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质楷书帖,成亲王法书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05:56: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优质楷书帖,成亲王法书册                                                                               2025-06-14 19:18                                        

发布于:山东省
   

      今天来分享一幅成亲王法书册,楷书,纸本墨迹,册页,现藏台北故宫,内容为十首七言诗,今天,实在不想多写了,就单纯分享图片吧,48张图片。
台北故宫,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精华的艺术殿堂,犹如一座神秘的宝库,珍藏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稀世珍宝。从新石器时代的古朴玉器,到商周时期威严庄重的青铜器;从唐宋名家的书画墨宝,到明清巧夺天工的瓷器珍玩,每一件藏品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漫步于台北故宫的展厅,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在这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物中,有一件作品或许不像翠玉白菜、毛公鼎那般声名远扬,为大众所熟知,却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就是成亲王法书册楷书作品。
在深入探寻这件成亲王法书册楷书作品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创作者——爱新觉罗・永瑆。永瑆,这位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子,嘉庆皇帝的兄长,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降临世间,自幼便展露出非凡的聪慧,对书法艺术更是痴迷不已。在那个皇子教育极为严苛的时代,永瑆每日卯时便踏入尚书房,跟随饱学之士学习,长达近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为他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底蕴。得天独厚的皇室身份,让他得以近距离观赏内府珍藏的历代名家翰墨真迹,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在书法之路上的探索征程。
永瑆的书法学习之路,从赵孟頫起步,赵体书法的圆润清秀、平和雅正,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沉浸在赵孟頫的书法世界中,细细揣摩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每一个字的结构布局,力求将赵体的神韵融入自己的笔端。随着对书法理解的不断深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欧阳询,欧阳询书法的险峻严谨、骨力劲峭,与赵体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在永瑆的笔下完美融合。在学习欧阳询书法时,永瑆常常对着欧阳询的经典作品,如《九成宫醴泉铭》等,反复临摹,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直至天色渐暗,仍沉浸其中,浑然不觉。除了赵孟頫和欧阳询,永瑆还广泛涉猎晋、唐、宋、明等各家书法,从王羲之的飘逸洒脱,到颜真卿的雄浑大气,从米芾的跌宕多姿,到董其昌的淡雅秀逸,他博采众长,将这些名家的精华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
凭借着对书法的热爱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永瑆在书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他的书法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就连嘉庆皇帝也对其赞赏有加,嘉庆九年的上谕中,对永瑆的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这无疑是对永瑆书法成就的充分肯定。

















































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核实处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0:13 , Processed in 0.0083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