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艺术家张思俭荷花作品系列鉴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8 06:52: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著名艺术家张思俭荷花作品系列鉴赏!                                                                                  2025-05-17 11:18                                        

发布于:山东省
   

                                    

68x17cm

张思俭的荷花作品在中国当代水墨画领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创作既延续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意趣,又融入了现代视觉语言的创新表达。以下从几个维度对其荷花系列进行评析:

68x17cm

一、传统精神的当代表达
张思俭深谙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精髓,其荷花构图常以"折枝式"呈现,通过留白营造"虚静致远"的意境。在技法上,他运用没骨法与写意笔触的结合,荷叶的泼墨酣畅淋漓,花瓣则用淡彩层层晕染,形成墨色交融的层次感。这种处理既保留了八大山人式的孤傲风骨,又通过色彩透明度的控制增添了现代视觉的轻盈感。

68x17cm

二、形式语言的突破
艺术家在传统媒介中注入了构成主义的思考:
1.  空间重构 :采用多视点叠加的构图,将水面倒影与实景荷花解构重组,形成超现实的视觉韵律。
2.  材质实验 :在宣纸基础上尝试金箔镶嵌、矿物颜料堆叠等手法,荷叶肌理呈现金属质感与水墨渗透的奇妙共生。
3.  色彩哲学 :突破"水墨为上"的桎梏,以钴蓝、曙红等饱和色构建情绪张力,暗合"色不碍墨"的新文人画理念。

68x17cm

三、文化符号的当代转译
荷花在张思俭笔下既是物象更是心象:
禅意新解 :枯萎的莲蓬与盛放的花朵并置,通过生命周期的并置隐喻时间的非线性。
都市镜像 :部分作品将荷花置于钢筋玻璃的几何结构中,形成传统意象与现代空间的诗意对话,
笔触符号化 :荷叶筋脉逐渐演变为具有书法抽象性的独立语言,在具象与抽象间建立新的视觉语法。

68x17cm

张思俭先生的荷花创作提示我们:传统题材的当代转化,关键在于保持笔墨精神的同时,在视觉经验、空间意识和材料语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其作品中的荷花已超越物象本身,成为连接古典美学与当代思考的精神载体。

68x17cm

68x17cm

68x17cm

68x34cm

68x34cm

68x34cm

68x34cm

68x34cm

68x34cm

68x34cm

张铁环(又名张思俭),笔名思戬、字晨陌,生于1945年,祖籍山东省东昌府堂邑县,(今山东聊城市)长在天津市,现居北京。毕业于河北师大,北京湖社画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画院一级美术师、大连市炎黄书画院副院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18:15 , Processed in 0.0117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