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首冷门送别词,开篇便直击人心,后两句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永久收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8 07:34: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首冷门送别词,开篇便直击人心,后两句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永久收藏                  

2025-04-17 16:09                                        

发布于:四川省
   

离别是每个人生命中都要经历的渡口,承载着数不清的不舍与牵挂。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离别的愁绪总是相似,让人黯然神伤。

今天分享的是徐昌图的一首《临江仙》,跟着词人的笔触,拉回那年那天,感受那份深沉而又无奈的离情别绪。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词的开篇便直入主题,简洁有力地点明了离别的场景。 为整首词营造出一种离别的伤感氛围。
词人饮罢饯行酒,与友人辞别西去,感慨万千,怨恨这种漂泊不定,短暂而又虚浮的人生。
"长恨"一词,暗示了“饮散”之后“西去”这样的场景,经常上演。表达了词人对这种漂泊人生的感到深深厌倦与无奈。
而恨字前面加一个“长”字,更是将这种情感深化,让人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回头烟柳渐重重。”
词人别情依依,忍不住的回首望去,送行的人已经不见了,只有那岸边柳树像是笼罩着一重重烟雾,遮住了视线。
"回头"二字极为传神,勾勒出词人依依不舍的形象,那一回首,满是牵挂与不舍。
一个"渐"字,如同电影镜头一般,缓缓推移,随着词人远行的船只,距离拉开。
岸边的柳树从最初的清晰可辨,到慢慢被一层似有若无的烟雾笼罩,再到最后变得越来越朦胧,直至重重叠叠,模糊不清。
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能真切地感受到词人所处的情境。
“烟柳重重”将词人无形的离愁,通过烟柳具象化,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词人内心的苦闷与愁苦。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往前望去,辽阔的天际漂浮着几丝淡云、孤雁远去,给人一种空旷、渺茫之感。
让人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天地之间,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助。
寒日西沉、晚霞映天,又为整个画面笼罩上一层凄美而又苍凉的意境,更是唤起了词人念乡思亲的凄伤之情。
“淡云”与“孤雁”既是词人所见之景,亦是其内心世界的映照。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词人内心的落寞与哀愁。
那丝丝淡云,轻盈缥缈,无所依傍,恰似词人此刻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而孤雁形单影只地飞向远方,这与词人离别后独自踏上旅程的孤寂何其相似。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词人踏上了漂泊之路,水路迢迢,暮色苍苍,不禁自问,今夜画船将停在什么地方?只见船已平波万顷的淮水上,一片清月迷漾。
这句也让我想起了柳永的那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给人一种给人一种迷茫、冷清之感。

"酒醒人静奈愁浓。"
词人内心的愁绪无法排解,只有借酒消愁方能解忧,可一旦酒醒人醒之时,愁绪只会愈发的浓烈,难以排遣。
“奈” 字写出了词人对愁绪的无奈与无力感。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结尾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羁旅之愁。
词人倚着孤枕,对着残烛,转辗反侧,难以入睡,好不如容易入眠了。
寻好梦,却难寻,五更时江上风起,一阵轻浪又将他从梦中惊醒。
如果说离别是无可避免的,那么,愿我们能在痛苦里学会安静与珍惜。
附上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五代 ·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1:45 , Processed in 0.0078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