湖南!
老蒋自然也低估了日军的决心!
如此,开战前,国军的调整却十分有限。
这几乎注定了:仗一打,国军就要再次陷入被动了。
2、被捅破的“天炉”,全局被动。
薛岳将军此前在长沙三战日军,打出了威名。
这些作战中,薛岳将军形成了自己的“天炉战”思想:即主力在前节节抵抗后转入两翼,袭敌后路、侧翼,形成“天炉”,待敌深入到长沙附近时,再进行决战。

过去,日军兵力不足,往往孤军深入,等攻到长沙时,往往前方坚城难攻,后方补给线不畅的不利局势。
然而,此次,日军兵力雄厚。他们一线部署5个师团并列,另以3个师团部署于二线,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基干兵团部署于两翼,以保卫其侧翼、后方。
如此,薛岳将军的外侧作战难以展开,而长沙城兵力又严重不足。
“天炉”被捅破,长沙迅速失守!
此后,就是惊天动地的衡阳保卫战。
衡阳保卫战,守军打得坚决勇猛,坚守了47天,给敌重大打击。

然而,由于国军主力在两翼,被日军所阻,因此进展缓慢,无法支援衡阳。
最后,衡阳失守,会战失败!
衡阳保卫战期间,守军打得坚决,外围部队作战也比较积极,因此,给日军相当打击,但是,由于战略布局上的失误,整个作战在被动局面下展开,国军兄弟的英勇奋战终究改变不了失利的结局。
3、多头指挥,紊乱不堪。
开战前,老蒋只增调了1个师到湖南,但开战后,老蒋还是从各战区调集重兵过来,试图在衡阳与敌决战。
然而,仓促之间,国军指挥系统紊乱的问题暴露得非常充分。
衡阳保卫战期间,守军奋战于内,关键是外围各军能否突破日军。
此时,老蒋会越级指挥;侍从室主任林蔚也可以以蒋名义发号施令;第九战区司令薛岳也有权指挥各部;负责外围作战指挥的李玉堂等集团军主官也有指挥下属的权力,此外,老蒋又让白崇禧负责协调指挥衡阳、桂林作战···

然而,白崇禧的意见与老蒋不一,薛岳的意见又与白崇禧不一;李玉堂的意见又与薛岳不一···
所以,各作战部队,往往同时接到自相矛盾的命令,无所适从···
结果,有的部队借老蒋的命令抵制薛岳的指挥,有的部队处于派系利益只服从白崇禧的指挥···
自然,无论是蒋介石还是白崇禧、薛岳,任何人的企图都无法得到正常的执行,国军参战兵力虽多,但依然是一盘散沙!
参战官兵是英勇的,但高层指挥是灾难一般的···
桂柳会战
衡阳失守后,广西成为下一步焦点。
广西多山,桂林城防坚固,老蒋本以为至少能守三个月。然而···还是迅速惨败!

参加广西作战的国民党军,多为湖南作战退下来的军队。
很多时候,败退之军,本应有报仇雪恨、同仇敌忾的豪情。
然而,据张发奎回顾,当时,各败军士气低落,战斗意志已经动摇了。
其实,动摇的,不是士兵,而是中高级指挥官!
许多指挥官,已经在连续失败后,畏敌如虎,不敢再战了!
广西作战,首战在全州。
老蒋让嫡系93军驻守,该部配属美式装备,战斗力不弱。老蒋令其死守3个月。
然而,敌人来战,该部指挥官陈牧农焚烧仓库逃走··广西的门户被迅速打开了!
其后,日军攻桂林。
桂林坚固,白崇禧认为可守6个月,老蒋下令坚守3个月。
然而,仅2日,国军突围,桂林沦陷···
当然,此战的败因,还有不少,尤其是指挥、调度上,问题也颇多。
然而,参战部队士气如此,谈其他都是奢侈的了。
不说也罢!
这,就是战败与溃败的区别所在!
即将丢掉的“天下”
豫湘桂战役,日军实现了几乎所有的战役企图。
然而···日军依然无法实现其打通交通线,改变被动局面的的战略意图。
这表明:日本的战败,已经注定!

然而,对国民党来说,即便如此,这个“天下”,也不再属于他们了!
豫湘桂战役期间,明明是在中国的国土上作战。可是,日本的“便衣队”却在横行无忌,而国民党军,除王耀武部组织的便衣队外,几乎没有能够开展战斗的···
不仅如此,国民党军甚至沿途还受到民众的攻击、缴械!
这些情况表明:国民党,已经失去了民心!
失民心者,必然要失去天下!
豫湘桂战役,国军败得很惨,很屈辱。
然而,无论是在洛阳,还是在衡阳,英勇的中国士兵都表现得光荣而坚强。
国民党统治者,配不上这些英勇的士兵!
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国民党都常常出现溃败!
他们不是败于对手的强大,而是败于自己的腐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8:11 , Processed in 0.0082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