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9年,19岁的知青来到北大荒,后扎根一辈子,原来她是将军之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6 19:20: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9年,19岁的知青来到北大荒,后扎根一辈子,原来她是将军之女                                                                 2025-07-02 10:48                                        

发布于:天津市
   
       1969年,19岁的宁波女孩黄丽萍怀着激动与期待,来到北大荒作为知青,开始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十年之后,她毅然选择放弃了返城的机会,安安心心地做起了农村妇女。而在那时,无人知晓她背后有着将军父亲的身份。
黄丽萍成长在一个军事家庭,她的父亲参加过反围剿、长征等重要战役,1955年更因战功荣获三枚勋章;母亲也是一位军人,转业后在公安局工作。1969年,正值知青下乡的大潮,黄丽萍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情,报了名,兴冲冲地踏上了北大荒的这片陌生土地。没想到,这一去便是终生。
初到北大荒,黄丽萍极度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与她过去在家乡的舒适生活相比,乡下的日子显得异常艰苦。尤其是北大荒寒冷干燥的气候,与她南方的故乡大相径庭,成为了她必须第一时间克服的难题。尽管如此,她心里清楚,既然决定来了,就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她积极加入了劳动队伍,开始在这片黑土地上挥洒汗水。
虽然生活辛苦,黄丽萍内心却始终未曾放弃。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她偶尔会因艰难的气候和重体力的劳动感到气馁,但她始终坚持了下来。最初的日子里,她常常会怀念家的温暖,可是每当这时,她便会鼓励自己:“我们来这里是为了锻炼自己,而不是为了享乐。”她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逐步融入了这片土地。
黄丽萍所在的宿舍极为简陋,漏风的房间让她的身体常常受到寒冷侵扰,不久便生病了。由于身体状况不好,她只能暂时休息,养病一段时间。幸运的是,病情缓解后,黄丽萍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工作中。一天的劳动下来,黄丽萍常常感到浑身疲惫,气喘吁吁,回到宿舍后只想躺下来休息。然而,她从不抱怨,反而不断提醒自己,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有时,其他知青会因为艰苦的环境而想回家,黄丽萍便劝慰她们:“我们是来锻炼的,不是来享福的,真心要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她的宽慰话语让大家渐渐释然,也帮助许多人度过了艰难时光。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丽萍渐渐适应了北大荒的艰辛劳作,她柔和且随和的性格让她赢得了周围人的喜爱。大家彼此间互帮互助,她也在这个过程中结交了不少真诚的朋友。村民们也展现出淳朴的热情,每当黄丽萍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人伸出援手。这种温暖让黄丽萍感到无比感动,也深深地被北大荒人们的善良与纯朴所感染。

有一次,工厂里的一个女工看到黄丽萍穿的毛衣,感到非常新奇和喜欢,便问道:“这个毛衣好看,是你家里带来的吗?”黄丽萍笑了笑,回答说:“不是的,是我来这里后自己织的。”女工听后非常高兴,说道:“你会织毛衣?那太好了,能教我吗?”黄丽萍欣然同意了。从此,女工常常来找黄丽萍学习织毛衣。渐渐地,许多姑娘得知黄丽萍会织毛衣后,都纷纷跑来请教,黄丽萍也很乐意传授自己的手艺。在北大荒,她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也让自己心里充满了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人也开始关心黄丽萍的个人问题。大家觉得她一个人独居会很孤单,于是纷纷建议她找个对象。黄丽萍笑着回应:“我一直忙着干活,从没想过这些事。”她虽然羞涩,但心底的确是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然而,年龄渐长,周围的亲戚们还是不时地帮她介绍对象。
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很快引起了黄丽萍的注意。这个小伙子对她一见钟情,经常找机会帮忙,渐渐地,黄丽萍也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寒冷的冬季,黄丽萍因着冻感冒生病,那个小伙子得知后,总是会从家里煮好鸡蛋,走上几公里的路送到她的宿舍。他知道物资匮乏,鸡蛋并不容易得来,却依然坚持为她准备。这个举动深深打动了黄丽萍,二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这位小伙子并非当地人,而是1960年由政府派遣到北大荒的。虽家境并不富裕,父母曾是干部,后来全家搬到了这里。他虽然家里有些困难,但他有文化,和黄丽萍十分投缘,二人很快便决定结婚。黄丽萍清楚地知道,他家并不富裕,父亲早已去世,母亲也身体虚弱,结婚时她并没有要求任何物质上的条件,只是按当地的习俗,男方需送给女方一块手表和200元彩礼。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丽萍越来越适应了北大荒的生活,逐渐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婚后,她除了继续从事繁重的劳作外,还悉心照料生病的婆婆。丈夫看在眼里,感激不尽,对她的感情也愈加深厚。
在随后的几年里,黄丽萍生下了一儿一女,婆婆也帮忙照看孩子,夫妻俩依旧勤劳地在田间劳作。日子虽然简单,却也充实快乐,似乎一切都朝着平静而幸福的方向发展。然而,1979年,突然传来消息,知青们可以返乡了。这个消息让很多人充满了矛盾心情,有些人已经在北大荒扎根,但仍然无法割舍对故乡的思念。于是,不少人选择了离开,有的人甚至通过假离婚等手段试图回到家乡,导致不少家庭因此破裂。

黄丽萍虽然想念家乡,但由于经济拮据,一度没能实现回乡的梦想。过了一段时间,她终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了宁波,看望了父母。虽然黄丽萍想请求父亲的帮助,但她并没有开口,而父亲也未曾强行接她回去。黄丽萍理解父亲的心情,他认为自己能自力更生,在北大荒为国家做出贡献,父亲对此充满骄傲。

2005年,黄丽萍的父亲去世,享年91岁。黄丽萍为此感到无比伤痛,也深感愧疚,因为自己未能多回家看看。此后,她每有机会,便常回宁波看望年迈的母亲。2018年,北大荒发生了巨大变化,黄丽萍和家人一起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充满感慨。
半生的光阴已然过去,黄丽萍如今已是年迈老人,回首这一生,从南方到北方,从安逸到艰苦,她的生活早已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北大荒不仅仅赋予了她不同的生活体验,也锻炼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她深知,青春的意义并非只在城市的繁华,也可以在乡村的奋斗中熠熠生辉。最重要的是,无论身处何地,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才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作者:心子  
编辑:小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8-9 04:38:20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9:27 , Processed in 0.00809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