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评价这两位好友?周总理:老舍不会炒菜,程砚秋的性格太清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7 07:22: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何评价这两位好友?周总理:老舍不会炒菜,程砚秋的性格太清高                                                                  2025-04-17 04:00                                        

发布于:天津市

世上有这么一种友谊,名字叫做神交。
朋友之间,可能不会常常呆在一起,更不会常常联系,但是却丝毫不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
很显然,周总理和这两位艺术家的友谊便是如此。
那周总理到底是如何和这两位好友相处的呢?
对于这两位好友,周总理又是如何进行评价的呢?

邓颖超、周总理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周总理和著名文学家老舍、以及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的相交故事。
周总理和老舍
说起周总理和老舍的友谊,大约要追溯到40年代初了。
那还是抗日战争的时候,当初周总理和其他在重庆的共产党领导人主张进步思想,就是这个契机,吸引了老舍。
随后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期间,周总理满含深情地说道:
“老朋友现在就差老舍了,请他快回来吧!”
周总理对老舍的感情打动了文坛众人,随后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联名给老舍写信,请他尽快回国。

郭沫若
1949年的时候,老舍正在美国讲学,当收到郭沫若等人的信件后,老舍二话不说立马启程回国。
不久之后,老舍当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也算是众望所归。
回到北京后的老舍,决定写一本描写北京南郊一个贫民区变化的话剧《龙须沟》。
很多人质疑老舍去美国待的时间太长了,可能已经写不出来关于北京变化的文字了。
但是周总理却十分相信老舍,还大力支持老舍埋头创作,摒除杂念。
当初老舍离开北京的时候,还是垃圾污水满地可见,回来之后却是楼宇鲜花四处,这让老舍感到陌生。

老舍
但是北京毕竟是老舍的家,凭着对北京的热爱和记忆,老舍喘息未定,不久便创作出《龙须沟》这样的伟大作品。
《龙须沟》的创作是对旧社会的控诉和对新社会的歌颂,一经问世,立马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和喜爱。
尤其是周总理,对《龙须沟》这部戏十分喜爱,因此还向毛主席大力推荐了这部戏。
1951年春,毛主席和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龙须沟》的演出。
《龙须沟》问世之后,周总理继续大力支持老舍创作,老舍也继续创作了10几个剧本,还写了一些别的文章。
但是当写到《春华秋实》的时候,老舍却开始犹豫起来,甚至大拆大改十次之多。

老舍
为此,周总理特意约见老舍,谈了一下对《春华秋实》创作的瓶颈,老舍分析道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对产业工人和资本家都不熟悉;
第二、运动刚刚开始,很难看清运动的全貌;
第三、政策性太强,容易写成政治报告,忘了故事性和完整性。
周总理听完之后,决定亲自观看这个戏的彩排现场,在彩排结束后,周总理又对剧本、导演和演员提出了意见。
随后,周总理又亲自赶到老舍处,对老舍详尽地解释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
为了让老舍放心,周总理又吩咐老舍尽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作,完全不需要将这部戏作为政治宣传。

右一为老舍
在周总理的帮助下,老舍放手一搏,利用自己一向擅长的幽默风格语言来写这出戏。
很快,一部有血有肉的戏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而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周总理的帮忙。
周总理不仅关心戏的内容,还以内行的眼光帮忙检查戏之外的东西,例如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等。
早年间,周总理曾在天津上过学,当时学校的舞台上,周总理是毫无疑问的一把手。
不仅擅长导演,还擅长演戏,是舞台上面的“千面之王”!
所以后来当《春华秋实》再一次彩排的时候,周总理又亲自去监督查看。

周总理
当彩排到中间的时候,周总理忽然喊停,大家立刻停下,等待周总理的指示。
只见周总理对扮演资本家女儿的演员走了过去,这位演员以为是自己哪里演得不好,急忙询问周总理是哪里有问题?
周总理忽然开口问道:
“你演这一场戏的时候,是否感到不舒服?”
这位演员先是一怔,随后回答道:
“是有点别扭。”
周总理点了点头,继续落座看戏。

老舍
几天后,周总理给老舍去了一个电话,电话中,周总理婉转地说道:
“那一场戏恐怕有点什么毛病。”
随后老舍检查了那一场戏的台词和走位,果然发现有一些问题,但是周总理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用周总理的话来说,这只是一个供作者参考的看法,绝对不要做成把个人意见强加于人。
说了《龙须沟》,又说了《春华秋实》,其实在老舍的作品里,周总理最喜欢的还是1958年老舍写的《茶馆》。
这部戏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没有进步意义,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

《茶馆》剧照
周总理得知争议之后,决定先去首都剧院看《茶馆》彩排。
彩排结束后,周总理大力支持《茶馆》一定是一部好戏,既能反映历史,又能教育年轻一代。
正是因为周总理的这句话,《茶馆》才得以上演,而且日渐演红,还成为了老舍的经典之作。
尤其是《茶馆》的第一幕,周总理是最为赞赏的,原因有三:
情节动人;
艺术成功;
表演精彩。
老舍曾询问周总理为何对《茶馆》如此喜爱,周总理回答道:

周总理
“应该让年轻一代人看看《茶馆》,让他们知道在旧中国世道有多坏,年轻人都应该对旧社会有形象的了解,光靠讲道理是不够的。”
这一部一部作品的积累,不仅奠定了老舍大师的称谓,更是加深了周总理和老舍两人的友情。
1959年,周总理登门拜访老舍家。
老舍和夫人胡絜青住在北京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那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
这一天,周总理听说老舍身体有些不太好,便打算登门拜访,看看好友的身体情况。
敲门之后,是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来开的门,周总理一进门便笑着“批评”道:

胡絜青
“老舍病了,为什么不向我报告?”
老舍夫人笑了笑,赶快把周总理迎进门来。
两位好友相聚,都有一肚子说不完的话,到了晚饭时分两人仍然是意犹未尽。
于是老舍和夫人便打算留下周总理吃一顿便饭,但是厨房也没什么菜,也给周总理做不了什么好吃的。
周总理看出了老舍夫妇的尴尬,便抢先一步说道有什么就吃什么。
随后老舍和夫人亲自下厨给周总理做了一顿饭,其实也没有什么饭,就是一盘炒鸡蛋和一碟子干鱼。
周总理、邓颖超
不过周总理丝毫不介意,吃得津津有味,随后周总理对老舍夫妇笑着说道:
“你们是知识分子出身,不会炒菜。”
老舍夫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是三人还是吃了一顿非常美好的晚餐。
很遗憾的是,这段神交友情只持续到了1966年。
1966年8月24日,老舍去世,周总理十分悲痛,既感到遗憾,也感到无能为力。
后来在1975年的8月24日这一天,周总理正在北海公园散步,当看到远处的风景时,周总理忽然又想起了这位好友。
相信老舍先生,也能感知到周总理的思念吧!
周总理和程砚秋
说完老舍先生,我们再来说说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

程砚秋
相信大家都知道,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为京剧界的四大名旦,是解放时候最大的名角。
其实梅兰芳也和周总理有过相交,但是论起友情,还是程砚秋最为深厚。
1948年年底,解放军包围北平,准备即将解放北平!
此刻在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四处霸占城内的房子,就连程砚秋的房子也不例外,所以只要是穿军装的,程砚秋一家都没有好印象。
一天,有人正在敲程砚秋家中的大门,此时程砚秋刚刚出门办事,所以便是小徒弟去开的门。
开门之后,只见一位黑发浓眉的长官询问道:
“程先生在家吗?”

程砚秋
小徒弟摇了摇头,回答师傅出去办事了,并没有在家。
这位长官只好有些遗憾地说道那就给程先生留个纸条吧,说着便写下一行字交给了小徒弟。
随后这位长官便离去了,小徒弟也把这几位送出了门。
关上门后,小徒弟才有时间看了看纸条上的字:
砚秋先生:
来访未晤,适公外出,甚憾!此致敬礼!
周恩来
小徒弟不由得大叫一声,原来是解放军中大名鼎鼎的周恩来啊!

周总理
等待程砚秋回来后,小徒弟急忙奉上纸条,程砚秋打开纸条一看,先是笑了笑,紧接着就是责怪小徒弟怎么连茶水都没有招待呢?
不过这也怪不得小徒弟,毕竟在小徒弟的眼里,大官怎么可能这么平易近人呢?
这次虽然遗憾没有相见,不过幸好晚上演出的时候,周总理和程砚秋还是见到了,这也是两人的第一次相见。
8年后,也就是1956年,当时程砚秋作为人大代表团成员前去访问苏联。
回国途中,程砚秋正好与从波兰回国的周总理同坐一辆火车。
于是,周总理便主动询问程砚秋是否考虑入党问题,自己可以帮助程砚秋入党。

周总理、朱德
程砚秋先是感谢了周总理,但是又有些犹豫地回答:
“旧社会养成我个人奋斗,嫉恶如仇的秉性,这有好的一面,但是也得罪了不少人。”
用程砚秋的话讲,这是程砚秋最大的缺点。
周总理则是不以为然,主动劝解程砚秋缺点是可以克服的,还列举了许多程砚秋的进步事迹。
程砚秋十分感动,看着周总理如此关心自己、理解自己,不由得激动地说道:
“周总理,我早就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了,我也朝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只是我还没有为自己找到入党介绍人。”

程砚秋合影
周总理直言:
“我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周总理的关心彻底感动了程砚秋,他没有想到周总理居然如此亲切,如此尊重自己。
回国之后,程砚秋立马向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1957年又写了入党申请书。
在党组织要讨论程砚秋入党问题的前天,邓颖超特意请程砚秋夫妇在中南海吃了螃蟹。
饭后,周总理、贺龙和程砚秋在另一间屋子里谈话。

贺龙
周总理开门见山地说道:
“砚秋同志,前几年,我曾指出你的性格孤僻,清高,不愿意与旧势力同流合污,这在旧社会是个优点,但到了新社会,不顺应历史潮流,心胸狭窄,不注意团结群众,就会脱离群众,与新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你这个缺点,这几年有所克服,但还要继续努力......”
周总理的一番话诚心诚意,程砚秋完全感觉到了。
程砚秋也知道,自从1927年周总理介绍贺龙同志入党后,30年来,周总理再没有介绍过任何人入党。
而程砚秋便是这一个例外!
所以程砚秋完全知道周总理对他的器重和希望,程砚秋也倍感荣幸。

周总理
随后周总理笑着对程砚秋叮嘱,希望程砚秋可以克服缺点,争取又红又专,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语重心长,言简意赅,寓意深邃。
这些话既表达了周总理对程砚秋的关怀之情,又充分体现了周总理对于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信任。
程砚秋不禁流下了泪水,向周总理表达了自己一定会永远忠诚遵守党的一切,为人民永远工作。
1957年11月11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支部接受了程砚秋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11月13日,程砚秋收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来信:

程砚秋
砚秋同志:
我在你的入党志愿书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意见:程砚秋同志在旧社会经过个人的奋斗,在艺术上获得相当高的成就,在政治上坚持民族气节,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这封信,程砚秋一直保存的很好。
对于周总理的期盼和鼓励,程砚秋也在心里暗自决定一定要继续努力,热心传授和推广自己艺术上的成就。
而程砚秋和周总理的这段神交往事也至今被奉为佳话!
谨以此文,纪念周总理与两位至交好友的友情岁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8:14 , Processed in 0.0083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