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魔鬼三角区罗布泊,里面到底有什么,为何接连不断有人冒险去穿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06:56: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魔鬼三角区罗布泊,里面到底有什么,为何接连不断有人冒险去穿越                                                                   2025-05-24 11:22                                        

发布于:天津市
   
       罗布泊,这片人迹罕至的土地,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素有“生命禁区”的称号。2023年7月22日,一支自驾车队从敦煌市出发,未经许可私自穿越若羌境内的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直到7月26日,警方才发现了失联车辆,29日展开了全面搜救。警方发现,失联者的车辆陷入沙地中,无法正常行驶,并无机械故障,车辆为新车,空调完好,油料充足,唯一的缺陷是饮用水已无。最先找到的三名遇难者的遗体,距离车辆约七八公里,推测他们是徒步离开后不久死亡。假如当时他们坚持留在车内等待救援,生还的几率可能会更大。尽管如此,为什么罗布泊,这片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地方,几百年来仍不断吸引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险呢?今天我们将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过去,这里曾是一个浩瀚的湖泊,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上世纪初,罗布泊的湖中还生长着几十斤重的大鱼。然而,现今一切已不复存在。罗布泊湖的突然消失,成为了一个谜团,外界对此众说纷纭。直到一次科学考察揭开了这一谜底。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夏训诚研究员发现,1959年,罗布泊的湖面仍然庞大,达到5350平方公里,而仅仅三年后的1962年,整个湖泊就完全干涸了。罗布泊湖的水深最多为3.07米,湖水的蒸发速度极快,这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上游的大规模开垦,以及当地极度干旱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每年,湖水会蒸发1米,三年后湖泊就干涸了。

除了湖泊消失的谜团,罗布泊还存在许多其他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成为了科学家研究的难题,也吸引了无数冒险者的探索。历代探险者为了解开罗布泊的谜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里被称为亚洲大陆上的“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穿过这里,许多孤魂野鬼在此徘徊,枯骨随处可见。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有些人甚至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许多诡异的事件至今未能解开。

1949年,一架从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直到1958年,人们才在罗布泊东部发现它。当时,机上人员已经死亡,尸体被风化成木乃伊。令人不解的是,这架飞机本应飞向西北方向,但为何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的一名警卫员失踪,三十多年后,在距离失踪地点100多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发现了他的遗体。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调派了飞机、军队和警犬,进行全面搜救,但毫无结果。1990年,哈密的七人乘车前往罗布泊寻找水晶矿,结果一去不返,直到两年后才在陡坡下发现三具尸体。而离死者不远的地方,仍能看到他们的车,其他人则依旧下落不明。1995年,三名米兰农场的职工在罗布泊探宝时失踪,后来的探险者在楼兰附近17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两具尸体,但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无损,水和汽油都充足。1996年,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失踪,法医确认他已经死于缺水,尸体被发现时,头部朝向上海的方向。1997年,敦煌一家三口在寻宝途中失踪,尸体最终被淘金者发现。同年,昌吉四人前往罗布泊找金矿,未曾归来。1998年,红柳沟附近又被发现了四具尸体和一辆腐烂的大卡车。2005年,敦煌有人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无名男性尸体,经过调查,这名男子是2005年自行探险前往,但死亡原因至今未解。这个事件引起了众多“驴友”的关注,并最终帮助找到了他的身份。

关于罗布泊的湖水变化,许多探险者认为它是“游移湖”或“交替湖”,其湖水可能会在北纬39°到41°之间来回摆动。近年的科学考察发现,罗布泊的西北和西南角存在明显的河流三角洲,表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水流曾多次从不同方向注入湖盆,形成了如今的环境。湖底沉积物和孢粉分析表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湖水的变化并非大规模的游移,而是局部的水位波动。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提出,罗布泊可能存在南北湖区,由于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湖水便向更低的地方流去,经过1500年后,湖底的沉积物又会被风蚀改变,从而导致湖水回流。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对这一学说提出质疑,认为罗布泊并不如赫定所说的那样游移。

2015年,75名科学考察队员按彭加木烈士的考察路线,在罗布泊地区展开为期近一个月的全方位调查,研究包括地理地貌、气候变化、环境考古等多个领域。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距今700年,风暴的加强和干旱的气候变迁,导致罗布泊逐渐进入了现代环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罗布泊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尤其是1958年的大洪水充盈了湖泊,而1958年后由于上游修建了水库,水源被截留,导致罗布泊在1962年彻底干涸,形成了如今的盐漠。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罗布泊也成了沙尘暴的来源之一。它的西南方是库鲁克沙漠,东侧是三垅沙,甚至一部分尘土成为了西北黄土和昆仑山黄土的来源。自2009年起,中央气象局在哈密至罗布泊间安装了多个气象站,实时收集气象数据,监测表明,罗布泊已经成为亚洲干旱的中心,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4800毫米以上。因此,任何进入罗布泊进行探险的人,都面临着极大的危险,而风干的尸体和被沙尘暴带走的尸体也并不罕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10:08 , Processed in 0.00821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