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到老年有“四宝”,如果你都有,那么我要恭喜你,别再不知足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9 08:47: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到老年有“四宝”,如果你都有,那么我要恭喜你,别再不知足了                                                                   2025-06-29 15:01                                        

发布于:山东省
   
          活到六十岁忽然懂了,年轻时追名逐利,老了才发现最珍贵的东西早就摆在眼前。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老年十忌》里写过:“老年人最需珍惜的,不是银行存款,而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温暖。”深以为然。
就像老话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人到老年自己也有“四件宝”,握着它们,日子就有了底气。

一、硬朗的身子骨:老了才知,能跑能跳就是最大的“退休金”
年轻时总觉得“身体是本钱”是句废话,老了才懂这是天大的真理。古人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放到晚年就是“保住身子骨,胜过万贯财”。小区里的王大爷八十岁还能爬楼梯买菜,见人就说:“我没退休金,但我有‘健康银行’,每天能吃能睡,不给儿女添麻烦。”就像民间说的“晨练跑跑步,胜过去药铺”,硬朗的身体是老年生活的基石。
见过太多老人被病痛缠身,躺在病床上才明白:什么广场舞、旅游梦,没了健康都是空谈。国学大师冯友兰曾说:“养生之道,首在养心,次在养身。”心放宽,腿迈开,老了能自己逛公园、下厨房,这种自在感,千金不换。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不是儿女不孝,是身体好才能守住尊严——这第一宝,比啥都实在。
二、知冷知热的老伴:少年夫妻老来伴,吵吵闹闹都是甜
退休后才懂,最好的陪伴不是儿女常回家,而是身边有个能拌嘴的老伴。《诗经》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话说到了老年才最动人。我爸妈结婚四十年,年轻时天天吵架,退休后却成了“连体婴”:老头买菜必给老太带束花,老太看电视总给老头捂脚。我问我妈烦不烦,她撇嘴说:“烦啥?没他在,连个抢遥控器的人都没有。”就像老话说的“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儿女有自己的家,老伴才是陪你从青丝走到白发的人。
见过太多独居老人,屋子再大也显得空落落。国学大师胡适在《婚姻与爱情》里写过:“夫妻间的理解与包容,是老年生活的暖炉。”冬天一起晒太阳,夏天一起摇蒲扇,夜里听见身边人的呼噜声,心里都是踏实的。老话说“少时夫妻老来伴,一日不见问三遍”,这第二宝,是岁月给的贴心袄。
三、孝顺懂事儿的儿女: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电话那头有应声
老了才明白,儿女的孝顺不是给多少钱,而是“你需要时,他能搭把手”。古人讲“养儿防老”,这话虽老套,却藏着朴素的真理。邻居李阿姨膝盖不好,儿子每周开车两小时来给她做饭、擦地,临走还留好下周的菜钱。李阿姨逢人就夸:“我儿子挣得不多,但知道疼我。”就像俗语说的“百善孝为先”,儿女懂事儿,老人心里就暖。
最怕那种“啃老”的孩子,把老人当提款机。国学大师梁启超在《家书》里说:“孝者,非谓物质上之供给,尤在精神上之慰藉。”一个电话问问冷暖,周末回家吃顿饭,老人要的不多,就图个心里踏实。老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反过来也一样——儿女过得好,老人少操心,这第三宝,是晚年的定心丸。
四、能乐在其中的爱好:琴棋书画一上手,胜过天天喝小酒
退休后没爱好的人,日子容易过成“熬天数”。古人讲“人无癖不可与交”,放到老年就是“老无好活得糟”。我同事的爸爸退休后迷上了做根雕,每天在阳台叮叮当当,作品摆满了一屋子,还被电视台采访过。他说:“以前总凑饭局,现在觉得刨木头更有意思。”就像老话说的“不怕年长老,就怕心变老”,有个爱好,日子就有了奔头。
见过太多老人退休后迷茫,不是坐着发呆就是打麻将输钱。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老年人要学会‘找乐子’,乐子找到了,心就不老。”侍弄花草、写写书法、跳跳广场舞,不管啥爱好,只要能让你沉浸其中,就是晚年的“开心果”。老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第四宝,能让晚年活得有滋有味。
守着四宝过晚年,就是人间好时节
活到一定年纪才懂,老祖宗说的“知足常乐”,是活到通透后的大智慧。就像国学大师钱穆说的:“老年之福,在于能享寻常之福。”身体硬朗、老伴在侧、儿女孝顺、有爱好可追——这四样看似平常,却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福气。
所以啊,要是你人到老年占了这四宝,就别再羡慕别人的退休金高、儿女挣得多了。老话说“家有四宝,胜过金宝”,握着这些实实在在的温暖,把日子过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自在,才是晚年最该有的样子。这不是知足,是懂得珍惜——毕竟岁月给的礼物,从来都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7:44 , Processed in 0.01019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