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往事:她的小学老师是省城的知青,后来那位知青成了她姐夫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4 07:27: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知青往事:她的小学老师是省城的知青,后来那位知青成了她姐夫                                                                       2025-05-13 13:51                                        发布于:天津市
   
      张春香并非知青,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知青生活,但她和知青之间却有着深厚的联系,因为她的大姐嫁给了一个城里人——她姐夫正是省城的知青。于是,张春香便成了知青的“小姨子”。今天,我们将通过张春香女士的讲述,了解当年她姐姐和省城知青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回城后的生活经历。
首先,了解一下张春香的成长背景。她出生并成长于陕西咸阳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若不是张家洼大队迎来了省城的知青,张春香的命运可能会截然不同。那时,她或许连小学都未能完成,更别提成为一名教师了。
1974年8月,张家洼大队迎来了一批插队知青。22名来自西安的知青被分散安置在五个生产小队,其中张家洼五队安置了四名知青,包括两名男知青和两名女知青。唯一的高中毕业生侯家赋,当时只有18岁。

张家洼五队的知青点一共来了11名省城知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有些知青陆续离开,又有新的知青加入,社员们戏称这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意指知青们不断更替。

侯家赋来到张家洼后没多久,大队书记张二亮便找到了他,询问是否愿意到小学校去教书。侯家赋虽然想教书,但又担心自己没有经验。张二亮鼓励他说:“你是高中毕业生,教书并不难,但最重要的是安下心来,好好教书。”
侯家赋经过短暂的思考后答应了。于是,他成为了张家洼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开始负责五年级的教学工作。张春香那时正是五年级的学生,12岁,长得既漂亮又高挑。对于这位来自省城的知青老师,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大家都希望这位新老师能够长期留下来,不像之前的老师那样教不了几个月就离开。

侯家赋很快与学生们熟悉了,课堂秩序井然,大家都专心听课。然而,过了没多久,张春香突然没来上学。有同学说,她母亲不让她上学,要她回家帮忙做家务和劳动。
侯家赋心生疑惑,放学后便去张春香家探望。当他走进院子时,看到一位高挑漂亮的女子正背着锄头走进院子。那是张春香的姐姐——张秋兰,刚从山里干完活回来。看到侯家赋来访,张秋兰赶紧放下工具,洗了手招待他。
原来,张春香的母亲脚崴了,无法下地做事,便不让春香去上学,想着让她留在家里帮忙。侯家赋和张春香的父母聊了很久,最终说服了他们,让春香继续上学。
这次和张秋兰的短暂接触,给侯家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秋兰的美丽总是在他脑海中萦绕不去,侯家赋第一次感受到了对一个女人的吸引。每当想起她,他的脸庞不由得泛红。
随着时间的推移,侯家赋频繁到张春香家做家访,渐渐和张秋兰熟识起来。张秋兰当时17岁,文化程度仅为小学,但她已在生产队干了三年,能与其他社员一样,挣到工分。侯家赋的热心和随和,逐渐赢得了张秋兰的好感。然而,张秋兰对自己文化水平的自卑使她觉得自己不配和一个省城的知青交往,心中时常自嘲,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做白日梦。
1977年夏天,侯家赋已经在张家洼小学教书三年。一天,张二亮书记找他谈话:“侯老师,其他知青都陆续进城,你打算怎么办?要是你也想回城,我也不怪你,毕竟你已经教了三年,已经履行了职责。”侯家赋思考片刻,微笑着答道:“张书记,学校暂时没有合适的教师,我先继续教,等有了合适人选,我再离开。”
恢复高考的那一年,侯家赋因病错过了考试,错失了改变人生的机会。1978年7月,当他全力备战高考时,母亲突发重病住院,他再次错过了一个机会。
在那年的秋天,侯家赋回到张家洼,找到了张二亮书记,推荐张春香顶替自己当民办教师。侯家赋还在学校帮助张春香熟悉教学内容,确保她能胜任五年级课程后,才放心离开。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全心投入生产劳动,等待回城的机会。
1979年初夏,侯家赋终于办好了回城的手续,准备回西安。就在他准备回城的前一天,他突发高烧,症状非常严重。张春香连夜找来村医为他治疗,直到半夜,他的烧才退下。张秋兰和父亲整夜守在侯家赋床前,直到天亮。
侯家赋醒来时,看到张秋兰趴在自己床边睡着,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心疼,不由得眼泪涌上眼眶。那天早晨,侯家赋向张秋兰的母亲深深道谢,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她们一家人的关照。
几天后,侯家赋在西安与父母谈起了与张秋兰的关系,并且讲述了自己生病时,张秋兰和她家人的无微不至照顾。虽然父母感动,但依然有些犹豫,最终他们被儿子的坚持所打动,决定同意这门婚事。
1980年秋天,张秋兰嫁给了侯家赋,成为第一个从农村嫁到城里的女孩。虽然村里的人对这桩婚事充满疑虑,认为侯家赋会后悔,但侯家赋对张秋兰的爱没有改变。婚后不久,侯家赋的母亲身体恢复良好,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积极。她非常喜欢张秋兰,母子之间的关系日益亲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秋兰也顺利融入了城市生活,成为了环卫所的一名临时工。1982年秋天,张春香考上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接受了两年的脱产进修,毕业后回到张家洼小学,成为了正式的公办教师。
张秋兰的孩子五岁时,她和儿子的户口也从农村转到西安,成为了正式的非农户口居民。1987年春天,张秋兰和儿子的生活彻底改变。
在回忆起姐姐和省城知青的婚恋故事时,张春香笑着说:“我的姐夫是知青,他是一个很善良、很有责任心的人。我也因此受到了帮助,要感谢他,要感谢省城的知青,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姐夫。如果没有他当年的关心和帮助,我可能早就辍学了,今天也不会有这样的生活。”她认为自己和姐姐都是幸运的,遇到了值得信赖的老师和丈夫,也由此改变了命运。她感恩那些曾经插队的知青,感恩那些好人,祝愿他们一生幸福。
在那个年代,虽然许多知青和农村女性的恋爱并没有修成正果,但张春香和她姐姐的经历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爱与支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8-20 04:33:15 |只看该作者
喜欢!精彩!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9:26 , Processed in 0.00838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