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浩然,一个让李白、王维等都钦慕的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4 08:36: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孟浩然,一个让李白、王维等都钦慕的人                      

2025-05-06 15:00                                        

发布于:天津市
   
孟浩然是什么样的人?
711年,这是开启开元盛世的前一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平定“韦后之乱”,刚坐上太子宝座,转身太平公主便欲改立太子,独断专权。38岁的张九龄多年不被重用,正打算回乡的时候,却收到了李隆基抛出的橄榄枝,他觉得可以再试一次,于是风云再起。此时,王昌龄13岁,李白,王维十岁。而这时孟浩然人生的第二十二个年头,他背着包袱行囊,步履不停,走进襄阳的鹿门山中,就此隐居避世苦读。多年后,他蜗居病榻,仍会经常回想起那个时候无数个遥远古老的清晨黄昏。

生逢盛唐,多有际遇。诗人们浪漫潇洒,对功名的追求亦是坦坦荡荡。但孟浩然却是其中少有的布衣诗人,他终身未仕,一生洒脱快活,游戏山水,江流天地,某种程度上,他活成了那个时代诗人们的一种典范。
李白为他写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王维亲自为他画像,七绝圣手王昌龄更是和他酒逢知己千杯少,他把热情都投入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喜欢他的人也自然会向他靠近。

22岁隐居鹿门山得生死之交张子荣;在山林之中苦读,耳听鸟语自在,于是有了《春晓》;山中好友相约而去,于是有了《过故人庄》。之后,张子荣为了求取功名出山,自此分别。随后十年间,他遍游天下,结交南北两路,同时也不忘干谒名流,寻求机会。他先后拜访了当时的荆州长史,未来的开元名相张说,襄州刺史韩思复,得贾舁、卢馔等忘形之交。
转眼726年,37岁的孟浩然结识了25岁的李白,他对这个后生晚辈极为欣赏,又利用自己的人脉,撮合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李白娶了前宰相许师的孙女许氏为妻,所以才有了后来李白不断为他写诗。孟浩然要去广陵,他便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几年之后,他们重逢,李白又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爱慕之情。

727年,年近40岁的孟浩然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困居长安,便交诗坛群彦,先后结识了王昌龄,王维。在太学之中,他更是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之句名震京城。自此,白天他与王昌龄相伴醉酒,晚上,他又与王维携手听曲。关于王维和孟浩然《新唐书》里面还记载了这么一条轶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诏浩然出,帝问其诗,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不过呢,据考据,这事儿大概也是讹传,但是也多少说明了两个人关系的不一般。
在长安待了两三年,一事无成,于是他心灰意冷,便辞京返程。东去洛阳,南下吴越,又开始了游山玩水的模式。静美时他写“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徘徊时则有,“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孤寂时又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另一方面,他也不忘拜谒,继续寻找机会。这是大唐的风气。他献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样的诗盛气磅礴,谁看了都知道这是好诗,但作为一首干谒诗,又显得不合格。别人献诗都是一个劲儿地夸对方,而孟浩然则极尽委婉,连李白都写诗称赞“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韩朝宗有意要他一聚,结果他觉得是无用功,索性放了鸽子,跑去吃肉喝酒。他骨子里就是有这种隐士的清高,所以李白才那么喜欢他。

738年,他身背疽,肿胀难行,避居于家。这个时候他已经年近50岁了,这一病他的步履便停,他平生所遇的众多好友纷至沓来,一时间门庭若市。回过头来看,这也是他人生最后的欢愉。
740年,由岭南北上的王昌龄途经襄阳看望孟浩然,两个人彻夜酒肉欢歌,无话不谈,无情不诉,仿佛一切如昨,年华未老,山水依旧,他们仍然是那一座长安城里最自由放浪的才子诗人。在王昌龄走后没多久,孟浩然便旧疾复发病逝。他这一生,要酒要肉,要山要水,要人间烟火,要天上明月,跋涉万里路,漂泊四海舟,穷尽一生逍遥游,但求问心无愧,如有来生,若之奈何?鬼神询问也依然怎么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23 04:25:36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7-31 17:50 , Processed in 0.00815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