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诗中最美的一首夏日小诗,短短四字,清爽宜人,惊艳了千年时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2 06:4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诗中最美的一首夏日小诗,短短四字,清爽宜人,惊艳了千年时光                                                                    2025-06-22 05:10                                        

发布于:河北省
   
         夏日的浪漫,藏在无数种惬意的生活方式里。而一场酣畅的午睡,恰似夏日时光馈赠的温柔梦笺,从古至今,皆是人们心底最深的眷恋。
晋代陶渊明曾于《与子俨等疏》中欣然写道:“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
寥寥数语,便将夏日通风处酣眠的闲适,勾勒成仿若羽化登仙的极致享受。
自此,夏日午睡便成了文人笔下永不褪色的诗意主题。
在他们的文字里,我们仿佛能窥见古人或慵懒、或悠然的午睡姿态,字里行间流淌着岁月静好的韵味。
且随诗人苏舜钦的笔触,走进经典诗作《夏意》。在那清幽静谧的夏日画卷中,邂逅独属于这个季节的温柔浪漫,聆听时光深处的浅吟低唱。

《夏意》

苏舜钦〔宋代〕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首诗的大意是: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
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首句描绘了一个幽静的院落,在盛夏时节,诗人躺在清凉的竹席上,感受到一股清凉。
“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清”,这种通感手法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
“夏席清”则直接点明了夏日的清凉感受,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竹席上那一丝丝的凉意。
次句写院外的环境,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诗人躺在席子上,榴花映照屋内,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
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石榴花的美丽,更通过“透帘明”这一细节,展现了夏日的明媚和光线的柔和,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力。
三句将笔触转向了庭院中的树木。夏日正午,阳光炽烈,但树荫满地,为庭院带来了一片凉爽。
这一句通过“树阴满地”与“日当午”的对比,突出了树荫的遮阳效果,同时也暗示了夏日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结句以梦醒后的听觉感受作结,使得全诗更加生动传神。
诗人在午睡中醒来,耳边传来流莺的啼声,清脆悦耳,打破了午后的宁静,也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生机和趣味。
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流莺的啼声,更通过“梦觉”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夏日的宁静美好。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午睡原是天地赐予人间的修行:枕着竹席的凉沁汲自然之灵气,循着蝉鸣的疏朗养胸中之丘壑。
当我们在长夏午后垂帘小憩,恰似将自己叠进古人的诗页间 —— 让荷香漫过衣襟,让风动翻乱书册,于半梦半醒间揽时光之从容,待睁眼时看檐角云影移换,便知此中真意早已胜过万千浮华。
愿每个夏日都能与这般清眠相遇,在槐荫深处拾得浮生半日的诗意栖居。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7-8 04:29:06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05:53 , Processed in 0.0081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