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人哭着排队报案!25亿康养巨头爆雷,熊雄卷款消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8 20:53: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人哭着排队报案!25亿康养巨头爆雷,熊雄卷款消失                                                                               2025-06-17 15:36                                        

发布于:河南省
    前言
今年五月,上海警方的一纸立案通知书,让康养巨头山屿海集团15年的"温情骗局"彻底曝光。
谁能想到,就在爆雷前三天,创始人熊雄还在台上慷慨激昂地画大饼,转头就卷着25亿跑了,留下3万多老人欲哭无泪。
这个打着"孝子创业"旗号的庞氏骗局到底有多狠?当康养变成了坑养,咱们还能相信谁?

作者-盐
温情面具撕掉后,露出的是什么嘴脸?
12%年化收益?听着就让人心动。
当银行理财才给你三四个点的时候,山屿海张口就敢承诺双位数回报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可偏偏就有那么多老人信了,而且是掏心掏肺地信。
说起这个熊雄,那嘴皮子功夫真不是盖的。
他把自己包装成"孝子创业典范",说是因为老爸去海南疗养身体变好,自己受到启发,决定为全国老人打造"旅居式养老"。听着多温馨啊,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可实际操作起来呢?
山屿海玩的根本不是什么康养服务,而是赤裸裸的庞氏骗局
他们搞了个所谓的"会员制",分什么白银、黄金、钻石三个等级。交10万当白银会员,能免费住基地15天;交30万是黄金会员,每年送国外旅游;交50万以上当钻石会员,不仅能优先入住,还能拿12%的利息。

这套路,简直把老人当傻子耍。

更狠的是他们还搞了个"麦子租赁"平台,打着租手机、租电脑的幌子圈钱。老人从头到尾可能连那些所谓的手机电脑长啥样都没见过,钱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投进去了。

最让人气愤的是,明明资金链早就绷不住了,熊雄还在那儿装模作样。
2021年公司股票就从新三板退市了,后来说要去香港、美国重新上市,也都因为没钱黄了。按说这么明显的危险信号,投资人该醒醒了吧?偏偏大批老人还排着队往坑里跳

可这温情脉脉的背后,藏着什么猫腻呢?
专挑老人下手的"情感杀猪盘"
唉,这些老人啊,遇到的不是什么康养企业,而是一群专业级的情感骗子
山屿海最"高明"的地方,不是他们的会员制度设计得多精巧,而是他们太懂老年人的心理了。这群人精准地抓住了老人们的三个软肋:孤独、贪利、信任

先说孤独。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社交圈子又窄,平时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山屿海就专门培训员工,让他们管老人叫"叔叔阿姨",天天打电话嘘寒问暖,逢年过节送鸡蛋大米。

这种"比亲儿子还亲"的待遇,哪个老人顶得住?
再说贪利。老人们手里攥着一辈子攒下的钱,既想保值增值,又害怕风险。12%的年化收益,比银行高那么多,看着又有"实体项目"做支撑,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理财产品"。
最要命的是信任。熊雄那张"国有银行干过"的金字招牌,加上"上市公司"的光环,对许多老人来说就是信誉的化身。

山屿海还特别会营造氛围,组织老人去安吉基地免费吃住三天,请退休的老干部、过气的明星来开讲座,把山屿海吹成"国家重点扶持的康养项目"。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能有多少老人扛得住?
有的大爷大妈不仅掏出了全部积蓄,还卖掉了房子,甚至劝身边朋友一起"加入"。他们以为抓住了幸福晚年的稻草,谁知道那可能是一把淬了毒的镰刀。

说白了就是看准了老人好忽悠。
这些骗子比老人的亲生子女还了解他们的心思,知道什么话能让老人心动,什么承诺能让老人掏钱。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是简单粗暴地骗钱,而是用温情和陪伴编织了一张巨网,让老人心甘情愿地跳进去。

可惜,山屿海不是唯一一个。类似的温情陷阱,在养老行业真不少见。这背后的根子问题,值得咱们深挖。
监管在哪?家人又在哪?
咱们不得不承认,山屿海这种骗局能得手,绝不是偶然现象
让人痛心的是,很多老人做这种"投资"决定时,根本没有和子女商量。

有的是觉得自己的钱自己做主,有的是怕子女反对,还有的是子女平时根本不关心老人在干什么。等到东窗事发,家人才发现老人已经深陷其中,想救都来不及。
你说这事儿能怪谁?
老人缺乏金融知识,这是事实。但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信息保护和风险教育做得还远远不够。

看着这些大爷大妈的遭遇,真让人心疼。
他们省吃俭用几十年,本想着投资养老能享几年清福,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最伤人的,不只是掏空了积蓄,更是撕碎了他们对晚年生活的憧憬

而且这种骗局的危害远不止于此。每一个山屿海的倒下,都会让整个养老行业的信任再受重创
那些真正想做康养服务的企业,也会因为这些害群之马而被质疑。当"康养"这两个字在老人心里变成了"坑养",谁还敢相信这个行业?

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那么,咱们普通人能做点啥?
别让下一个老人再掉坑
想保护家里老人,这几招得记住。
家庭层面,多陪伴绝对是第一道防线

很多老人之所以容易被骗,说白了就是太孤独了。骗子给他们的那点温暖和关怀,可能比亲生子女给的还多。
投资决策这事儿,千万别让老人一个人扛

不管老人多么坚持说"我的钱我做主",子女都应该参与进来。年轻人天天上网刷新闻,对各种骗局的敏感度比老人高得多。遇到那种承诺年化收益超过8%的"理财产品",基本就可以判定是坑了。
社会层面,我们需要一套针对老年人的防骗教育体系

不能总是等老人被骗了才后悔,应该主动出击,让老人们知道常见的骗术套路。比如社区可以定期开展防骗讲座,银行可以在老人取大额现金时多问一句,媒体可以多曝光一些典型案例。
老人们辛苦一辈子,攒下的钱是保命钱、安心钱,不该被谁轻易卷走。

每一个山屿海式的骗局,不仅掏空了老人的钱包,更是在消耗着社会的善意和信任。
当我们看到那些坐在派出所里抹眼泪的老人时,应该想想:下一次,会不会轮到我们自己的父母?
结语
养老骗局这事儿,说穿了就是利用了老人对美好晚年的憧憬。每个老人都想着能有个舒心的晚年,骗子就钻这个空子。山屿海的倒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别让信任变成伤害,别让养老变成骗局
真正的康养,应该是让老人安心、放心、开心,而不是让他们提心吊胆、血本无归。重建这份信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你身边有没有老人也遇到过这种"贴心服务"?咱们做子女的,是不是该多陪陪他们,别让骗子有机可乘?
信息来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01:16 , Processed in 0.0078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