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金福文艺评论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6:35: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真实的记录 深沉的旋律

—《半世回想》读后

张金福

当我读完张连义的回忆录《半世回想》,心中不禁荡漾起电视剧《蹉跎岁月》那深沉的旋律。我感到作者思索的深沉与凝重构成了并贯穿了这部传记的基调。

回首往事,时有甜蜜,时有苦涩。作者通过对他半个世纪的生活的记忆,通过对他所涉及的人和事的记叙、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他的人生轨迹:记录了父母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再现了他的童年趣事,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对真理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渴望,对真诚友谊的留恋……字里行间凝结着他对生活的审美评价,洋溢着一种难得的人情味。

一、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要素,唯其真实,才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缩短与读者的距离,并引起共鸣。可以说《半世回想》真实地记录作者五十多年来生活、学习、工作的个人成长史,奋斗史。这部书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按照时间顺序和成长进程分为八章和八十多节(小标题),其基本构架真实具体,所述内容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很有历史和现实的纵深感。所写人物、事件,按年代排列起来,既有几十年前依稀记得的往事、故人,又有近几年对生活的感受。极为真实地诉说切身感受着的五光十色的生活风貌,在不同程度上会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和震颤。

作品第一章写其幼时的一些事儿:冬天跟着父母去拾柴;帮父亲拉大苇;春天到苇田里捉臊夹子,秋水跟爸爸去钓河蟹等情节,不仅记录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童年经历,也介绍了令他难忘的家乡人冬天拉大苇的劳动工具制作工艺和捉当地土特产“臊夹子”的乐趣及制作臊夹子豆腐的方法。尤其制作臊夹子豆腐的方法的介绍,对传承地方特色烹饪技艺是难得的文字史料。

作者对她的爱情生活的回忆描写,从初恋到两地相思,从结婚到生子,从团聚到爱妻重病,再到举办家庭音乐会为其祈祷,每一个细节都写得自然亲切,质朴平直。虽是极为普通的人和事,但给读者的印象却是如此完整深刻。其妻宛如就在面前,一笑一颦都会感动我们。我们为她的幸福高兴,为她的病痛而惋惜。之所以读者会同作品中人物命运相呼应,就在于作品的真实性完全来自生活本身,来自作者的真情实感,来自于大众的共同心理。笔者认为,这是这部作品的艺术力量的所在之处。

著名作家吴伯萧曾经有言:“写生活,最好是写自己所熟悉的,亲手实践过的,或者通过自己实践来推演别人(包括古人)的生活实践。”连义这部自传,确实践行了吴老的经验概括,体现了他对生活得几十年的积累和敏锐的观察。

二、时代感强烈是《半世回想》又一特点。作品选材紧紧围绕作者半个世纪生活所历、所见,所闻,所感而展开文笔,他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带着强烈的时代印迹,纪录着时代的风采。

他刚入初中便赶上“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红袖章、语录本,革命大串联,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停课闹革命,革命派大辩论,文攻武卫,上山下乡,这些有突出时代色彩的事件,会让有过同样经历者重温旧事,倍生感慨;亦能使未亲历者感受时代急速变幻的政治风云。而1968—1970两年间艰苦的知青生活和留在他心灵中的伤痕,以及他所接触过的人和事,无不反映出那一特定年代的时代精神。作为亲历者,他有深厚的体验,其间的人物、事件被他描写得极为传神。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上个世纪青年上山下乡时(本人是“五七”大军一员,亦到农村插队),农村生活相当贫穷,那个时代离现在并不遥远。作为下过乡的知青,当时能与贫下中农同甘苦,如今又将那段经历如实写出来,以真实的笔调记述知青和贫下中农的生产、生活及相互关系,诸如春耕,夏锄,秋收,熬冬,养猪,护秋看场等等这些生产生活情景,看似平常,在作者笔下都成了饶有兴趣的文字,让人过目不忘。

他以苦为乐:

“当是春耕时,四季春最忙。懒日上山坡,我已在山岗”。

他赋诗言志:

“风雨野茫茫,心中思故乡。窗友各离去,喜忧君自尝。

为求再教育,私心何所挡。永远向前进,雄文记心上。”

一个时年仅十七八岁的青少年能在艰苦岁月中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对后人很有教育意义。

三、文学色彩浓厚。《半世回想》作为一部自传,却运用了文艺创作中的若干手法,诸如人物刻画,艺术构思,布局谋篇,环境气氛的渲染,注意语言特色等等,结合个人经历,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娓娓道来,绝不矫揉造作,完全由心底自然流淌出来,非常流畅。感人之处,令人潸然泪下。

《半世回想》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他的情真,质朴,凝练,精约,而又舒缓自如。这种结构方式看似流落,但从头到尾有一种亲切动人的东西,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及韵味感染着我。

作品中,作者对所涉及的人物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但比仅仅满足表象的描述更胜一筹,把读者带入可以产生丰富联想的境界,令人浮想联翩。如在<而立年丰>一章“大山深处故事多”一节,作者去盖县山区采访一个坚持十年开荒种植山楂树的老农,他这样描写老农夫的:“这是一个年近七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的老人。高高的个子,银发长须,深山中望去倒像有几分道风仙骨。十几年前老人在这条很少有人来的山沟里开荒,嫁接和种植山楂树,还在山坡打了一口井。由于这儿离村子太远,他就地取材盖了三间石屋一个人住在这里。孤枕夜凉听风响,只身日作山林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山楂树终于结果了,我到这里时正是山楂树开花的时候,满山沟的山楂花如云如雪,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我由衷地佩服这位老人,中国农民吃苦耐劳,坚忍执着的品格和渴望生活美好的孜孜追求的精神,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来。平凡中的伟大,不是每个平凡人都能做到的”。

“回来的路上,我几次回头看那位始终站在山坡上目送我们的老人。在从大山西面挤进来的一缕夕阳余晖中,他与满山白花如雪的山楂树浑然一体,俨然就是一棵有着极强生命力的山楂树”。这段文字确有矛盾先生著名散文《白杨礼赞》的功力。

如果说这节文字运用了象征手法,那么“拍恋歌竟成己箴”一节文学性的细腻特征更是感人。作者采访一个精心侍候因车祸瘫痪了十九年的丈夫的农村妇女,挑起一个家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的事迹。作者对这次采访的回忆,记叙得犹如一篇散文、特写,运用了各种文学笔法。作者写他把镜头对向了农妇家挂在门上的半截绣花门帘,这时传来一个不无得意的声音:“记者,那个门帘是我老婆绣的,好看吧?”这简直是文眼之笔!作者对那个瘫了十几年的男人尽管着墨不多,但这简洁的语言却把人物的心理和盘托出,把女人的心灵手巧,男人的满意展示出来,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作者晚上住宿这个农家,看到女人睡前护理丈夫的情景,他这样写到:“灯光下,女人打来一盆热水,用湿毛巾慢慢给他擦身子,就像侍候一个久病的老人,那样小心翼翼……”之后作者发出感慨:“大山里的一个普通女人,正因为她普通,对家,对丈夫,对子女的爱,犹如大山岩石般坚实,凸迎风雨,不掩不饰,不蚀不粉。”笔者认为,这种情感与文学上的升华,是融进了作者的高尚的审美理想,把人物写得血肉丰满,而又震撼人们的心灵——这就是这部传记中的文学性的凸现。尤其是第二天早晨他对那个妇女在井边打水的描写:“薄雾中,一抹晨光从东面山间流出来,泻在了女人身上,逆光看去,她就像一幅油画。她那额前一缕散乱的头发,随着摇动辘轳的身子上下飘动,把面前的雾气搧成一个个旋儿向前散去。我急忙返回屋里抱出摄像机录下了这一美丽的画面。”这里作者善于扑捉生活中闪光的东西,富有诗意的描写,在展示优美的情愫中给人一种较高的审美享受。没有孜孜不倦的美学追求和较高的文学造诣,是达不到这种艺术情景的。

四、寓意深刻哲理性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半世回想》写出了作者从学生时代到知青上山下乡,回城当了仓库保管员,又做下厂员、安全员,发奋学习考入电视台当上了记者的经历。期间他遇到许多不愉快的事,不友好的人,他有爱有恨,在作品中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有褒有贬,作品不仅充溢着强烈的时代感,而且结合个人浮沉俯视社会,洞察人生不时写出一些惊人警句,恰当的比喻、对比等,虽然每每源于小事,但却事关宏旨,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增强了作品的力度。这说明作者不仅善于观察生活,而且善于思索提炼。他对意义的挖掘,价值的判断,都是经过了慎密的审视,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对时代,对社会,对生活有半点冷漠是写不出书中高度抽象、概括的哲理来的。

且看书中深含在朴素无华文字中的一段段警句、格言、议论吧。

先说连义妻子病重他悟出的哲理:妻子病危,大夫决定立即手术抢救,妻子被推进了手术室,他写道:“手术室的门关上了,我的心也被关了进去。脑子里一片空白,呆呆地盯着那扇如阴阳隔界的大门,默默祈祷我的妻子能挺过这一关”。妻子生死关头,这段文字表述力透纸背。因为“妻子命悬一线,我始终悬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天慢慢黑下来,心力交瘁的我傻傻的呆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昏暗的灯光里,眼前晃动着来来去去的身影,我感到周围变得虚无缥缈起来,仿佛这个世界不再真实”。这一段描写很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从另一角度看,对妻子的惦念会导致对现实判断的变异,这就是说“情”与“理”是内在相连的。这是不可多见的哲理性描述。

再看“三十年回寻青年点”一节的开始语:“生活如溪,然而溪不同涧,急缓不一,清浊有别,相同的是去而不复。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停地向前走,慢慢地消耗着自己,如溪水汇流,所有的经历都会被时间的长河吞噬,融解”。这段文字用比喻极其形象贴切地揭示了人生轨迹,是哲理警句的上乘之作。

连义在回忆中也有批判,这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如针对七十年代假大空现象写道:“当官的当真官,说的却是假话,办的是假事,出的是假经验,树的是假典型,弄得老百姓也不得不假。这笑声是忠诚,也是无奈”。   

又如由相关事件引发的感慨:“第一次坦率表露思想的教训,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在一群带着假面具的人中,第一个摘下面具的人给予他人的是更好的伪装”。

“小人物的历史如果和政治发生了某种联系,也照样能成为为人所用的的东西。政治这把双刃剑会让一个人伟大,也会让一个人渺小,就在于政治需要”。

“一些品质和水平不怎么样的干部,在管乱了一个单位后拍拍屁股再到另一个单位做官,如同流行病菌一样传播着病毒,让更多的人受其害。干部是党的财富,就该这样收藏吗?!”

诸如此类的议论在书中很多,作者如此鲜明的表达他对某些人,某些事的看法,感情真挚,语言朴实,犀利深刻,形成了沉实、凝重、思辨的叙事风格。

“文章本无成,妙手偶得之。”诚如连义在文中所说“回眸来时的路,得到的,失去的,苦乐其中;品评得失,不过如此而已。”正是他的经历、体验才写出了这部回忆录,是时代、是现实生活给他最好的馈赠。

张金福 原营口市地名办主任、省地名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退休后致力于音乐创作,2006年聘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2 04:07:13 |只看该作者
赞!金福友评的好。

“生活如溪,然而溪不同涧,急缓不一,清浊有别,相同的是去而不复。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停地向前走,慢慢地消耗着自己,如溪水汇流,所有的经历都会被时间的长河吞噬,融解”。这段文字用比喻极其形象贴切地揭示了人生轨迹,是哲理警句的上乘之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 03:33 , Processed in 0.0088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