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雨剪春韭,杜甫写下盛唐最暖烟火气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14:0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夜雨剪春韭,杜甫写下盛唐最暖烟火气                         

2025-03-15发布于:山东省
   
老张侃诗词,半年的时间,解读唐诗三百首所有作品,敬请期待。
乾元二年(759年)春夜,洛阳城外的山道上,杜甫踩着泥泞踉跄而行。此时的杜甫已经晚年,安禄山的叛军铁蹄刚踏破长安,空气中仍弥漫着焦土的气息。

当他叩响卫八处士的柴门时,门缝中漏出的烛光,成为整个盛唐最温暖的坐标。
这就是唐诗三百首之一《赠卫八处士》的写作背景。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一切就如同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样,虽然此时不是生死,但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能活着已经很不容易。

杜甫在这里也写到了人和人之间因为战乱无法再次相遇的苦痛。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开篇就很拿人。参商二星永不相见的宿命,恰是安史之乱中千万离散家庭的缩影。
据《新唐书》载,至乾元元年,全国户数从开元盛世的891万锐减至293万。当杜甫写下"访旧半为鬼"时,他自己也是百味杂陈:房琯、郑虔、苏源明...这些曾与他共饮曲江的文坛挚友,如今都成了新鬼。
而后面的“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更是写出了时间飞逝。

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还在于"夜雨剪春韭"的。唐代农书《四时纂要》记载:春韭需在子夜雨后采摘,此时叶尖垂露未散,鲜嫩度最佳。
卫八处士手持竹剪的身影,那是战乱背景下难得的烟火气,也是杜甫人生中难得的温暖。
当新韭在陶甑中蒸腾起热气,"黄粱饭"的香气与"十觞酒"的醇烈,在烛光中编织出短暂的安全感。
结尾"世事两茫茫"的苍凉,恰似安史之乱的隐喻——战火终会熄灭,但人生的无常永远如影随形。
唐诗三百首,写的是诗人的人生,也是人生的诗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6:11 , Processed in 0.00883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