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温古诗词: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9 07:11: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重温古诗词: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2025-05-08 06:10                                        

发布于:河北省
   

《居竹轩》
倪瓒〔元代〕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大意:
春天的江水旁,翠绿的竹子像云一般繁多,我就住在靠着竹子和江河的简陋屋舍。
台阶前即将破土的竹笋试图侵入道路,雨后树叶垂下,它们的阴影意欲遮掩四周。
在花的叶子旁边,一只黄鹏在喃喃低语,靠近人类的白鹤,依然能被驯服驾驭。
我在远处知晓,有超然恬静的人已将声色等娱乐事物抛诸脑后,整个房间内弥漫清风之气,丝毫未有贫困之忧。
赏析:
诗的首联以翠竹如云、江水泛春为背景,点出诗人选择依竹而居的江滨小屋;
“结茅依竹”点明居所选择,竹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精神栖居的物化象征,暗含“以竹为友”的隐逸之志。
颔联写竹笋破土而出,竹荫渐覆邻家,展现了自然生命力的蓬勃;
“侵径”写竹笋破土之势,暗喻自然对人为秩序的突破;“覆邻”写竹阴延展之态,象征竹的庇护与共享精神。
颈联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幽与生灵间的和谐;黄鹂在竹叶间喃喃低语,白鹤则能与人亲近并被驯服。
这里,诗人通过描绘黄鹂和白鹤的生动形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生趣和活力。
尾联则直接抒发诗人超脱物质、心向自然的情怀。
“忘声色”表现了诗人对繁华世俗的摒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未觉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全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滨竹舍的生活画卷,即便身处简朴之室,但有清风满屋,便不觉贫困,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富足的高洁情操。
诗人简介:
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
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
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
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
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
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7:50 , Processed in 0.00729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