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野史:知县出一刁钻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成了千古绝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08:07: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野史:知县出一刁钻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成了千古绝对                                                                    2025-05-11 11:56                                        

发布于:天津市
   
      这首简洁的对联歌谣“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它是每个中国小学生必学的课文,许多中国人从小就接受了这种文化熏陶,甚至将这种对对子技能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几乎是本能的文化特征。
对联,这种古老且充满诗意的文学形式,不仅在中国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喜爱。细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许多人因为对对子才声名鹊起,甚至涌现出了不少以对对子为主题的传奇故事。

乾隆年间,有一位知县大人,作出了一副令人费解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这个对联迅速令许多人感到困惑,因为想要对得上,不仅要求字数一致、上下衔接、音韵相配,还要词性对称。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下联,简直是个难题。
然而,这个难题恰恰碰上了一个对对子大师,他只用口头随口一答,就让这个对联成为了历史的经典。

那么,这位对联王者究竟是谁?他的下联又是什么?

对联,又叫对子,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到了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贯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很多地方的节日、习俗中,都离不开对联。比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春联,它不仅是一种装饰,也充满了浓浓的吉祥意味。

影视剧中,也常常看到对联的身影,它为剧情增添了不少幽默感。比如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与“对子王”的经典对话,十分生动有趣: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钱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这些生动的对子,给中国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成就了不少人的名声。例如,宋代的苏轼与佛印,明代的唐伯虎,以及清代的纪晓岚,都是以对对子为人称道。
其中,纪晓岚因其风度翩翩、机智幽默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的角色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充满正义感的他机智、文采飞扬,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历史上的纪晓岚真的是这样吗?
纪晓岚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的才华,更在于他那灵活的口才。他不仅善于写作,也非常擅长对对子,这一点在清代文人中也堪称佼佼者,而影视剧的呈现也比较还原了这一点。

在乾隆时代,乾隆皇帝极为喜欢文人墨客,尤其是那些擅长诗文、对对子的人。纪晓岚,凭借其出色的才学,很快便引起了乾隆的注意。虽然乾隆帝有时喜欢让文人展现才华,但由于自己身份尊贵,又有些自负,很多大臣都不敢在他面前亮出才华,怕给皇帝难堪。但纪晓岚则不同,每次乾隆提出上联,他总能迅速作出下联,屡屡令乾隆感到惊艳。

纪晓岚自幼才智过人,六岁时便参加了童子试,并因此获得了“神童”的称号。随着年岁渐长,他的学问更是深厚,文学底蕴堪称深不可测。在面对乾隆偶尔提出的对子时,纪晓岚不但毫不畏惧,还往往能应对得体,让乾隆自愧不如。乾隆对他的机智与文采非常欣赏,甚至封他为“大清第一才子”。
尽管乾隆非常喜欢文人,但他同样喜爱游历江南。在每次出巡时,纪晓岚作为随行的重要人物,常常与乾隆一起外出。然而,纪晓岚并不喜欢这种旅行,尤其是每次旅行都会有人主动挑战他,要求与他对对子。

有一次,纪晓岚生病了,前往求医,但那位大夫听说他的名声后,坚决要求纪晓岚先为自己对个对子。纪晓岚身体虚弱,气息微弱,但为了能够得到治疗,他还是强忍着不适,为大夫对出了对子。由此可见,纪晓岚虽然才智过人,但也常常陷入别人对他挑战的麻烦之中。

某次,乾隆带着纪晓岚微服私巡,途经一个知县的辖区,这位知县恰好是一个对对子迷,家中有一副绝妙的对子。得知纪晓岚到来,他决定展示自己的才学,希望能够请教纪晓岚。

纪晓岚本来并不愿意挑战自己,但在乾隆的要求下,他只得应战。知县的上联是:“鼠无大小皆称老。” 这个上联构思独特,令许多人一时语塞。纪晓岚也陷入了沉思,眼看全场气氛愈发紧张,突然,知县家中的鹦鹉却出声说了句吉祥话。这一句话,给了纪晓岚灵感,他迅速站起身来,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回应道:“鹦有雌雄都叫哥。”

这个下联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上联的意思,而且音韵和字数都对得上,场内顿时响起了掌声。乾隆皇帝更是大为赞赏,称之为“千古绝对”。
纪晓岚的聪明才智让知县大人钦佩不已,也成功维护了“大清第一才子”的声誉。乾隆对此也很满意,随手赐予他赏赐。而从旁观者的眼中,纪晓岚似乎是乾隆身边的宠臣。

然而,历史上纪晓岚和乾隆的关系并非影视剧中那样亲密。乾隆虽然表面上对纪晓岚有所欣赏,但他心里其实并不太喜欢他。乾隆皇帝最看重的是外貌,而纪晓岚的容貌并不出众,且他有许多不拘小节的习惯,这让乾隆对他保持着不屑一顾的态度。尽管纪晓岚在文学方面有一技之长,但他的行为举止、外貌和生活习惯却让乾隆并不待见他。反而是和珅那英俊的容貌和高明的处世手腕,使得他获得了更多的宠爱。
纪晓岚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因为长相平平和行为不拘小节,始终无法得到乾隆的真正宠爱。他最终被安排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编撰《四库全书》。虽然这个工作枯燥无味,但也充分体现了乾隆对纪晓岚的冷淡态度。

这本《四库全书》编撰过程极为艰难,纪晓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清朝的文字狱横行,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被销毁,纪晓岚只能表面上认真工作,私下里却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文字。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充满了对当时封建社会的讽刺与批评,也揭示了他对统治者的不满。

纪晓岚虽是历史中的一位小人物,但他的智慧和才华却足以让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的反叛,也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1 04:27:40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7:50 , Processed in 0.0076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