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总理宴请喜剧大师卓别林,酒过三巡:您能送我一瓶茅台酒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06:16: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周总理宴请喜剧大师卓别林,酒过三巡:您能送我一瓶茅台酒吗?                                                                      2025-05-06 16:49                                        

发布于:天津市
   
1954年,在瑞士的花山别墅中,两位和平爱好者进行了一场长达7个多小时的会谈,
一位是
周总理
,另一位则是著名的喜剧大师
卓别林

只听饭桌上欢声笑语,
随着酒杯碰撞的声音不断响起,卓别林似乎有些不胜酒力了
,于是,他便向周总理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您能送我一瓶茅台酒吗?”
“远来是客,我早就为您准备好了,还有一些别的吃食也请您收下吧。”
那么,周总理和卓别林为何要见面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见证这段历史的真相。

喜剧大师的养成
卓别林不仅是喜剧之王,还是一位致力于和平的艺术家
,他参演的默片都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资本家的丑恶嘴脸,以及工人们的悲惨遭遇。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喜剧大师,
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

卓别林于1889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艺术家庭,父母都是职业歌手。
但自从母亲有了婚外情并意外生下一个孩子后,他的美好生活就戛然而止了。
父母离婚后,他被判给了母亲抚养,
因为家庭贫困,他在贫民区渡过了自己的童年
,从小就见惯了不三不四的混混和举止粗俗的大人,就连老师都是一副看不起人的模样。

幸而母亲没有放弃对他的言传身教,常常会在他品行不端的时候及时纠正他,
父亲在闲暇之余也会带他去看戏,以此来激发他的艺术天分

许是天赋异禀,
不满10岁的卓别林成功进入了著名的兰开夏剧少年团
,在这里,他以精致的样貌和灵活的身姿吸引训练员的目光。
到了圣诞节这天,
训练员还帮他争取到了舞台剧
《灰姑娘》
中的重要戏份
,而由他饰演的黑猫活灵活现,惹人发笑,老师也对此赞不绝口。
“这个孩子,他很有表演天赋,喜剧或许是他的出路,倘若好好培养的话以后必成大器。”

但可惜的是,
他的演出之路随着父亲的去世而中止了
,此时他不过12岁。
在未来的几年中,卓别林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他卖过报纸,理过头发,当过黑心工厂的童工
,即便他拼尽全力,最后还是因没有钱交学费而被迫退学了。
此时卓别林前途堪忧,
但哥哥知道此事后,便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将他送进了伦敦的巡回剧团
,他也因此拿到了报童的角色。
于是,他的能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但该剧团人才众多,他饰演了“报童”整整两年
,可他也没有一丝不耐,这就让剧团的团员们对他无比赞赏,还主动教他如何演戏。

两年后,
卓别林已经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舞台剧演员
,名声也渐渐传开。
五年的舞台生涯和儿时的悲惨生活,使他的表演有血有肉
,团长见他不是池中物,便主动推荐他去戏院参演话剧。
凭借团长的推荐信,
卓别林在杂耍戏院有了立足之地,甚至担任了多场演出的主角
,两年之后,他得到参加巡回演出的机会,还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其中不乏有权有势之人。

借此,
他决定到美国开展新一轮的演艺生涯,还紧锣密鼓的参演人生第一部喜剧片
《谋生》
,在获得满堂喝彩后,他又拍摄了许多喜剧电影。
有一次,
卓别林出席了公司组织的签名会
,既有富人来给他捧场,也有许多贫穷工人和童工来讨要他的签名。
但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不停地在驱赶这些工人,他忍无可忍便夺下了保安的警棍。

“够了!我的演出和签名不是富人的专属,他们同样可以欣赏,人类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不要看不起这些工人!”
后来,
他甚至与一些工人成为了朋友
,并从这些工人的口中得知了如今更加严峻的就业条件,以及资本家在对他们进行怎样压榨,卓别林也从中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
于是,卓别林尝试着用喜剧来表现美国工人的悲惨生活,
《流氓》
这一喜剧片奠定了他的喜剧核心
,资本家和工人被他有血有肉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却没有人感受到他是想表现社会的不公。

随后,他趁热打铁出演了《工作》和《警察》等喜剧片,
被资本家压榨的工人因这些喜剧驱散了心里的阴霾

有些掌权之人看出了他的真实意图,开始有意识的改变工人的糟糕环境
,自此,他也成为了影响美国政治的一种因素。
同时,卓别林的喜剧片也传到了中国,而上海首先播放了这些影片,当时的周总理正在上海闹革命,
他了解到了卓别林喜剧的核心思想,便想着何时与他能见一面

此时,卓别林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制片厂,在喜剧上也有了极高的造诣,恰好当时的
梅兰芳
也是艺术大家,
他们机缘巧合之下进行了两次会面,并成为了好友

1930年,梅兰芳随团到美国洛杉矶进行演出,卓别林早早就安排好了洗尘宴等着他光临,此次两人交流了许久,
在宴会接近尾声时他们进行了合影,而卓别林还在照片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待我下次巡回演出的时候,首站肯定选在中国,到时又能和您谈论艺术了,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会面了。”

因此,到了1936年,卓别林特地将自己的蜜月旅行安排在了中国上海,梅兰芳成了东道主,
为了尽到地主之谊,他带卓别林参观了上海著名建筑并观看了京剧

当时的上海极不安定,
百姓们不是饿死街头,就是被官兵活活打死
,对此,卓别林只是叹了口气。
“我以为美国工人的生活已经够悲惨了,没想到中国人民才是真正泡在苦水里的!”

待他回国后,立即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喜剧影片,
这些影片巩固了他喜剧大师的地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美国政府的迫害

因为,
卓别林的喜剧中存在着赤裸裸的政治讽刺,激起了工人的反抗
,不得已之下,他只得到瑞典避风头。
而周总理此时参加了
日内瓦会议
,暂时居住在瑞典的花山别墅中,想到毛主席等人在为新中国的艺术发展而苦恼,他便打算与卓别林见一次面。

伟人与大师的会谈
1953年,卓别林获得了国际和平奖,次年,周总理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促成了印度问题的和平解决。
因此,
面对周总理的邀约,卓别林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而周总理等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还为他准备了徐悲鸿和齐白石的画册,以及中国的名茶、名酒和影片《梁祝哀史》。

当天,周总理携夫人
邓颖超
在门口等待着,当看到卓别林的车缓缓驶来时,
周总理两步并做一步,亲自为他打开了车门

而卓别林也是难掩激动,满脸通红,紧紧的握住了周总理的手
,一切尽在不言中,而一旁的摄影师也拍下了这一宝贵画面。
在宴会开始前,周总理曾与卓别林进行过一番交谈。

“先生一直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这从您各个作品中就能看到出来,您用近四十年的时间为底层人民发声,却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这实在令人寒心!”
“不过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又是相似的,我们都在为底层人民的不公待遇而奔走呼号,也同样受到美国的打压,但我们已经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了,您获得了和平奖,我们和平解决了印度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为了胜利而干杯吧!”
宴会开始后,
丰盛的菜肴摆满了餐桌,而几瓶茅台也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卓别林对此非常感动,特地为周总理夹菜添酒。
许是酒水拉近了二人距离,卓别林主动向来总理询问了中国抗日战争始末,
而周总理为了更好表现抗战的不易和日军的残暴,还在讲解中附上各种照片

当他看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时,不禁气愤得拍案而起。
“这就是一场屠杀,一场不亚于希特勒消灭犹太人的屠杀!我自以为我已经见证了许多惨剧,可中国人民却一次次刷新我对悲惨这一词汇的认知,你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而后,
卓别林听周总理讲述了红军长征的故事
,而他对周总理等人也更加敬佩了。
另一边,
邓颖超向卓别林的夫人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服饰
,并将自己亲手缝制的围巾赠予了她。

在宴会进行到高潮时,卓别林已经醉意上头,一杯又一杯的喝着茅台酒。
“这酒真好喝啊!一点都不亚于我喝过的那些名酒,您能送我一瓶茅台酒吗?我想带回去给他们尝尝中国的味道!”
一旁的夫人听闻此言,立即推了他一下。
“你真是喝多了,你以为你在和朋友吃饭吗?这可是中国的领导人!”

但周总理却摆了摆手,对此没有丝毫的介意。
“您言重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先生能够喜欢我国的酒水是对我最好的尊重!中国向来好客,我早已为先生准备了好礼,正是这两瓶茅台。”
说罢,他便让警卫员将包装精美的茅台酒交给了卓别林,并在其中附上了一张毛主席的照片。
正所谓礼尚往来。
卓别林也为他们准备了礼物,除了名烟名酒,还有一本写满《梁祝哀史》感悟的笔记。

随后,
卓别林激动的跳起鸭子舞,再现了喜剧片中的经典动作
,而周总理像是受到了什么启发,突然一拍大腿。
“我怎么忘了这件事!我还给您准备了北京烤鸭,它的味道可不亚于茅台酒!”
但卓别林此时却突然面露难色。
“鸭子是我的老师,你们认为滑稽的动作都是它教给我的,我怎么可以把老师当做食物呢?”

说到这里,一盘热气腾腾的北京烤鸭就被端上了餐桌,
卓别林闻到烤鸭的香味之后便连忙改口

“美国和英国的鸭子才是我的老师,中国的不是,那我就收下您的心意了!”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笑出了声,周总理让人将剩下一只烤鸭打包,当做礼物送给了他,
卓别林可谓是满载而归,而周总理也借此打开了艺术交流的大门

在卓别林的帮助下,新中国的许多艺术家都能够免费到英国和瑞士等国家进修
,他还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了他们,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中国艺术的发展。

不知过了多久,
美国改变了对卓别林的态度
,不仅主动尊重他为美国喜剧大师,还将他的作品视为经典保留了下来。
除此之外,
美国还免去了他前往大多数国家需要的通行证
,这也就方便了他宣传和平。
与此同时,
周总理在促进新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世界和平的走向
,还时常与卓别林通信,点亮了国家领导人与艺术大家之间友谊的明灯。

为和平而努力
周总理与卓别林在“和平”这一问题上付出了毕生心血
,可惜的是,直到他们离世,仍然没有看到世界和平的景象。
如今,距离他们离世已有了几十年的光景,
但世界上仍有一些国家处于战乱之中

对此,
以中国为首的反战国家,仍在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
,但有些好战国家却在一昧的煽动民族矛盾,制造战争。
从最早的越南战争,到朝鲜战争,再到日内瓦会议,他们一直在挑战我们的底线。

今人当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曾经的屈辱的历史为动力
,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促进中国的发展,将世界和平做为终极目标,努力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武力桎梏。
想要实现世界和平路途还非常遥远,唯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只要人们信仰和平,众志成城,那么实现这将不再是一场梦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先辈们所做出的的努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4:26 , Processed in 0.00858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