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的高祖曾任晚清总督,报考黄埔军校时复试官是毛主席,后成元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3 18:09: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的高祖曾任晚清总督,报考黄埔军校时复试官是毛主席,后成元帅                                                                  2025-07-13 13:11                                        

发布于:天津市
   
         1935年6月13日,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与南下的第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达维,这次会师标志着毛主席与徐向前元帅的第二次相遇。这次重逢距他们第一次见面已经整整11年。当年,两人初次相识,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并未给毛主席留下太深的印象,而徐向前对毛主席的印象却异常深刻。

当时,徐向前已经是红四方面军的一位高级将领。毛主席亲自授予他一枚一等红星奖章,以表彰他在红四方面军中的巨大贡献。接过奖章后,徐向前激动地握住毛主席的手,兴奋地说道:“毛主席,您可还记得我?当年我在上海报考黄埔军校时,复试是您主持的,所以我算是您的学生了。”

毛主席听后,马上联想起当年在上海复试时确实有一位叫徐象谦的考生,记得他印象深刻。徐向前见毛主席认出了自己,连忙点头示意,毛主席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看来我们真是有缘,11年后,竟然在这里重逢,还成了战友。”

徐向前1901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的一个小村庄——永安村。这个地方离河边村不远,河边村曾经是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发源地。说起家世,徐家并不逊色,甚至一度有过辉煌。徐向前的祖上曾经担任过清朝总督,清朝时期全国分为九个总督区,巡抚只有16个,总督的权力显然远超巡抚。徐家的地位,也在当时的社会中并不低。
然而,到了徐向前的祖父徐鹤林这一代,家道中落。因为徐鹤林并不热衷于仕途,转而投身商界,但他缺乏经验,不仅未能盈利,还将家族积蓄赔尽。最终,徐向前的父亲徐懋淮年仅13岁便失去了父亲的支持,家族陷入困境。

尽管家境贫寒,徐懋淮始终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家族命运。虽然他本人也没有能考中举,成就显得不大,但他依然坚持教育孩子。徐向前小时候,和家中其他兄弟姐妹一样,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古文诗词等传统知识。

到了民国时期,传统私塾教育逐渐被新式学堂所取代,徐向前也因此进入了沱阳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尽管时代变迁,他的父亲依然期望他能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成为民国政府的一名官员。

然而,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困难,徐家决定只能支持一个孩子继续学业。于是,徐向前被迫从学校退学,回到家里帮助父母耕田。家里的田地已所剩无几,徐向前的父母决定让他去学一技之长,最终他被送到村里的木匠家中学习。

尽管父母想让他学木工以谋生,但徐懋淮始终坚持认为,儿子不能放弃学问,仍希望徐向前能通过读书有所作为。幸运的是,徐懋淮的远亲在河北阜平开书店,得知了徐家的困难后,邀请徐向前过去做帮工。虽然这份工作收入微薄,但至少能让他接触书籍,继续读书。
在书店工作时,徐向前并没有忘记父亲的期望,反而更加珍惜这段时光。1919年,他的大哥徐受谦来信,提到阎锡山创办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建议徐向前报名参加。徐向前决定辞去书店的工作,返回山西参加考试。由于家境贫寒,他选择了仅需两年即可毕业的速成班,并顺利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1921年,徐向前顺利毕业,并回到家乡做起了教师工作。在新的学堂里,徐向前凭借其扎实的学识和流利的口才,很快成为了学校的明星教师,月薪可观,家庭也逐渐走出贫困。

正当徐家生活逐渐安稳时,1924年,徐向前却突然离开了家,前往报考军事学校。此举令父亲大为震惊,他认为儿子不听劝告,抛弃了安稳的教师工作,去参加危险的军事活动。然而,徐向前心中有着更大的使命感,他看到了中国正面临军阀割据、民生困苦的局面,深感仅仅依靠教育无法改变现状。

当时,孙中山的共和革命思想逐渐在年轻人中传播,徐向前也被这一理念所打动。他了解到,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正在招生,这所军校培养的革命军事人才对于国家未来至关重要,于是他决定报名参加。

通过一系列激烈的选拔,徐向前顺利进入了黄埔军校。正是在这里,毛主席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并且深受其印象。毛主席亲自为他选拔并推荐了这位未来的革命将领。

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徐向前投身革命,先后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在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了游击队,参与了广州起义,最终在艰难的环境中带领部队走出了困境。

随着红四方面军的成立,徐向前出任军长,带领部队北上陕北,保卫了许多根据地。尽管红四方面军在后期因张国焘的错误决定而分裂,徐向前仍继续在战斗中前行,参与了数次反“围剿”战争,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

直到1937年,徐向前才有机会再次回到家乡。此时,父亲因他离家多年未归、且未能送母亲最后一程,心中满是愤怒。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徐向前向父亲解释了自己参与革命的原因与意义。最终,父亲理解了他的决定,并为他感到骄傲。

徐向前从一介书生,成长为一名革命将领,直至1955年荣获开国元帅。他的奋斗历程,正是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民众的解放,付出了无数的个人牺牲。他的传奇一生,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也成为了无数后来者的榜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7:01 , Processed in 0.0080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